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走亲戚,是一种社会进步吗?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走亲戚,是一种社会进步吗?

社会

▲ 2023年春节,出门走亲戚的郑州市民。不过不少年轻人已趋向“断亲”。(人民视觉 / 图)


全文共4105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 我有一个妹妹在浙江,妹妹的孩子跟我的孩子算是特别亲的二代亲,但是一年到头最多见一次面。这种跨时空的距离感,也就是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开放和流动的宏观结构。


  •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每一个家庭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自主的单元。获得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对传统意义上的家族亲缘的经济依赖性就已经失去了。


  •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就是人们从一开始就可以一个人过日子,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也能过怡然自得的生活。


  • 青年断亲不是社会问题,也不代表着社会进步,只能说它是社会进化的一个结果,不会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张蔚婷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责任编辑|何海宁

“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与亲戚之间的聊天内容成为网络吐槽的热门话题,进而诞生了大量“反向调教亲戚”的搞笑短视频。这在胡小武看来,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回到故乡其实会有一种不适应感,就像“故乡已是异乡”。

这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长期关注城市青年问题。他将“断亲”定义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

2022年底,胡小武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他通过调研发现,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尤其是“90后”和“00后”群体,断亲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随着互联网和城市化发展,这个趋势仍在加强。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经由经济上、空间上、互联网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导致年轻人做出不同于父辈的断亲行为。“它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结果,我没有把它当作社会问题去理解,这是一种客观的结果。”胡小武说。

胡小武。(受访者供图 / 图)

1

亲缘关系里的拉力和推力

南方周末:你是从什么时候注意到断亲概念?

胡小武:从概念上的接触应该是在2021年的7、8月份,但是我自己看到这个概念之后,根据我们做社会学研究的通常方法,就是对自己的个人经验史、生活史做了一些梳理。

我是75后,江西人,从江西的小地方到了南京这样的大城市,离故乡千里之外。二十多年过去,我都面临着疏于和老家亲戚交往的行为。我有一个妹妹在浙江,妹妹的孩子跟我的孩子算是特别亲的二代亲,但是两个孩子一年到头最多见一次面。如果大家暑假有空,就见两次。这种跨时空的距离感,也就是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开放和流动的宏观结构,最终产生了一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我还咨询了我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在身边做了上百个案例的随机访谈,总体上都符合断亲现象的行为。在这样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研究性的思考。

南方周末: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现象。

胡小武:应该说是一种变迁中的现象。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基本上保持了平均每年1%的城镇化增长率,城市化率从18%到今天的65.22%。这种城市化率,真正的结构性特征在于,绝大多数人口都远离故土,脱离故乡。脱离故乡是一种空间结构上的流动,春节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的时间节点。我想说明,中国城镇化史无前例的增长,事实上造成了大量的新中国社会结果。

另外,经济增长导致家庭经济自主性的获取发生了变化。中国的传统亲缘关系,或者说宗族家族的亲缘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社会网络结构和生活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每一个家庭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自主的单元。获得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对传统意义上的家族亲缘的经济依赖性就已经失去了。

所以从人口空间上的巨大变迁,再到经济上的家庭自主性,使得我们维系传统亲缘关系的根本土壤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典型意义上的拉力,把我们从传统的契约关系当中,拉到了当下的短期的结构当中。

南方周末:还有其它原因吗?

胡小武:这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叫内卷。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各种教育机构里,要么学校,要么教育机构,乃至中学、大学,他们的社会网络都在教育机构里,他们的朋友、同学也就局限在这范围内,亲缘关系就越来越疏离了。

还有一个客观因素,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也不多。我是两兄妹,各自只有一个孩子。那么我的亲缘网络里,两兄妹家庭一共才6个人,也就是说,一代亲和二代亲都是很小的结构。在这种很小的结构中,在前面讲到,本身又有各种因素的拉力,基本上就不需要了,可以减少为无。独生子女的世代已经是两代人,两代人的亲缘关系本就很稀薄,亲缘网络就很简单。

南方周末:论文提及,互联网世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个人化,这也是原因之一。

胡小武: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就是人们从一开始就可以一个人过日子,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也能过怡然自得的生活。

互联网元时代的群体,可以通过网络,有很多不同的交往方式,他就更加不依赖于传统的亲人关系、亲人网络。而且经过了互联网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后,他们本身的青年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强了,他们就更加没有在情感上对亲缘关系的依赖,在王者荣耀游戏上的才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南方周末:在网络上,还有不少人认为,选择断亲的原因是来自亲戚交往中的负面体验。

胡小武:我在文章中也写过,但是没把它当做重点。负面体验在已有的变迁当中形成一股推力,把我们推向了一种断亲的行为状态当中。前面都是各种拉力拉出来,这里还有一种负面体验把你推出去,所以“一推多拉”就变成了典型意义上的中国式青年人断亲的结果。

2

断亲现象有地域差异

南方周末:你怎么理解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胡小武:因为中国的文化中,有一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所谓不够尊重个人隐私权的习惯。你回老家,他会问你在哪里上班,一个月赚多少钱,在国外是不可能发生问你赚多少钱的事,因为这是个人隐私。还会问你有没有结婚,谈不谈女朋友。

比如说你在外面混得还不错,他就说你要帮我一个什么忙。这是中国式的关系社会中,家族关系最重要的原理。所以一个人会碰到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这就是中国式文化导致的日常交往方式的差异性——没有边界感。

在这样的传统社会当中,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回到故乡会有一种不适应感,就像“故乡已是异乡”。

南方周末:也有人认为,南北方的家庭观念不同,断亲现象因地域有差异吗?

胡小武:我后来做了一些文献梳理,了解了在福建和广东靠海生活的客家文化,是有一点差异性。在那里,宗族化的亲缘网络,还是比较重要的维系经济发展的网络平台。

我们经常讲浙商、闽商、粤商,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商会、商人显得有点不一样。因为在晚清以来,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很多人都是下南洋,全世界各地都有同乡。这样一种远离故土的心态,会使得这个地区的人可能更容易有故土情结和乡缘情结,这种故土情结和乡缘情结实际上就是血缘情结。

南方周末:我们也留意到,大多数广东人不愿意往外闯,只愿留在家里。

胡小武:这又是广东最有差别的一点。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就是粤港澳地区,湾区再远开车也就是两三个小时。所以特殊性就在于,没有太多时空距离带来的分散感和距离感。

在广州也有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人,这是叫外来人口,对他们来说,就是千里之外了,距离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疏离。

南方周末:所以南北方还是有差别。

胡小武:走亲戚,最多以省为单位来划分,不能以南北方来划分。比如说山东人、河北人也喜欢走亲戚,我也看到内蒙那一带的人少走亲戚,因为地域辽阔。南方相对来说人口密度高一点,我也了解过,像贵州走亲戚的少一点,因为也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3

会有亲缘唤醒的可能

南方周末:你觉得需要担心负面影响吗?会不会导致社会人情方面进一步冷漠化和疏离化,从而不利于社会发展?

胡小武: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写过大都市精神的文章,就是大都市本身特质是孤独、冷漠和匿名化,所以这种孤独和冷漠是城市化带来的一种客观结果。

比如说回到老家,基本上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有那么多邻里朋友。在大城市,你坐地铁、公交,或者上下楼梯和电梯,你跟谁也打不了招呼,这里不是老家的街道社区,不存在所谓的邻里社区的熟悉感。

全世界各地都这样,这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性的大都市精神特质。只要是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它就会原子化,就是个人主义,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它会带来负面影响。存在即合理,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它可能是孤独、冷漠、原子化的,也可能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现在很多的网络围观,不熟悉的人反而互相关心、支持,给他点赞,这是理性化的结果之一。所以我认为,不存在负面性和正面性的问题,它就是一种客观性。

青年断亲不是社会问题,也不代表着社会进步,只能说它是社会进化的一个结果,不会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南方周末:你还提过,成为父母后会带来亲缘唤醒。是否可以理解为,最终都会唤起亲缘的话,就无需担忧断亲行为?

胡小武:略有差异,我思考亲缘唤醒或者亲缘复苏的可能性,是因为我的文章聚焦在未婚年轻一代,包括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的没有结婚的青年群体。也就是说,我在判断这样的青年会有个体或者群体改变的可能性。当青年结婚生子时,这时就会有血脉传承,也就回到血缘构成亲缘的基础。

我们成为父母,就会围绕着血缘关系,展开亲缘网络体一种新的共识,或者一种新的自觉。比如说生了孩子之后,有人会根据家谱起名字;有人会办百日宴、周岁宴,首先会想到邀请亲戚,其次才是邀请朋友。在操办活动过程中,断亲的青年都变成邀约亲朋好友参与聚会的主角。从非主角到主角,完成从断亲到亲缘唤醒的转换。所以我觉得是有亲缘唤醒的可能性。

南方周末:还需要做什么来适应这种情况吗?

胡小武:我觉得不需要刻意地做什么。因为我提到很多客观原因,都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结果,客观的社会规定。你要去改变它,或者以个体的方式去调整或解构,事实上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就像刚刚我说的,人最终会有亲缘唤醒的可能性,断亲又不是社会问题,对人也无害,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从这种相对断绝的社会生活体系当中,血缘无法摆脱,也无法割裂,当哪一天你觉得它对你意义重大,你自然会自己改变,所以我觉得不需要担心。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民间外交丨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左羽:中国的新朋友越来越多 老朋友越来越铁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蜘蛛和蝎子当宠物,这让一些科学家开始担心父母走后,家族中的这4种亲戚,不如外人,别对他们太好我和聊天机器人(AI)对话冷却的不止季节(41)— 丧葬费热搜第一!经济学家:年轻人不生小孩不对,子女也是消费品!媒体评论称吓跑年轻人,网友:建议多生少说做销售的高学历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憎恶父母?两点原因,令人深思新湖财富曲光:ESG是资产配置长期策略,更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遥思龙泉桃花宴烟草管理局,直系三代不能进,这算进步吗?你只发现看病越来越贵,却没发现自己活的越来越长吗?张朝阳:年轻人不要熬夜,早上6点就起来!王石:年轻人可以熬夜、打游戏上瘾,但要做出名堂AI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威胁,还是一个机会?(文末有福利)论文越来越多,突破却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生育?专家:不仅是成本高,以家庭孩子中心转变为自我中心影响重大贼喊捉贼式的新疆指控,让人出离愤怒为什么患这种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Science:揭示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复杂性年轻人不买新手机,是因为质量越来越好吗?黑龙江再现“白眼狼”事件!有些亲戚,嘴脸太恶心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从事养老行业了为什么得癌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趋势观察|年轻人不愿做「环保韭菜」,品牌地球日创意还有招吗?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越来越多年轻人躺平,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美年轻人 结婚越来越少 也越来越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会得多囊?城市里手离方向盘的司机越来越多,如何确保这不是一场灾难?越来越多年轻人胃坏了,但问题不在胃70多年来,论文越发越多,颠覆性创新却越来越少了色斑越来越多,夏天越来越黑,用这老国货,养出奶白肌肤,显小10岁过敏季越来越长,过敏者越来越多,这已经是“新世纪流行病”了吗?钓鱼大军里,年轻人为啥越来越多了?又见桐花开加班严重,年轻人不愿“考公”了?日本拟让国家公务员周休3天,但有个条件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