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树摇树,风吹风:远见导师在做什么?

树摇树,风吹风:远见导师在做什么?

教育

图:远见导师杨洋(右)与远见资深导师吴熙昌(左)


—写在前面—

“远见导师”这个称谓带着一抹神秘的色彩。

自从远见奖学金项目成立以来,导师志愿者们经常被问到: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我们邀请了两位远见导师聊了聊他们在远见社区里的日常以及那些打动他们的瞬间。


撰文/Celine Sun

阅读时长8分钟

1/5

“找到组织了”



四月的重庆细雨霏霏,在一家医疗创业公司担任合伙人的杨洋开完了一天里的最后一个会,回到办公室,沏了杯茶,看了看时间,离下午五点还有一阵儿。几天前她已经在日程表里预留了这个时间段,与远在北京的大学生谢彬视频电话。


杨洋在今年二月份通过远见奖学金项目结识了谢彬,并成为了他的“远见导师”。在这个教育公益项目中,远见导师与对接的高校学子每个月都会有一次视频聊天,平时也会在微信上分享生活点滴。


视频电话那端的谢彬搬了个凳子,坐在宿舍走廊一处安静的角落里。他现在是一所重点大学物理系大四的学生,已经保送读博。每个月一次和杨洋的视频聊天对他来说很宝贵,可以倾诉心里的烦恼和想法。


这一天视频中的谢彬情绪有些低落,因为准备了很久的毕业设计不太理想,学校的老师提出了很多意见。


杨洋感受到了谢彬的沮丧和焦虑,她没有直接回应这件事,而是讲起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挫折和体会。


“最初我会觉得这些不顺利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后来渐渐意识到想做成一件事儿,遇到挫折才是正常情况。如果前面特别顺利,我心里反而会忐忑,可能更大的困难在后面等着你。”


“现在我把这看成是个‘打怪升级’的过程,各种不顺利和困难就是那个‘怪’。打完了怪,才能升级;我们还要感谢所有的怪,如果怪不出现,怎么才能进步呢?”


杨洋建议谢彬面对现在的问题要反过来思考:在答辩和开题的时候,老师对他的论文提出更高的要求说明导师在给他机会,让他还有进一步改动和进步的空间。


杨洋的话让谢彬心里敞亮起来,换了一个视角看问题,他觉得自己有了新的动力去提高论文质量……


不知不觉,窗外天色渐暗,通话结束已是晚上七点。


▲远见导师杨洋


杨洋在加入远见之前对教育公益项目一直抱有热忱,曾经参加过为四川大凉山地区女童捐款的活动。一次她从朋友处了解了远见奖学金项目的理念和运作模式。


远见除了向学生提供物质支持,也会在导师志愿者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对一的朋友关系,从精神层面陪伴和支持学生成长。杨洋觉得这种“直接参与”的方式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公益体验。


“我看到远见提出的愿景是‘有志青年不因局促而苟且’,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找到组织了。”


远见奖学金项目创立于2020年,希望将教育、人文、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先进理念与社会导师制的运营模式结合,为有志向的优秀高校学子提供校外的资源、指导和人文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目前,远见的导师队伍已经汇集了一批各行各业具有丰富阅历和共同教育理念的志愿者,长期陪伴帮助远见学子们扩大视野,走过迷茫,找到自己的成长节点。


2/5

"最难的一步”



吴熙昌是远见的一位资深导师,也是最早一批加入远见的志愿者。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共同感受:高校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时期,但是学校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仍有很大的鸿沟,这种落差可能会磨损掉年轻人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在这方面为年轻一代做点儿什么。


远见借鉴了“社会导师制”的方式,即以有经验的“过来人”辅导新人成长。这个方式在很多大型国际公司和机构中经常见到,目的是帮助新员工的成长,但是如何将它运用在高校教育公益项目中还没有先例,远见需要去探索和创新。


▲ 远见资深导师吴熙昌


熙昌说:“我们在搭建基本模式的时候,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学生身上,包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什么样的导师,怎样和导师互动等等。”


远见的核心思想是个性化辅导。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家庭、性格、经历的差别,远见设计了“师生匹配系统”,将学生和导师按照他们各自的需求和经历进行组合, 每位远见导师会对接一至三位远见学子,每月一次视频交流,平时也会在微信上沟通。


在远见内网上,持续更新和补充的《导师手册》是每一位新进导师的必读材料。


手册第一页写明了远见的基本原则:

1,远见愿景:有志青年不因局促而苟且

2,实现方式:经济支持+开阔视野与护航+远见社区

3,远见导师与学生关系:值得信赖的朋友与学长的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

4,指导方式:分享心得,避免灌输;激发内驱力,避免强迫;提出见解,避免判断


对于远见来说,导师指导学生的核心框架包含四个层面:关系、陪伴、目标和成长。


《导师手册》里写到“在核心框架中,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是其他层面的基石,也是最难的一步”。


两年前,在学校当过老师的熙昌第一次以远见导师身份和学生打交道时,感到有那么点儿不自然。


“信息传播的方向上对老师来说是从书本到老师,再到学生;而导师制是从学生出发,学生到导师,再到学生。所以对导师来说,聆听和理解同学是高于一切的。”


“开始我和学生用共读一本书的形式交流,但是这样会比较抽象。后来有一次维汉(远见创始人)和Canoee(远见资深导师)加入了我和学生的一次交流,他们聊起了生活中的事儿,一下子大家的关系就拉近了。我后来也用了这个方式,两个人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加深了互相了解。”


3/5

“教”与“导”



目前,远见的导师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和海外不同地区,从事互联网、教育、金融、管理、创业等等不同领域。来到远见,这些有着丰富职场经验和生活阅历的导师们会遇到一个新问题:如何跟当代大学生成为朋友。


“大部分导师已经很久没有跟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交流了,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可以反映现在年轻人真实心理状态的例子,融入到导师培训中去,帮助大家和学生们建立深入交流的关系。”


▲ 远见志愿者分布图


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的熙昌设计了一个“小剧场”培训环节。他选取了三个常见场景—— 1,初次与学生交流,2,与学生一起设立长期目标;3,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困惑。由资深导师来扮演学生,向新导师提出问题和困惑,新导师来尝试回答。


“资深导师会把发生在自己学生身上的例子拿过来,放在一个情景里,让新导师们去解答和思考。我们这样几场演练之后,大家一起讨论、总结和归纳,很有帮助也很有意思。”


除了培训环节,资深导师们会和新导师分享学生交流的经验,定期跟踪新导师与学生对谈的情况,并给出建议。


在视频对话中,远见导师需要在和学生聊天的同时记录谈话要点,上传到内部系统,定期在导师组会议上和大家一起讨论自己学生的情况;此外,远见每年也会对学生成长进行评估和总结。


加入之前,杨洋以为远见导师和老师的角色类似,要“教”学生如何去做;但参加之后,她发现导师角色更偏向于“导”,去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与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我觉得远见有一个很好的观念:我不能帮你做选择,我会在陪伴你的同时告诉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可能会去怎么选择。我们希望能做的是帮助你去发现自己,就像那句话‘好的教育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阵风吹动另一阵风’。”


杨洋在和她的两个远见学生的交流中格外留意这一点,去给到对方想要的东西,不在这个范围之外输出看法和观点。


当一个人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想去汲取你给他的建议的时候,你说的所有的话他都是听得进去的;但是当他是一个封闭的状态,你想去帮助他,像一个圣母一样的去拯救他的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会让对方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


▲ 图/Unsplash


4/5

“求知若渴的状态”



杨洋现在辅导的两位远见学子是大四年级的谢彬和雪涵,两人情况迥然不同。


谢彬从小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母亲生过一场大病,但是他一直勤奋好学,兴趣爱好广泛;生活的磨难一方面让他非常坚韧,另一方面也会让他敏感和自卑。雪涵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童年时候父母给了她足够的爱和包容,她的性格乐观开朗;在大学阶段,她的困扰主要来自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他们两个人会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和迷茫,所以我会用不一样的维度去和他们聊天。谢彬我会鼓励他更加自信和坚强,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雪涵我会引导她低调做人、谦虚做事,内核要稳。”


除了每个月的视频对话,杨洋有时也会收到学生们发来的美食、美景的照片,分享他们的“小确幸”,有时也会收到他们讲述一些不太开心的地方,倾诉自己的“小确丧”。


“如果是小确幸,我也会一起开心;如果是小确丧,我会倾听和安慰,但是不会给太多方向性的东西。一是我们交流时间有限,二是有些东西也是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和成长,才能够变成自己的东西。”


杨洋发现和这些年轻人对话,他们都有一种求知若渴的状态,他们很希望见到一些他们这个年纪还没有见到过的世界和没有经历过的体验。对于导师的反馈,他们不一定能够全盘接收,但是转化和理解的程度很高。


▲ 图/Unsplash


熙昌今年对接的两位学生一个是能源专业,一个是芯片计算机专业,这与熙昌自己的文科背景有反差。


“师生匹配的时候,我对他们说如果你选择我做导师,我在专业方面完全帮不了你,不能给你专业提升和建议。我能帮你的是在人文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给你一些建议和指导。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非常开心地选择了我当导师。”


第一次正式交流中,一位同学向熙昌提出了一个她和同学间争论不休的话题:知识应不应该付费?这位同学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该公开给所有人,不应该用金钱交换。


“我能感到这位同学内心里有一枚理想主义的种子,她觉得应该把知识传播给所有人才能造福人类。我会从很多角度去和她讨论这个问题,比如知识的传播方式、学习效果、商业逻辑、现实情况等等。在这个过程里面,她对知识付费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


熙昌认为校园生活有一定局限性,远见导师能提供的重要的帮助之一就是开拓这些年轻人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认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得与失


5/5

“我的私心”



在远见奖学金公益项目中,志愿者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其它类型的公益项目多出很多。每次志愿者招募,候选者都会被问到:“你能在远见这个项目上花多少时间?”


志愿者招募条件要求远见导师平均每个月需要付出至少五个小时,与学生互动并参加内部导师培训和活动。


熙昌作为资深导师和远见分享会的负责人会更忙碌,每星期都要在远见项目上花四到五个小时。


几年前,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的熙昌海外留学之后选择了回国去乡村支教。乡村孩子们在教育上遇到的种种困境,让他觉得凭借传统的课本教育很难解决这些孩子遇到的问题,他们需要一些超脱于课本之外的教学方式。一个朋友介绍他结识了远见奖学金项目的负责人并了解了他们倡导的理念。熙昌认为这个方式可行,就加入了远见开始尝试。


“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在为基础教育做一些补充,尤其是对于从乡村来的孩子们,他们就缺这些东西。”


”我个人的私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慢慢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设计成课程,或者做成一些宣传材料,发放到乡村里面去,让更多乡村孩子受益。”


▲ 图/太平洋摄影博客


谈到加入远见的初心,杨洋深信《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她希望能尽力帮助更多人。同时,在这短短半年中,她觉得自己受到的帮助一点儿都不比学生少。


“和学生及其他远见志愿者的交流、参加的学生面试和志愿者面试都会给我带来新的体验,让我从新的维度去看待一些在心目中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你会发现思路和视野都不一样了,这是我加入远见到现在最直观的体会。


她记得远见资深导师沙志强在和她的面试中提到了一个软件开发行业的术语Fail Fast(快速失败)。他说到在软件开发中,快速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快速失败意味着快速迭代。这个观点让杨洋眼前一亮,它传递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与其日积月累等待一个爆发,不如让自己快速尝试和调整,达到一个升级版本的自己。


同时,她也体会到与学生相处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听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交流会更多了解了00后新一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带来启发。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之外,杨洋感觉成为远见导师这个角色就像是推开了她生活中的另一扇门。


“我想用‘纯粹’,对,就是‘纯粹’这个词来形容我和远见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很纯粹的陪伴,很纯粹地共同成长。”


▲ 图/Unsplash

(文中提及学生为化名)


我们期待你加入远见大家庭

点击下面二维码  申请成为见志愿者


—END—





更多文章:

远见学子 | 我与远见的心里话:体验,收获与成长

远见师生匹配系统:导师与学子间的第一座桥梁

远见奖学金 | 诚聘志愿者

孔潇潇:我为什么成为远见导师

王维汉:我为什么创办远见教育基金会 

远见奖学金:我们是如何帮助年轻人成长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远见奖学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又出事了!6岁男童被砸身亡!除了心痛,我们还能做什么?永远的爱人,谢小秋!3000字干货科普文,带你快速了解互联网大厂商家运营岗做什么?最先抵达元宇宙的那批人,正在做什么?“一切都太贵了!”澳洲华人集会,抵制高通胀高物价!“将油、电、汽收归公有!”生活成本飙涨,普通人能做什么?“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谈论什么?”绕开北上广,"下沉"二三线,这些公募在做什么?高海拔训练的意义美国排华进一步升级!得州后南卡州宣布禁止中国人买地,华人除了抗议还能做什么?倒计时1天!花旗导师在线揭秘:英国顶级投行IBD招聘内幕TED演讲|为什么你兴趣总是那么多,却不知道未来可以做什么?卫星当教具,导师在太空!太酷啦!微信朋友圈置顶,可以用来做什么?她大专毕业,从负债10万,做拚多多全款买房:有远见的人,都在做这件事工科都能做什么?12位毕业生帮你规划职业发展​在电影上映后的半年多时间里,陈冲都在做什么?100岁的基辛格来了,这些年他在做什么?小镇做题家上太空了,他的润人同学在做什么?博士生经历一任导师病退、二任导师车祸、三任导师病逝后,被光速毕业了3分钟高速护发,199元国货吹风机品质堪比上千大牌吹风机《我的童年·村庄记忆》多地网友晒抗原称“二阳”,我们需要提前做什么?感染科专家回答三月是你吗爬藤选手都在做的Passion Project是什么?肠癌出现年轻化,发病率升至第二,我们应该做什么?T3负离子吹风机、直发夹、卷发棒2.2折起!抢吹风机套装$49.99!倒计时3天!MBB在职导师在线支招: 如何轻松拿下咨询offer?!纽约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到伤害,你能做什么?!拒绝精神内耗的Z世代,都在做什么?| 人间夜话追极光,被美女导游惨骗Jim Keller究竟在做什么芯片?半导体行业需要政府做什么?科创潮涌,外资研发中心在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张家界自杀事件引发的危机干预思考突发!推特图标变狗头?马斯克要做什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