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童与格力的矛盾,就像北漂夫妻放弃5万月薪回乡种地
标题是读者问得最多的两件事。
两个热点我一起聊了,因为我觉得本质上是一回事,尽管风马牛不相及。
先说后面这件事,一对北漂夫妻,老公是码农,月薪3万,老婆还是码农,月薪2万,90后,夫妻双双把家还,回河南老家种地。
妻子说,丈夫老家村里的人不理解。
因为丈夫上面有五个姐姐,在当年费那么大劲生出的所谓男娃,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北京月薪3万,还娶了一个2万的媳妇。
怎么看怎么是人生赢家。
现在赢家要回来种地了,村里人都说闲话,说这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说这是大学白读了,云云。
别人的嘴,长颈鹿的腿,你堵是堵不住的。人家想议论什么,难道是你能决定的?
人家说你混不下去了,就像酒馆里的人说孔乙己偷书,嘴在别人身上长着。
大冬天的,听到蝲蝲蛄叫,你还不种地了?
没有必要去为自己辩驳,因为这种无关痛痒的话题,辩不赢。
我非常理解这对小夫妻的做法,尽管可能很多人看不懂他们。
家庭月收入五万块不少了,但这种不少和村民遐想的那种,这之间是有一道鸿沟的。
这个鸿沟就在于原生家庭。
这俩小夫妻明显是那种从头到尾都只能靠自己的年轻人。
码农的月入5万是一点花头都没有的,那就是真的月入只有5万,那是公司给你各种都算进去了,平摊到每个月之后的税前5万。
两口子如果在北京极致的省钱花,也许一年能攒40万,有人说,那攒10年就有400万了,400万做首付,买800万的房子很可以了吧?
不是这样算的。
码农不是那种能做到65岁的差事,不是的。你要按照十年来算,就是说你就打算挣这10年的钱,然后你要做挣不到钱的准备,并且很大概率要转行。
至少要转岗。
也就是说,你两口子挣到个5,6百万的时候,就会一起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比如去开滴滴,去送外卖,去摆摊卖煎饼。
所以头脑清醒的码农,人家赌的不是两口子的月入五万,人家赌的是上市,夫妻两个人里面万一有一个人所在公司上市,自己股票套现了几千万。
一般来说赌的是这个,这个赌赢了,就可以在一线城市买房,一步到位,改善型,2000万起的那种。
赌不赢也没关系,有的两口子人家本来就是城市居民,人家就是本地人,或者,人家父母是有能力资助孩子定居的。
在你已经能够定居的前提下,再提这个月薪五万,这是生活费。
但是很明显,这俩年轻人没有。
没有就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俩人攒10年,攒400万做首付,然后如何如何。不可能。
何况即便如此,意义也不大。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踮起脚用10年凑首付,买的房子也是这个城市里最底的那一批,涨不动的那一批,你指望投资房子打个翻身仗的渴望就大幅度下降了。
说白了就是,即便买了,也不能咋。
如果这俩人转身去南苏杭,也许就没有5万了,也许收入就下降到3万了,那他们能买的房子的上限还是落在所在城市最底的那一批房子。
何况,这一切都是按照存10年的角度来算。再加上后续收入是否给力也不确定。他们这么选择很正常。
有人说那租房一辈子好了,那你是不了解租金市场。
北京好的地段,那种改善型的大房子,就是一家三口,或者一家四口住得很满意的房子,租金2,3万。
这意味着他们收入的大头都出给房租了,他们留不下啥积蓄的。
但是你不要忘了,码农加班是很多的,这么多的加班,租很好的房子自己也就是睡个觉,还陪不了孩子,还要把工资的大部分都拿去做租金。
他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不划算。
每个月挣5万,掏3万租房子,感觉都是给房东在加班了。何况10年后呢?10年后的码农用什么付房租呢?
村民不理解各种成本,他们觉得好像两口子5万混很好了,好不好要看哪里,不同地方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
两个人回村,时间是自由支配的,是能陪伴孩子的,他觉得更快乐些。
你不要光看你能挣多少,你要看你能留下多少,有多少是真的能花在自己身上的。
这小两口算的是这笔账。
我昨天就说了,住投是分离的,其实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和普通人没有关系了。
一方面你要有地方住,另一方面摇号买核心地段有价值的那批房子,动辄都是千万起,仅仅是起。
这不是月薪5万的码农家庭能够承受的。
当年买房的主力是进城型,都是踮起脚买了之后卖给下一批进城的。
经过二十年,村里脑袋瓜好使的基本上都进城了,现在买房的是以改善型为主体,这批人的特点就是家里有个几千万打底。所以他们去摇核心城市核心位置的改善型房子。
这种房子不是这对没有父母资助的90后码农夫妻够得上的,他们再存10年钱,也够不上验资的门槛。
而他们够得上的,恰恰是最初第一代进城的那批人留下的老破小。
他强行买下来,升值潜力很小,自己住,居住体验不好。何况即便如此也要一辈子,他想想,就算了。
因为即便他强行接过来这种老破小,将来卖出去也发愁。他今天不乐意买的,将来接的人也一样不乐意。
同样的决策体系。
他两口子一盘算,有升值潜力的我够不上,没升值潜力的我也不想要,租房又占了收入的大头,于是就回家了。
游戏的门槛在上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孟羽童这件事,我很早就聊过了,当时有人说董明珠要培养第二个董明珠。
那一年我就回复过读者,我说董明珠不是谁培养出来的,这是市场培养出来的,因此董明珠当然不可能再培养一个自己。
双方的分歧看上去更像是互相揭底。
小孟同学离职之后,在互联网上喷自己的老东家,说昔日月薪只有几千块,每天连续工作21个小时,除了直播带货,甚至要端茶递水。
你注意,董明珠之前一直致力于经营一种为员工买房的大善人的人设,小孟的这种说法,攻击性太强。
于是格力迅速响应,表示小孟是被开除的,不是离职。因为她利用工作之便给自己弄了几百万粉丝,心不在焉。
有人拿这件事对比董宇辉和俞敏洪。
我是这么看的,这两对CP还不一样。
俞敏洪是做培训行业的,他习惯了合伙人模式,所以董宇辉很快成为了高管。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在于董宇辉是靠自己火的,他等于是自己从俞敏洪的一众手下里面火起来的。
反过来,董明珠习惯了管理工人,她是做制造业的。在她原有的那套管理体系里,其实她给小孟的,已经算很多了。
而且说实话,小孟的几百万粉丝,是因为董明珠的选择而拥有的,并不像董宇辉那样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俩女人的个人恩怨我没有兴趣掺和,但是这种分手是必然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小孟有了几百万粉丝的时候,她是不会看得上那个月薪几千块的。
说白了,她想要的,你给不了,或者说,也不愿意给。
你仔细想想看,那对90后夫妻,不也是这么想问题么。
有些事儿吧,好聚好散,真没必要强求千篇一律的选择。
无论是离职,是单飞,还是回老家务农,在这个年代都应该是很正常的。
不是90后不好管了,太个性了,是因为90后没有可能再像60后,70后一样通过千篇一律的选择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回报率在发生改变,人们的选择随之改变,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
理解,尊重,就够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