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何时反转?解铃还须系铃人
自5月9日起,A股已从年内高点3400点跌至3200点,交易量缩减至8000亿。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港股跌超6%,从20800点跌至18750点,交易量减少至900亿。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高利率抑制影响的欧美股市,却连续创下年内新高。今年以来,纳斯达克已上涨超过20%,日经225指数也有超过17%的涨幅。甚至那些在去年由于能源危机而濒临崩溃的欧洲股市,也在5月创下了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过15%。
眼看复苏的场景转移到他人家,我们无禁产生疑惑:A股近期的低迷究竟由何原因引发?
A股近期的低迷,有两个主因。
首先,之前推动指数上升的中特估在近两周内出现了较大的回撤。再者,从4月的宏观数据以及5月商品期货市场的连续大跌来看,我们可以感到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减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顺周期行业仍处在逆风之中,并未迎来周期拐点。顺周期行业在A股中的占比不小,它们复苏的疲弱,无疑阻碍了股价的表现。
历来,白酒一直是A股消费板块的主力。然而,自4月的糖酒会以来,多项数据显示,除了茅台和低端白酒外,中高端白酒的表现较差,行业也陷入了库存堆积的疑虑之中。当消费领域的白酒也遭遇周期性的挑战时,消费板块自然失去了上升的动力。
中特估的回撤和顺周期的阻挠,造成了尴尬的市场态势。所有人都明白中特估是全年的主线,若在高点被套,是否应等待?
有趣的是,5月初时,上交所宣布将在5月11日举办中特估大会。同时,中特估ETF在5月中旬连续发售,预计6月将有20只中特估主题基金发售,预计将有130亿元流入中特估。
大多数投资者应该已经注意到,这是A股熟悉的阶段性见顶信号。
每当A股的新主题举办大会并发售大量ETF时,这通常是阶段性高点。但由于这次主题是中特估,这是全年的主线,并且具有特殊意义,这次可能会是例外?大家可能会想,大市值国有企业在主题的推动下,跌幅有限。
然而,自5月9日以来,中特估指数已跌去10%,A股熟悉的见顶信号再次应验。好在,今日中特估已有企稳的意思。若将上证指数与中特估指数叠加来看,会发现两个指数的走势十分紧密。
近两天,大盘的反弹主要由中特估驱动。而近两周的下跌也与中特估的调整有关,这与"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不谋而合。
然而,中特估的上涨更多地是随着主题,而非企业的盈利因子变化。当前,企业的周期因子都是负溢价的贡献者。主题的特殊意义只赋予了它巨大的溢价空间。
同样是将企业PB修复至1倍为目标,但日本股市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日本股市把加大分红和回购放在前面,只有在增加分红和回购后,股价才会明显上升。然而,当中特估股价上升后,并没有真实的回报给股东,这可能就是两种估值之间的最大区别,毕竟资本市场不能仅仅依赖主题炒作,最后大家还是要看真正得到了什么。
6月将上市一批人工智能算力基础的ETF,在AI板块回调10%后,这是否又是一个顶部信号呢?
此外,彭博报道,美国正在考虑将科大讯飞、美亚柏科等加入“实体制裁名单”,禁止它们使用美国的组件或软件。在可能受制裁的预期下,周三下午,科大讯飞午盘一度跌超9%。
科大讯飞是除百度外,真正实现AI落地的第二家公司,其产品领先于文心一言。如果产业预期受到制裁,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大的不稳定因素。
导致A股和港股低迷的第二个因素是外资流出和汇率压力。
本周,外资流出A股的资金创下了去年10月底以来的最大周记录。尽管今天外资交易停止,但在昨天A股市场尾盘上涨时,外资仍坚决流出,这令人费解。目前,外资对A股的态度,与去年3月时相似。
然而,这个难题可以从汇率端找答案。
自5月以来,离岸人民币从6.92跌至7.07,一度接近7.10。这可能与4月数据不佳,以及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年内不会降息,甚至未来还可能两次加息有关。如果忽略宏观面,业绩爆表的英伟达已经指明了未来至少三年内的科技趋势,这些科技公司可能是外资的首选配置,换句话说,当下A股的确定性并未超过美股,尤其是在决策难以预测之下。
汇率贬值的同时,加速了外资的流出,这为港股带来了巨大的上行压力。
我们在月初提到过,与纳指走势紧密相关的恒指,从4月开始,两者的走势开始逆向背离。特别是在科网股大股东减持,阿里交了一份市场不满意的财报,还要分拆业务上市,这让市场对阿里感到有些摸不透。
当然,当前纳指和恒指的背离,主要归咎于目前推动纳指上涨的主要是微软、英伟达、谷歌、Meta等AI公司,而港股的科技股并未涉及,这反映出美股科技股与港股科技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虽然港股龙头公司手上都有很多现金,但前几年无效或有毒的投资做的并不少。分红回购不加大,在股价低迷时的确难以熬过。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个月,谷歌和Meta由于阶段性的错误,股价连续大跌。但在股价低迷时,这两家公司都加大了回购以支撑股价,这是两个良好的回购案例,但也反映了企业文化的巨大差异。
结语
当前港股的难题是龙头公司处于业务周期的转折点,例如腾讯正在开发视频号,阿里分拆业务的结果难以预测。当然,大部分机构都认为本轮加息已结束,而美联储表示还要提高50bp,这加大了外资撤离的可能性。
诚然,当下的港股的确很多便宜公司,但很多时候都差内外资的共识。而A股的中特估似乎企稳,中特估的行情是否将延续下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