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华:静态管理下,我给几位文化长者打了电话
· 这是第4582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阎华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编者按:
前一段日子对上海来说好像一部始料未及的电影,跌宕起伏的情节扑面而来,心中忧郁,看到一些老人的处境,更是心痛难受。我担心起那些我熟悉的老人们,于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给几位长者打了电话。本来以为是我去关心他们,后来发现居然是他们治愈了我。
“所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痛都会开出花来”
我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87岁的作曲家陈钢老师,听说他也在看电视剧《人世间》,我当时看得泪如雨下,问他有没有哭?
他笑着说:“我不会哭的,因为我见过比这荒诞残酷100倍的人世间。”
听着这话,我好像看到一个文弱书生被一棒子打在后脑勺上,摔成脑震荡,看到关在牛棚里的瘦弱的脸被打到鼻青脸肿,亲妈不识,看到一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被逼着与至亲分隔,留下永久的伤痛和遗憾。
陈钢老师告诉我,在几十年前的至暗时刻,他偷偷藏了一张马勒的唱片,在万念惧灰的时候,是马勒陪伴着他,他在马勒《第四交响曲》的慢乐章里寻找着光明和希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隔离的日子里他依然听着马勒,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听的是《复活交响曲》,乐曲里充满了抗争和生命的张力,虽然是悲剧,却悲而不伤,更多的是悲壮和悲悯的力量。
他说所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不可承受之重,都会变成最美的花,所以无论怎样都不可失去对美的向往。因此他依然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写出阳光,没有色彩的时候写出色彩,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作品。
“任何事情都能在历史上找到规律,放在历史的大背景里,什么都无需大惊小怪。静心沉下来,做好自己的事。”通话的最后,他这样告诉我。
那从历史风云里穿越而来的目光,忽然就给了我淡定从容的力量。
“我并不寂寞”
挂上电话,我想到了陈老师的好朋友钢琴家王逑老师,王老师今年已91岁高龄,一个人住在72家房客的老房子里,我有些担心她,没想到电话里的她格外精神。她告诉我每天的生活很规律,起床后会先去阳台上看看她的花儿,春天的花开得特别好,她叫得出每朵花的名字,好像每一朵都在跟她说话。
我印象里的王老师是极美的,一头银发微卷饱满,任何时候都打理得纹丝不乱。她告诉我跟她隔离在一起的阿姨会剪头发,但是不会烫,电话里她像个小姑娘似的说:“你知道吗?我现在变成直发了,虽然不出门,但我每天还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今天我还戴了耳环呢!”
王老师最重要的事就是整理爱人温可铮留下的资料。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先生和王逑老师琴瑟和鸣、相濡以沫地走过近60年,却在15年前猝然离世,那是顷刻之间的天崩地裂,让她一度也想跟着爱人一起走。
但痛过之后她发现,爱人留下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这座城市这片土地,她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珍贵”传承下去。于是,十多年的时间,王老师把温先生零零碎碎的资料一点一滴地挖掘修复,出版了温可铮的文集、手抄谱,组织了声乐研讨,举办了温可铮的书画展。
隔离之前,她又得到了一些温先生新的影像资料,准备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再出版影像合集。听说网上能够查找老论文,她忙托人寻找温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四篇论文,每一篇的标题都记得明明白白,我相信她一定能找到。
王老师说这段时间她一点也没有觉得寂寞,每天弹两个小时钢琴,预防老年痴呆,唯一担心的是解封以后不会走路了,所以在家里的走廊上每天来回走几趟。有时候她会觉得温先生还在身边,也在陪着她度过这段日子。
听着她的声音,想着她的笑容,我忽然并不那么害怕风雨,惧怕老去了。
“随时准备上舞台”
97岁的指挥家曹鹏先生的家就在我对面,每天透过阳台望着他家的窗台,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那一天我视频连线了曹爷爷一家,画面上的曹爷爷依然精神饱满,他告诉我平日里大家都很忙,像这样一家人齐齐整整地长时间相伴倒也非常难得。不过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全家最聚焦的话题永远是“天使知音”沙龙里的自闭症孩子们。
自打十多年前创办了这个沙龙,用音乐来疗愈自闭症孩子们,很多家庭又重燃了希望。这段时间,不少正常人都免不了自闭忧郁,那些特殊孩子们又如何呢?
曹爷爷告诉我他们一直在关心着这些孩子,每天通过网课与孩子们交流、排练,孩子依然感受到自己被关爱着,和老师、队友互动着,还有家长长时间的陪伴,有的状态还比平日里更好。
他们把孩子们的爱心咖啡捐赠给了方舱医院,为医务工作者举行了云上义务演出。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也要让这些特殊孩子体现他们的价值。
曹爷爷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了,此时他还惦念着舞台,惦念着演出。他的女儿夏小曹录了一段父亲在隔离中自顾自的指挥,依然赤子之心,激情无限。曹爷爷说他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恢复演出,马上就能带着孩子们上台。
我期待着那一刻,一定要走进剧场去为他们喝彩。
“我想做个传灯者”
84岁的戏剧导演陈薪伊一直是个马不停蹄的人,漫长的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经常翻看她的小红书,她会与粉丝们分享读书、分享穿搭、分享爱情。绝对的时尚潮人陈奶奶!
电话里陈奶奶的声音还是那么富有感染力。她告诉我这段日子她和一个外孙、一个学生隔离在一起,体验着如今流行的合租生活。几十年没有做过的菜一道一道做起来,两个男孩子在她的教授下已经把陕西的各种面食都学了一遍。
网课、排练、讲座、会议,陈薪伊每天的日程依然排得满满当当,有年轻人的助力,小红书上的更新也更加勤快了。
本来四月份她的新戏《威尼斯商人》就要上演了,现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不能见面的日子,只能大家汇聚在线上云排练。她忽然发现这种形式会把一切都剥夺掉,没有了调度,没有了动作,没有了辅助,所有精力都聚焦在了台词上。话剧的精髓就是台词,这样一来倒是能把台词抠得更精细。她一直是个能在暗处里发现光芒的人。
说起这段日子,陈奶奶非常淡然,她告诉我那曾经兵荒马乱、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最痛苦的时刻还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曾跌入过最低谷,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正因为经历过黑暗,才更想传递光明。“我们这代人必须要为后代留下一些什么。”
陈奶奶说她要成为一个传灯者,用她的每一部作品去给人以思考、探讨与启迪,共同去寻找光明,传递希望。在我们通话的最后,她专门读了一段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我感觉电话那头好像燃起了一盏灯。
挂上电话我有些恍惚,明明是想去赠一枝花,却被整个春天包围。我忽然意识到有些人就是如定海神针一般存在的,无论发生什么,只要看到他们还坚强、还从容,我们就不会害怕。几位长者与我分享的不只是这段日子的生活,而是一段生命历程,一种人生的智慧与态度。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个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他们是弱者,也是强者,他们见证过风暴,经历过磨难,报之以世界的却是如此美好向上的力量。他们以不变的优雅从容维护着这座城市的尊严,也用这一幕幕温暖让我们继续勇敢,继续相信。
我们都会慢慢变老,这段日子看到的一些关于老人的新闻也让我们痛心无奈,当向外的力量很难拓展的时候,不妨向内去寻找。保护好身体,守护好心智,无论世事如何,做到精神上的老有所依。
静态管理期间的这些分享于我是一道光,我祝这些长者健康长寿,也希望这道光能为我们前方的路注入些希望。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