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濒临灭绝的非遗绝技,曾是皇室贡品,如今竟成为夏日宠儿!
在中国四川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藏着一个千年古镇。
平乐古镇。
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进入快节奏的发展,高楼林立,车马喧嚣,这里却依然保留那一份静谧与从容。
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浸染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光山色。
在这里,除了延续千年的美景古韵,还有藏在深山里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 非遗瓷胎竹编技艺。
中国人爱竹,爱到骨子里。
东坡曾云:“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而在四川上百种竹子中,平乐古镇盛产的慈竹,是瓷胎竹编的绝佳材料。
西晋左思曾在《蜀都赋》里写道:
“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用以赞美慈竹品质之好,但也不是所有慈竹都能够用来进行瓷胎竹编。
“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
这是瓷胎竹编行当的老话,说的就是竹编原料的“金贵”。
它只能选用生长在山阴坡地的慈竹,2年为最佳,经裁料、刮青、冲头、揉丝、染色等十多道工序,加工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羽的竹丝。
再经过匠人们传统独特的技艺,一丝一丝缠绕在瓷器上。
上千条竹丝在匠人手中穿梭,竹丝依胎成形,随胎编织,紧扣瓷胎,胎弯竹弯,形曲篾曲。
编织成功后,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
瓷胎竹编,工艺精湛复杂,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极其安静,极其朴素,也许正应了道家所说“大道至简”。
简到极致,便是大智
简到极致,便是大美
清朝时期,瓷胎竹编一直被作为贡品,只有皇室的人可用。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来自中国的瓷胎竹编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并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斩获银奖,名震中外。
据四川邛崍当地匠人说,日本在80年代曾专门派人来学习,但因为日本没有适合的竹子,这项技艺才没有在日本发展起来。
但在国内,瓷胎竹编的命运却不容乐观。
由于原料稀少,技艺复杂,这门技艺几近失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一名叫林绍清的匠人还在坚持。
即使到今天,能够真正掌握瓷胎竹编技艺的人也寥寥无几。
快节奏的社会,很少有人再愿意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沉下来,去学习,去传承一门技艺。
而在平乐古镇,瓷胎竹编工艺传承人游伟,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候,也没想过放弃:“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就这么丢了。”
90年代初,游伟就开始跟师傅李万东学习瓷胎竹编,而李万东正是瓷胎竹编重要代表人物林绍清的亲传弟子。
学习瓷胎竹编,一把镊子一双手,看似简单,入门却至少需要3年。
当年跟游伟一起学艺的百多个师兄弟中,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三个,这其中还包括他自己。
凭借精湛的手艺,游伟很快成为了竹编工厂负责人。
但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依靠手工完成的竹编工艺逐渐失去了市场。
厂子倒闭了,越来越多的竹编艺人选择了离开。
但游伟割舍不下传承下来的手艺。
他在平乐古镇租下一间门面,继续守护着瓷胎竹编。
2008年,瓷胎竹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作为瓷胎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游伟也开始尝试将这门技艺与日常生活,现代审美更密切地联合起来。
“瓷胎竹编技术在清朝就有了,我是第五代传承人,不能封闭,不能让技艺在我这里断了。”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瓷胎竹编保温杯,便是游伟与“成都手作”合作开发的一款非遗产品。
第一眼看到这款保温杯的感觉,就感觉特别舒服和亲切。
外观古朴,看似不事雕琢,却因为够质朴、够真实,拿在手中就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让人感到贴心和温暖。
根根纤细如发的竹丝依胎成形,接头藏而不露。
散发着清凉宁静,朴质温润的东方美。
比我们想象中的耐用,并且越用会越喜欢,竹编质感也会越发温润。
里面则采用SUS304不锈钢保温内胆,保温效果真的很好,冬季保温,夏季保冷,可以说是好看又实用。
注:因为蒲扇订单数过多,且是纯手工编织,现货已售空,预计6月发货。
01
传统编织工艺
纯手工制作
02
保冷保温
随想随饮
03
防霉防蛀
经久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