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年轻人胃坏了,但问题不在胃
4 月 9 日,《2023 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超九成人受胃健康问题困扰。
胃坏了,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出了问题。
胃是一种情绪器官。对患有功能性胃病的年轻人来说,挑战在于我们如何重新寻到平静,跟生活和解。
今天,我们跟四位长期跟胃病不适作斗争的的朋友聊了聊。他们的故事说明,调理肠胃,往往意味着调整人生。
十二年来,一上班就拉肚子
李琳害怕地铁。一进地铁站,她就想拉肚子。
恐惧始于她成为打工人的第一天。2010 年的夏天,她刚刚从广州一所院校毕业,坐最拥挤的三号线上班。最狼狈的一次,排队排了近十分钟,前面已经上了三波人,马上轮到她了, 腹部发疼,额头冒虚汗,她只能狂奔去找厕所。女厕所门口又是一条长队。通常她还没办法一次性排泄干净,经常「拉到菊花疼」。
她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广州十六条地铁线路的卫生间地图。实在来不及,她问地铁服务人员借用内部厕所,对方见她满头冒汗,通常都会答应。万一遇到地铁厕所在维修,她只能当场崩溃。
李琳个子不高,面容腼腆。她形容自己性格敏感,日常不太自信,容易紧张。因为很少在早上吃东西,一个月后她的体重掉了十几斤。
图说:李琳家里有厚厚一叠检查报告
出于羞耻感,她很少跟人提起这事。一天,同事主动跟她说,自己只要到一个陌生地方就会紧张,一紧张就呕吐。她安慰对方,你看我更惨,你找个垃圾袋就行了。我还得找厕所。
「你就想,相当于十几年来,几乎每天都在犯急性肠胃炎。哪都不敢去。」李琳这些年从来没有过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她后来认识了一位环游世界的朋友,忍不住问:你不担心找不到厕所吗?对方说,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跑过十几次医院,李琳家里有一叠厚厚的病历。第一次胃镜报告显示,她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一位医生说她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肠胃本来就有问题,一旦情绪紧张,肠胃就会敏感。
从医学角度来说,李琳这种以「憋不住屎」为主要特征的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胃肠病。
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胃肠症状统称为功能性胃肠病。简而言之,胃肠很敏感。当人们承担过多压力,胃肠就成了焦虑的第一出口。
胃病的尽头
是工作焦虑
胃是情绪性器官——前段时间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网友们恍然大悟:难怪一到考试就拉肚子;一伤心就想吐……跟你在一起胃病就好不了……
胃病的尽头是精神科。李琳去看了心理医生。她认识到自己的深层恐慌:如果挤不上地铁,她会迟到,会失去工作,交不上房租,吃不上饭,她在广州就活不下去。
没有家人可以给李琳托底。一毕业,父亲就没再给她经济支持。她在朋友家蹭吃蹭住三个月。每天早上吃一个五毛钱的馒头。中午只吃便宜盒饭。后来她得知父亲把钱都给了后妈女儿出国读书,心脏往下沉,更是缺乏安全感。
生存压力是网友们最常提到的一种应激源,工作则是胃病的高发场景。
四十二岁的王一波曾经拥有个好肠胃,直到创业后暴饮暴食。有朋友曾经跟他说自己总是因为工作「气到胃疼」,甚至在开会中途吃胃药,平均一年查上两次胃镜。「什么叫气到胃疼?」王一波无法共情。
2020 年,他创办了一家内容工作室,招聘了十二名员工。在养活员工的压力面前,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灼。一到深夜,他必须得点上一份四川火锅和几瓶冰镇啤酒,配着垃圾短视频解压。夜宵生活持续了几个月。
某个凌晨,胃电钻一样的刺痛袭击他的下腹部。直冒虚汗。这种刺痛持续到早上七点,像经历了一场马拉松,他筋疲力尽地睡去。
胃痛越来越频繁,同时伴随着胃酸反流、恶心、呕吐。王一波将这场中年袭来的胃痛归咎于「中年男人的野心很可能要失败」、「作为老板而非创作者的责任压得人喘不过气」以及「现实和理想两者之间无法平衡的焦虑」。
图说 : 王一波一度痴迷于火锅夜宵
一场出轨引发的急性肠胃炎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源头。反过来说,糟糕的关系也是焦虑情绪的来源,进一步威胁人的胃部健康。
性格有完美主义倾向、长期受焦虑折磨的颜丽,在高中时就查出了有浅表性胃炎。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毕业后的头一年,工作就换了三次。这段时间,她有时拉肚子,有时连续四天便秘。工作第四年,她总放屁,有时很响有时很臭,经常在半夜「放屁给自己放醒了」。
查出重度焦虑后,颜丽直接辞职,在家躺了半年,放屁和便秘得到了缓解。
她最近一次胃部严重不适是因为情感危机。今年春节结束后,男友突然跟颜丽提出分手,理由是在春节聚会爱上了初中同学。自那之后,颜丽一看到食物就觉得恶心。
第三天颜丽做了个噩梦,梦里她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中间,眼前茫然空旷,丧失感像流水一样涌来,从床头蔓延到床底,她一下惊醒。醒来后感受到肚脐眼左边一阵灼痛,缓缓减弱,接着又巨疼,疼得她只得像婴儿一样缩成一团。
日剧《初恋》剧照
一周后男友提出复合,两人大吵一架。接下来颜丽连续几天反复干呕,上吐下泻,进了医院后查出了急性肠胃炎。
除了引发强烈焦虑情绪的亲密关系,胃病也源自压抑的职场关系。
在日本生活五年了,方媛始终无法适应当地职场中疏离的人际文化。
2019 年底,新冠疫情发生时,方媛刚好在国内休假。回到日本第二天,因为一场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上班后,一些对新冠感到惶恐不安的同事开始无视其存在,甚至有两位同事删掉了她微信。
这事让她非常受伤。从那时起,她不时出现腹胀,打饱嗝、胃酸反流……因为经济不景气,她上了公司裁员名单。情绪之后更糟糕,开始每天失眠,胃病不适也越来越重。胃酸反流频发,嘴巴里总有一股酸味。环绕腹部四周的一股隐痛让她整个人虚弱无力。
最难受的一次,她在深夜因肠胃隐痛醒来,坐在地板上痛哭。当下她觉得自己胃病不会好了,「可能有胃癌,自己要完蛋了。」
重启人生
受胃病折磨的人们都经历过漫长的自救经历。
方媛尝试过一套严格的饮食方案:远离任何水果;干湿分离,不吃粥不喝汤,以此减少胃酸反流;每口嚼三十下,边数边吃;吃七分饱;只吃青菜、面条和馒头。她逐渐「丧失了活着的感觉」。她跟丈夫商量,自己先提前回国。
回老家后,她找到一份小学代课教师的工作,每天早睡早起,在傍晚慢跑。每天吃青菜,烤馒头和蒸鲈鱼,内心恢复了安宁,隐痛渐渐消失。
现在回头看,她认为胃病是一个契机,逼得她彻底改变生活,重新出发。
今年春天,颜丽也离开了北京,在成都找了份新工作。新工作节奏缓慢而稳定,早上十点上班,六点半下班,中间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新领导个性温柔,会建议她趁着天气好四处多走走。她买了一张大书桌写稿,抬头就能望见窗外的蓝天白云,还有树和花。
在成都无所事事的春天里,感情创伤渐渐平复,胃疼的频率降低到了三分之一。
对另一些人来说,生活没变,关键在于调整了内在认知。
从去年开始,王一波逐渐接受大环境经济不好的现实,降低期待。如果一个广告商太不讲理,他干脆放弃,大不了就少挣点钱。自从这么想,他不再一到半夜就疯狂吃夜宵了,胃痛也很少再发生过。
无论价格多么昂贵,李琳买过十几种网友推荐的益生菌。她还尝试过中医开出的各种药方,「奇奇怪怪的,包括晒干的蜈蚣」。她买了一本穴位书,还自学艾灸,结果把自己的肚子烫伤了。只是,这些做法通通对她无效。
图说:李琳画的漫画,记录治疗胃痛的过程
换第二份工作时,她狠下心多花近一千块钱——这几乎是她当时工资的一半,在离公司两个地铁站的地方租房。这样她起码能撑到公司再上厕所,没那么狼狈。
四年前,李琳成为了一名母亲,开始急迫地想要改善肠胃健康。她希望自己可以带着四岁儿子多出去旅行,多看看世界。
除了继续跑医院,她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在一本名叫《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性》的书中,她遇到一位症状跟自己非常相似的患者,对方靠着意志力改变了自己非得蹲便所的习惯。受到激励,她相信自己肯定也能做到。于是她刻意多次练习,甚至主动去三号线坐地铁。
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失败,但她不再那么恐惧了。
为了在一家医院参与粪便治疗法的实验,她吃了泻药,发现自己并非完全无法控制便意,信心大增。去年 11 月,她带着儿子去佛山玩,连续坐了两个小时地铁,第一次没有再出现便意。
颜丽的结论是,精神问题要用精神力量解决。作为母亲,爱和意志力就是一切。
图说:李琳想带儿子去更远的地方
魏玮医生说:
人们常常被难缠的胃肠道症状困扰,有着各种腹痛、恶心、腹胀、腹泻、便秘或者组合出现。
这些症状真真切切,但从现有的各种胃肠检查中却无法发现真正异常。很多人把胃镜检查看到的正常胃炎所见当成疾病,认为自己有「老胃病」或「胃肠弱」。
这些情况更正式的归类名称是「功能性胃肠病」。究其根源非常复杂,主要认为是精神心理情绪因素变化引发的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内脏放大了传入中枢的感觉信号,中枢也放大了对这些传入信号,最终导致在没有什么器官异常时,持续感受到症状不适。
背后的精神心理情绪因素,可能起源于外界压力带来的临时情况,也有可能就是精神心理疾病。
患者可能需要转变一下方向,在提升精神健康方面努力。
(注: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本文合作专家
策划制作
策划:猫雨 | 监制:Feidi、王辘
封面图来源:日剧《初恋》剧照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医生 App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