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不进成年女性的女装,终于连女明星也穿不进去了…
不是我说,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如今一些衣服的尺码已经越做越小了啊?
原以为只是韩国娱乐圈里的病态管理。
据说经纪公司们为了控制爱豆的体重,特意把衣服尺码做的比标准尺寸再小一码。
结果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开始好的不学学坏的。
尺码浓缩到,连把身材作为事业般管理的明星,都忍不住发出「好看,但却连大码都穿不上」的感叹。
而如今,「过小尺寸」带来的焦虑还在进一步的向普通人蔓延。
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如今一些网店的女装尺码已经越做越小了。
很多人体重没变,却穿不进原来的尺码了。
明明163cm的身高,115斤的体重,不算瘦但也绝对不算胖的正常身材。
一问客服却被告知:对不起,110斤已经是工厂能做的最大体重范围~
但凡体重超过120斤,甭管你是140cm还是170cm。
再买衣服通通都要被贴上「胖妞」、「胖妹妹」、「大码女装」的标签。
咱就是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年女装却塞不进一个健康的成年女人了?
但直到1844年,在比利时数学家A. Quetelet研究出了一个能够基于身体测量变化的理论频率分布公式后。
服装尺寸的标准化设计,才终于算有了一个可以科学化参考的公式。
当然,公式总是在不断完善的。
很快,人们就发现身材的各项纬度在站立、坐着、瘫着、躺着…都会发生变化。
服装测量:包括脖子,胸围,腿围,臀围,高度,胳膊长度,腰围等
于是,近现代的服装尺码设定中,加入了更加科学的3D身体扫码及大数据统计。
2008年,德国服装协会通过对13362名年龄在6岁~87岁的男性、女性和儿童以不同的姿势状态进行3D身体扫描后,最终确定了现代身材的尺寸变化规律。
而这,基本也是其它各国在服装尺码制定时,所参考及测量的要素。
资料来源:SizeGermany
更新后的服装尺寸标准分类,设定了男子、女子、儿童等三种人群的号、型、体型等内容。
以女上装「160/84A」为例,「160」表示适用于身高158~162cm的女子。
而「84」表示适用于胸围82~85cm的女子,「A」表示适用于胸腰差在1~18cm的女子。
这个差值范围,就是考虑到了不同体态姿势下的纬度差异。
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品牌为了方便批量化生产和销售,更习惯以S、M、L进行标注。
而有些品牌,为了更好的符合品牌设计,打造品牌风格,S、M、L与其他的标准数据又不太一样。
于是各种各样的显示因素,导致了如今服装尺码比老祖宗统一六国还难的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尺码的混乱有一定的情有可原之处。
但为什么这几年,混乱的方向不是变得越来越松弛,反而是如此默契的越变越小呢?
在研究《对瘦的想象:为什么虚荣尺寸有效》中曾写到:
向女性销售服装时,较小尺寸的衣服标签有助于销售衣服,其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唤起更积极的自我相关心理想象。
没错,如今的尺码缩水,很大程度上是商家出于利益最大化下的一种有意为之。
举个最典型的栗子,我们熟悉的品牌BM。
很长一段时间里,BM的白幼瘦理念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国家。甚至在我国,还引领过大热的“bm试穿风”。
仿佛能穿下BM的衣服,就代表着拥有苗条纤细的“好身材”。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状态都殊途同归的向社会传达了一种思想,即:
瘦,比胖好。
而你不瘦,就会在挑剔声中被归为「胖子」。
当然,可能有人要问,买卖总有市场,有人买就证明有销路,微胖人群难道不会去找适合自己的店么?
也就是说,68cm才是大多数都普通人正常的M码。
心理学研究显示,当衣服不适合身体、或者选不到刚好合适的衣服时,女性消费者倾向于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的身材不够“标准”。
还是那句话,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环境足够包容,我们才能自由自在地拥抱多样审美。
拒绝「fat shame」也拒绝以“健康”为名义的「BMI身材」指责。
错的从来不是某种身材,而是那些不请自来的冒犯目光和狭隘的态度。
谁告诉你,快乐一定在「标准」里,而女人就要活在别人眼光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