香港还有未来吗?
我是老徐。
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也是新一届特首正式任职的一天,多年前,邓公提出了伟大的「一国两制」设想,本意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没想到率先用在了香港身上,也明确了「50年不变」要求。
一晃眼,已然过去了一半。
香港对于中国来说是特殊的,而今天这个日子也是特殊的。
刚刚上任的特首李家超从早上就注册了境内的社交媒体微博,并且今天连发了三条动态。
这个罕见的举动也颇有意思。
因为制度的不同,对于香港特首来说他们都会在任期建立自己的社交账号。
例如上一届特首林郑月娥,就有多个社交账号,里面更新了自己任期内各种想法或者发生的事情,动态高达大几百条,可见不是摆设。
而李家超,应该是第一个一上任就把这个「习惯」延伸到内地的特首。
其中含义,无须多言。
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有个小细节可能大家没注意,香港警察把英式步操替换成了中式步操。
同时,包括我们看的港剧中熟悉的「yes ,sir」也被替换成了「收到,长官」。
据悉,不只是今日会这样,以后香港警队都会延续下去。
也算是「去英化」的一小步。
有网友说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这是矫枉过正,甚至有人说这难道不是把香港内地化吗?
一国两制的核心是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但不代表着连警察、军队都要英国化。
有些东西,英国人还是其心可诛。
当年邓公在与著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谈判时,其实也料到英国人不会那么老实就移交香港,肯定会多加阻拦。
据说,邓公一早就安排了两步,交代解放军要做好英国人会耍赖的措施。
直白点讲,要想好了不行就得打的后路。
回头去看,香港过去5年的乱,英国人真的没有从中推波助澜吗?有些乱的根源真的不是被有心之人故意留下的吗?
老徐相信,历史自有定夺。
至于香港会不会内地化,其实这种想法真的是想多了。
香港的优势是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比不了的。
经济上,香港依旧是「王者」。
回归25年来,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翻了一倍,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
港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也从597家增至2500多家,香港交易所2021年IPO集资总额居全球第四位。
甚至香港的外汇储备在2022年5月底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是97年7月储备的7倍之多。
可能看总量内地有些城市的确超过了,但是要记住,香港的面积才多大,人口才700多万。
这样的成绩,其实全球没几个地方能比拟的。
而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可以成为中国对外的窗口。
这个司法独立,意识形态与西方近似,游戏规则又与世界接轨的地方,让全球热钱持续不断注入。
香港的制度对于资本来说,确实有一些社会主义无法企及的优势。
所以香港永远不会内地化,也不可能内地化,这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今天习大大在典礼上的讲话,里面有个词意味深长。
至于说,目前传得很火的香港要被新加坡等取代,甚至有报道以此下结论说香港彻底没落了。
对于这种言论,老徐都是呵呵一笑。
只要有内地的支持,只要内地的经济继续发展下去,新加坡就永远取代不了香港。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在香港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跟97年回归时已大有不同,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光是这两年重点推的粤港澳大湾区,就能带动起香港多少的经济发展和未来想象空间。
要是后面疫情好起来,大湾区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而内地与世界的货币、金融交易场所,除了香港已经别无选择。
澳门太小、台湾目前还是个逆子,也不具备能承担此重任的能力,唯有香港。
几年前,招商香港那边的某领导也在公开场合直言,内地的制度决定了其很难有超越香港或者替代香港的金融地位。
他说的不是狂话,是真的。
最直接的像我开头说的李家超一上任就开通微博,你见过内地哪个领导上任开通社交平台的吗?
而对于外资来讲,这些也是他们了解当地政治生态的窗口。
体制不同,自然也会衍生不一样的文化和现象,有利有弊,但只要都是中国的,我们就是在「鱼虾通吃」。
就是好事。
可能是我身处广东,会讲粤语,从小看TVB长大也有不少香港朋友,我对香港的情愫是特别且深刻的。
今天我的朋友圈也很有趣。
北方的朋友更多是刷着党的生日,而广东的朋友几乎都在表达对香港回归25周年的喜悦。
包括我,原本不想周五更新都忍不住写下这篇短文。
大概这也是广东人对香港的同理心更重的原因,文化是使我们拉近的最佳手段。
总的来说,香港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平凡的一生,也决定我们必须更加客观和全面去看待香港的一切问题。
我也衷心祝福香港,更期待能早日通关,再次踏上香港的土地,感受下新特首带领下香港的新气象。
这一天,不远了。
你可能还想看:刘强东可能真没性侵那女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