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推出APP!iPhone可用、支持语音输入 | 环球科学要闻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5月18日,OpenAI在官网宣布发布iOS版的ChatGPT应用程序(APP)。ChatGPT APP可以免费使用,且能跨设备实现同步历史记录。此外,该应用程序采用了OpenAI的开源语音识别系统Whisper,支持语音输入。ChatGPT Plus订阅者在iOS的ChatGPT APP上可以独家使用GPT-4的功能,可提前使用功能,且响应时间更快。
官方给出了5个ChatGPT APP的使用场景推荐,可供参考:
1. 即时答案:获得精确的信息,无需从广告或多个结果中筛选。
2. 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烹饪、旅行计划或创作。
3. 创造性的灵感:生成礼物创意,生成演讲大纲,或写出完美的诗句。
4. 专业输入:在想法反馈、笔记总结和技术主题时提高生产力。
5. 学习:按照自己的节奏探索新的语言、历史等。
不过ChatGPT APP需要iOS系统升级到16.1以上,才能下载。OpenAI表示APP会首先在美国推出,并将在未来几周扩展到其他国家,安卓版也正在安排。(OpenAI、量子位)
由于热量会破坏纠缠等量子特性,使量子比特不能计算。因此,量子计算机必须将量子比特与环境隔离,在真空中将其冷却到极低的温度。对于超导量子比特来说,它们要与微小电流一起工作,这些电流以每秒大约一百亿次的频率在电路中来回移动。它们使用微波光子相互作用。但问题在于,即使是少量的热量,也很容易干扰单个微波光子及其量子特性。据科技日报消息,最近发表于《科学》(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将低能微波与高能光学光子纠缠在一起,在能量尺度超过5个数量级的平台间建立了脆弱的纠缠态,为有效桥接混合量子系统提供了途径。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电光设备:一种由非线性晶体制成的光学谐振器,它会在存在电场的情况下改变其光学特性。超导腔容纳这种晶体并增强这种相互作用。他们使用激光在几分之一微秒内将数十亿个光学光子发送到电光晶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光学光子分裂成一对新的纠缠光子:一个光学光子的能量仅比原始光子少一点,而一个微波光子的能量低得多。研究人员成功建造了一个体积更大的超导装置,不仅能避免对超导性的破坏,还有助于更有效地冷却设备并在光学激光脉冲的短时间内保持低温。通过测量两个光子电磁场的量子涨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证实了这种相关性比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还要强。两个光子的这种纠缠量子态是通过室温链路连接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基础,这对扩展现有的量子硬件、实现与其他量子计算平台的互连,以及新型量子增强遥感应用都具有重大影响。(科技日报)
前景中是新物种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远处是一只禽龙和两只蜥脚目恐龙(艺术复原图)。作者Oscar Sanisidro(Grup Guix)
棘龙类包含不同类别的恐龙,通常体型很大,双足站立且食肉。著名的棘龙类恐龙包括棘龙和重爪龙。人们认为,棘龙类可能起源于欧洲,随后迁徙至非洲和亚洲。不过棘龙曾存在于西班牙的证据大多基于化石化的牙齿残骸。据一篇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新论文,科学家提出一个来自西班牙卡斯特利翁的恐龙标本是一个新的棘龙类物种。
研究人员分析了化石碎片(一块右侧颌骨、一个牙齿和五块椎骨),发现于西班牙莫雷利亚组,可追溯到早白垩世晚巴雷姆阶(1.27亿~1.26亿年前)。根据这些遗骸,他们估计该标本大约长10~11米。此外,研究人员还比较了这些标本和其他棘龙类的数据,以确定其相对其他物种的演化关系。作者鉴别出这一标本既是一个新物种,也是棘龙类一个新属,将其命名为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研究人员提出,这一新物种可能表明,棘龙类在早白垩世出现在劳亚古陆(北半球的一片广阔陆地),有两个亚群的物种占据了欧洲的西部。棘龙类可能后来迁移到了非洲和亚洲,在那里分化。在欧洲,Protathlitis这样的重爪龙类占优势,而在非洲,棘龙属等棘龙科物种数量最多。对这一潜在新物种的鉴定表明,伊比利亚半岛可能曾是中到大体型棘龙的多样化区域,并揭示了棘龙类的起源和演化。
此前,天文学家通过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已发现,太阳系中至少有六个(木卫二、土卫二等)冰卫星的冰壳下可能存在液态的海洋。最近,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消息,研究人员利用上世纪80年代NASA“旅行者”2号飞掠天王星时采集的数据建模,并结合新模型分析后发现,天王星最大的四颗卫星很可能也存在地下液态海洋。这项工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上。
目前我们知道,天王星至少有27颗卫星,其中最大的四颗卫星中,最小的天卫一(Ariel)直径为1160千米,最大的天卫三(Titania)为1580千米。此前天文学家认为,只有天卫三有可能维持防止内部海洋结冰所需的热量,其他的卫星则太小。但科学家在土卫一、谷神星以及冥王星这些小天体上也发现存在地下海洋的证据,因此必然存在某些机制使得它们能维持热量。通过建立这些小天体的化学和地质学模型,并用它来分析天王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天王星卫星的地幔中存在潜在热源,而多孔地表也可能足够保温从而维持液态水所需的热量。同时,他们发现最大一颗卫星的海洋中可能富含防冻成分氯化物及氨,这也增加了存在液态海洋的可能性。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可以用于引导天王星卫星未来的观测计划,为天王星探测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封面来源:Pixabay
撰文:不周、clefabl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