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J后S、绿茶婊…”双一流高校教师因朋友圈不当言论被解聘,他的问题仅仅是发言吗?
你会在朋友圈发泄负面工作情绪吗?
其实每个人多少都有工作郁闷的时刻,有的人会选择在朋友圈吐槽几句,这也无可厚非。
上个月,宁波大学一教师李某对工作境况有一些不满,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他本人肯定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一则朋友圈引发全网围观还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因为这些文字惊人且恐怖,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我相信看到这些言论的人,不管他工作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很难先去理解他的处境。反而会被他这样的文字激发愤怒情绪,只想和李某怼上几句。
李某这条朋友圈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错误”示范。
首先,他作为一所“211 双一流”大学的教务处老师,有着高学历背景,高知识头脑还能说出这种“骂大街”的话,除了有违师德,还十分低俗。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教师本身就面对着千千万万的学生,尤其当注意自己的言行。
而且说话和写下文字是不一样的,写文字你会有一个相对“理性思考”的过程,写个朋友圈都能如此“张狂”,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潜意识还怎么给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其次,某些激进的用词用语,诸如“先j后s”,涉嫌“恐怖暴力言论”。看到最后一段话,不禁让人寒意顿生:他要干什么?是不是有暴力倾向?
尽管李某后来道歉说这是自己情绪低落时写下的文字,但这种“恐吓”他人的言论合适吗?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本身的三观,或者这是不是他内心的本能想法?
和这样一个情绪随时爆炸、好像动不动就要打要杀的人在一起共事,真的太可怕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歧视女性。
如果把“女人事儿就是多”看作个人朋友圈发言的时候一句抱怨,接下来“绿茶婊”、丝毫不讲道理的情绪发泄“和男同事过X生活”,乃至最后先j后s……
不尊重女性、侮辱女性人格这一点没得跑。
当然,最后那句“男人本能”甚至也侮辱了男性。所以这回没有人能够在这则朋友圈上共情李某。
宁波大学的调查也十分迅速,在收到有人对该则朋友圈的举报后,6月5日,宁波大学教育学院官微发布情况通报:责令其停职调查,结合下一步情况,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
到了6月6日,学校又快速回应:因其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解除其聘用关系。
事情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无论是李某因为情绪原因还是头脑清醒的情况下,他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咎由自取。网络上一片抨击、指责之声可以说是其自尝苦果。
但看到学校这次出手之快和这份以“不良影响”为理由的处理公告后,冷静下来的我们再回头看看李某这份“暴露内心想法”的文字,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其实李某的问题还不止以上,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搞错了矛盾。
从朋友圈的这则文字来看,他的女同事要管自己孩子、家庭,所以李某承担了额外的工作。而且从他指责对方“理所当然 心安理得”来看,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全部集中到这次朋友圈爆发。
其实,就这点而言网上很多人是能够理解李某的。
想一想,同单位的,如果有怀孕的、家里有小孩、老人的,总有一些人会以此为理由经常请假、提前离开或者推卸工作,那么其他人都需要替他们承担没完成的工作。
关键是这些人可能还像李某说的“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给别人带去了额外的工作量,不会感谢同事甚至邀功的时候,还跑得最快。
但工作当中没有人有义务长期帮别人做工作,这类人被讨厌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但是,李某犯的最大错误在于:一股脑指责女同事,甚至上升到女性群体。
把一场职工矛盾转化为男女对立的矛盾。
为什么说这首先是职工矛盾呢?因为这个事情核心是李某承担了额外的工作,那么他的需求是解决同事推卸工作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是只在男女同事之间发生吗?
其实不是。
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上级甩锅、职场油条对新人的欺压、年长的人对年轻人的压榨、逃避责任压力的人丢给负责任同事的“烂摊子”……尤其是得到“便宜”的人还假惺惺关心你,一体两面,谁碰上这样的人和事都会感到不公平。
这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李某可以选择沟通、拒绝甚至调岗、离开这个环境、单位。
应该找谁来解决?
是不是可以反馈给上级、单位?要求重新分配任务?对干活儿少的人降薪?或者对工作多的人加薪……李某应该明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情绪式的发泄。
再说回来,目前就是女同事的问题,那么能不能直接找她谈谈?或者明确拒绝她的要求?不好直接沟通,那也应该找到第三方,上级。
女同事带孩子的问题不是李某该管的问题,这也不是工作问题。
然而,当李某发出粗俗低劣的语言时,就能看到他自己被困在了“就是女方问题”的思维圈子里,看不到问题的症结。
可能因为李某的言论太过于“抢眼”,也招来了一篇骂声,学校立马作出了处理决定:解聘。
但李某反映的事情部分却并没有得到回应。
如果有同事的确如李某所说,那么换个人进入到这个工作环境还不是一样?甚至因为没有调查,加上李某对女性抨击,还会加剧双方的矛盾。
所以,很多人说这个事情可以理解吗?可以。
但目前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没有。
就像网络上对这个事情的讨论,很多人也意识到其实要去调查这个事情再来说话,但是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骂战。
*一些讨论逐渐“引战”、“偏航”
李某反映的问题本身是一个关乎团队分工、职场公平问题,也关乎女性在职场的处境难题,这些都是大家会面临碰到的问题,引发网络讨论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他自己首先举起了性别标签化的大刀,也引发了网络舆论场的性别站队,最后这把刀砍向了自己。
当事人李某被这样的思维裹挟,由他的事情引发的骂战也是一场裹挟,而这样的骂战相信你在网上经常会看到,并不陌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近些年网络上爆出一些事情后,尤其还只有一些片段化视频传播的时候,只要其中有性别不同、有一定吸睛的标签、或者是一些“流量密码”,舆论的风向标不知不觉就开始偏航。
近有“宾利大战劳斯莱斯(后被证实是路虎)”(为了大家快速了解事情,这里采取这个说法,下文同理),事件中女子口出“50辆宾利”的话后,舆论马上转移到其财务问题上,家庭关系上,甚至因为女子现场激动衣着暴露的照片也被到处传。
*多个热搜词条都是关于宾利的,但关于车位的并不多
如果该女子财产收入确有问题,自然会有相关部门调查。但问题是“占车位”的事情反而没有被挂上热搜,反而是“女子称开50辆宾利”“涉事号豪宅均价超过18万”“国企书记夫人”等一天之内频频冲上热搜。不仔细跟进这个事件,还以为是该女子仗着有钱有势强堵别人车位。
关键是这里面小区物业、开发商去哪里了?
还有大家印象深刻的2018年10月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
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各种片段小视频就刷爆了网络。在这其中有人注意到了和公交相撞的小汽车。
果然,一经细究,发现这不仅是一名女司机,而且穿着高跟鞋,完全符合想象中的“证据”,于是舆论的画风变为“逆行女司机导致公交事故”。
即使后来被证实公交车坠江是因为车上乘客的行为,但很多人揪着该女子开车穿高跟鞋不放,甚至上升到相貌攻击。
*还没有得到真相前,很多人开始攻击女司机
而这样一起社会大案当中,后续进展如何、受害人生命安危、当地处理手段和法律审判结果等一次次被模糊掉。
很多人宁愿相信看到的“吸睛”片段和臆想,也不愿意等待事情全貌浮出水面。在网络讨论当中,性别、身份、地位等成为了很多人给事情定性的首要因素,也成为了掩盖事情本质的替代品。
舆论效应里有个“共情效应”,是指利用大众的同理心触发共鸣形成舆论声势的舆情现象,这个效应在当前的民生舆情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一起新闻事件当中,由于涉事者损害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强烈的代入感易激发群体同理心,让网民能够突破年龄、阶层、性别、地域等圈层走到一起,去表达共同诉求,发泄共同的情感。
比如李某反馈的职场中同事因私事推卸工作,无论男女老少其实都可以参与讨论,共同推进职场中平等机制的建设;
本来这样的效应有利于推动大众一起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当前“吸睛”的一系列标签蒙盖在事情本身之上,很多人被身份、地位、性别等生生割裂开来,成为了“共情”一系列标签化圈层的人,反而忘记了事情本身。
所以我们面对一起事件,要看到自己“共情”的到底是什么?是事实本身里的不公平、不透明、有问题,还是一系列标签化的符号。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事情的当事人,如李某。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就事论事,不要不分场合的情绪化发泄,更要警惕自己带着标签化、对立化思维看人、看事。
当然,很多时候也是事件的围观者、发声者,我们更加要警惕片面化看事情。要尽可能去了解事情始末,意识到互联网本身就是一面放大镜,不要仅仅从一些身份、性别等标签作推论。
所以,学会了解事实、就事论事很重要。不然下一个李某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被带节奏的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常碰到和一些人、事无法对话的情况,我觉得不如选择远离这样的环境一段时间。
如果还让自己上火的话,那就“退退退”吧!
至少安静的环境中,还能保持自己的清醒,理性思考然后发出自己声音。
原创:磊磊
编辑:盼盼
设计:小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