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益守护初心!从教育扶智到乡村振兴,他们一直在路上
“舍小家,为大家。”
在安徽阜阳市阜南县一间宽敞明亮、布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室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作为支教志愿者,正与远程授课的水利专家一起,为三年前在淮河洪灾中因蓄洪需要而被迫异地搬迁的学生们进行一堂别开生面的“水文知识、水利建设”科学素养情景公开课。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地处河南与安徽两省三县三河交汇处。2020年7月,王家坝闸开闸蓄洪,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的师生们配合蓄洪,从原校址搬走。为全面解决易地搬迁学生的就学问题,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和组织下,中国平安出资4000万元,参与在蒙洼居民迁建安置点附近援建新的小学。
5月23日上午,中国平安参与援建的安徽阜南县平安小学正式揭牌。同时,在马明哲的倡导下,作为35周年司庆回馈社会的重要公益行动,中国平安宣布将持续打造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围绕科技素养、文学素养、体育素养、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等方面,公司将实施硬件维护、课程支教、远程培训、夏令营、奖学奖教金等多项举措,逐步实现平安教育公益行动的迭代升级。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平安30年来不忘初心,持续深耕教育公益,积极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连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长期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此外,为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事业,中国平安将依托综合金融优势,整合保险、金融、科技等资源,多措并举为阜南县芦蒿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全流程的帮扶,让金融创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助力乡村产业展翅腾飞。
不忘初心 30年来持续践行教育公益
身处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操场与体育设施以及各种焕然一新的教学设备之间,平安小学的师生们感觉教学氛围有了大变化。“现在整个教育环境变得更好了,特别是硬件方面,不比大城市的学校差。”学校老师王冬梅表示,漂亮的校园加上新招进学校的年轻师资力量,让学校充满了朝气。
图为中国平安捐赠建设阜南县平安小学纪念碑
教育力量的提升,需要兼顾“硬件”和“软件”提升。除了向学校投入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中国平安还定期组织招募支教志愿者,来补充学校所缺乏的师资力量,帮助提升学校教育“软实力”。
从最初的校舍援建到如今的软硬件融合,从开发心智、鼓励学习的“教书”到培养素质、塑造人格的“育人”,近年来,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的路径不断拓展。2019年,中国平安正式启动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研发科技素养读本、捐赠科学实验包、援建科普实验室等,以科技赋能乡村小学教育,提升乡村地区青少年科技素养。
中国平安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援助令校长乔浩十分感慨。“平安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种善举会被孩子们所铭记,我们也会鼓励孩子们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欣喜地看到崭新的校园已经建成,同学们已在新校园中学习生活,这正是各方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成果。”回顾30年来的乡村教育公益之路,马明哲表示,中国平安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衷,希望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
据了解,自1994年在安徽省六安县援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以来,截至2022年12月末,平安已在全国援建了119所平安希望小学,累计招募超过一万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超37万小时,在1039所智慧学校落地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培训乡村教师14110人次,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孩子托起希望。
综合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十年来,我国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亿万农民因产业兴旺鼓起了“钱袋子”,千万乡村也因产业走上了“致富路”,而这离不开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的滋养。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在阜南新村镇,当地把小芦蒿这种“土特产”做出了“大文章”,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主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种植技术改良等举措,新村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万余人就业增收。
新村芦蒿种植传统悠久,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让这里的芦蒿形成了独有的高品质,一度曾发展到万亩。后来由于小户经营、粗放管理、品种繁杂等原因,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芦蒿市场需求量大且适宜种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政府将发展芦蒿产业作为产业振兴、带领群众致富的主要抓手。
平安“数字村”平台帮助农户实时监测大棚芦蒿生长数据。
扩大生产、精细管理、改良品种、提升技术……发展芦蒿产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借助产险、寿险、养老险、银行、普惠、证券组成的平安综合金融平台,新村镇特色芦蒿产业实现一产、二产、三产与金融的全面对接。
在解决了融资难问题的同时,平安产险推行保险下乡,以“保险+”振兴保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开发芦蒿产业一二三产综合保险,给新村镇1.6万亩的芦蒿种植做了全量保险产品覆盖,为农户种植收益做兜底。目前,平安产险在新村镇芦蒿基地落地160亩芦蒿产业综合保险试点,未来五年预计为当地芦蒿产业提供10.1亿元资金的风险保障。
此外,利用金融与科技优势,中国平安与当地政府共同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发展,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村平台”的数字农业服务体系,实现芦蒿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中国平安引入成熟的致富带头人培训机制,邀请农业专家对芦蒿农户进行专业指导培训,并联合地方机构积极开展“科技强农、助农增收”线上公益直播带货,依托“平安好车主”APP进行线上导流,打通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
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的效应近年来开始显现。经过几年发展,新村镇芦蒿种植面积达1.6万亩,年产量超过3.2万吨,年产值突破3亿元。产业兴旺,新村镇留住了人,吸引了更多的人,并且有了人气,充满活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选择返乡,加入了芦蒿种植的队伍,“新村芦蒿”开始走出阜阳、远销全国。
保险、金融、医疗“三下乡”
新村镇芦蒿产业的发展,是平安金融助农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2022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推出了23条举措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补齐短板,做强长板。接续聚焦产业振兴、健康振兴和教育振兴的“三村工程”后,中国平安积极推动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持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在乡村保险方面,除了芦蒿产业风险保障,中国平安还通过“徽康保”补充医疗保险,为阜南县白郢村返贫监测户提供健康保险,惠及超800名村民,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23日下午,在位于阜南县新村镇白郢村的平安产险乡风文明100行动第500个党建共建点,马明哲亲手将第15万张乡村振兴卡交到一位村民手中。
在金融服务方面,平安银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乡村振兴卡借记卡。该卡不仅对村民免工本费、账户管理费和短信通费,还定制了专属的10万元人身意外保险和免费线上问诊服务权益、购药券等惠民福利。
长期以来,乡村健康事业一直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痛点难点。中国平安推动医疗下乡,让义诊服务“飞入村民家”。平安产险定点帮扶阜南县新村镇白郢村,最近联动平安健康,带着医疗设备和医生,将移动体检大巴开进了村里,为全村100多名村民进行了义诊。同时,中国平安还与白郢村委建立了党建共建点,以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为抓手,服务当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金融为民。长期以来,中国平安秉持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立业初心和使命,持续投身教育公益、乡村振兴多项事业。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坚守企业公民的公益初心,发挥金融与科技服务“三农”的作用,强化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事业,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