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瞭望丨高校学科专业为何这么调整?

瞭望丨高校学科专业为何这么调整?

公众号新闻

 改革方案能有效强化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助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要基于中国原点、全球坐标和国际标准,探索形成学科专业设置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标准”,实现从国际规则参与者到主导者转变


原题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文 | 巩金龙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期,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这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应对,是对党的二十大“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要求的具体贯彻落实,与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就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出了系统性设计、确定了阶段性发展目标、推出了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和明确具体的技术实现路线,对着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从外部来看,学科专业设置必须因时而动,动态契合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从内部来看,学科专业设置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如办学基础、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等。当前,人才培养各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方案》的出台恰逢其势、正当其时,能够有效强化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助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在进行交流。该团队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大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2022年10月23日摄) 张端摄/本刊

聚焦“三个围绕”

设置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从宏观上讲,学科专业设置要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和学术前沿做出积极回应;从中微观上讲,学科专业设置要根据高校办学基础、学校定位、优势特色和未来发展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设置学科专业。“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能和中心工作。高校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展开。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改革方案》指出,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这为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明确了根本出发点和评价标准,起到管总的作用。《改革方案》要求高校走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要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人才培养的思维、角度去规划和布局学科专业设置及其调整优化,深化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二是围绕科技和学术前沿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学科专业的内涵演绎及其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处于动态发展中,且始终与时俱进,与国家乃至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同频共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学科更侧重于“学术性、动态性”,注重与时俱进的学术前沿发展和产业变革;专业更侧重于“宽口径、厚基础”,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适应能力。高校的使命是为未来培养优秀人才,并创造新知识、孕育前沿技术。《改革方案》指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高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这为学科专业设置及其调整优化指明了方向,能够有效引导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的内在规律和逻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三是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需要重点考虑的。《改革方案》指出,要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近年来,各地各高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增设交叉学科门类,以及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合成生物学、智能医学工程、互联网金融等新专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以“三个突出”

提高学科专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要突出优势特色,要鼓励高校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持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一是突出区域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精细化,知识体系越来越杂、越来越细,对学科专业要求越来越“专”。截至目前,全国有14个学科门类、117个一级学科、67个专业学位类别、92个本科专业类、792种本科专业,学科专业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方案》指出,要在学科专业基础好、整体实力强的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建设示范性集成电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例如,天津大学作为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充分发挥新工科建设特色优势,主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乘数效应,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入选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持续建好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着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二是突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对接。随着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其研发日益向基础方向延伸,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产业界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和动力增强,校企联合办专业、建基地、建课程成为新常态,产教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生态。《改革方案》指出,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明确省级有关行业部门要适时发布区域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明确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及行业部门要建立人才需求和预警数据库,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近年来,教育部成立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健全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协作机制,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天津大学作为教育部化工与制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材料化工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的高效联动,为人才培养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探寻有效模式。

三是突出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治理机制。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政府、高校、社会、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在教育“放管服”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多元主体之间高效协同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治理机制是关键。《改革方案》提出,高校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强化省级学科专业建设统筹和管理、优化学科专业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对高校层面如何科学规划、省级层面如何统筹管理、国家层面如何宏观调控做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坚持“三符合两优先一防止”,即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符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符合面向未来新领域新业态的要求,优先支持“急”(国家战略部署)、优先支持“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防止“过热”学科专业盲目扩张,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以“四新”建设

引领学科专业持续调整优化

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13个部门和单位在天津大学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新工科为龙头系统推出了“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从思想到战略、从战略到目标、从目标到举措,“四新”建设层层递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面向未来体系化设计安排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正在逐步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样貌,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

从方法和路径的维度考量,“新的专业、传统专业的新要求、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是“四新”建设的核心要义,其将引领学科专业持续调整优化。

一是坚持“与未来合作”。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产业界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等,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带动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催生了一大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正是“四新”建设的结合点。在产业领域,伴随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管理模式的云端化,人才需求也不断向跨领域、多学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校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中,要正确处理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导向与经典知识传授的关系,不断赋予学科专业以时代内涵。

二是坚持“与产业合作”。系统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可发现二者之间体现了一种良性互动,每次工业革命都推动着高等教育发生深刻变革,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强相关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着高等教育,我们称当前的工程教育为新工科范式,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改革方案》提出,要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高校作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主要聚合点、重要纽带,如何激活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甚至引领产业发展,是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应始终坚持的。

三是坚持“与世界合作”。当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挑战,世界主要国家推出了教育改革计划,重新思考教育方法,提倡开放办学,超越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改革方案》强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组织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要基于中国原点、全球坐标和国际标准,深入开展工程专业认证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形成学科专业设置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标准”,实现从国际规则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

刊于《瞭望》2023年第21期

延伸阅读

☞ 今年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有哪些亮点?

☞ 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将被优化调整,文件全文→


视频推荐




总监制 | 任卫东
监 制 | 潘 燕
编 辑 | 唐朵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假马斯克在纽约骗钱,为何这么多华人上当?瞭望丨筑牢乡村健康第一道防线到2025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将被优化调整瞭望丨年轻人掀起博物馆热瞭望丨冒名虚开发票监管难题何解亚裔右转是自由派司法改革的错?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将被优化调整,文件全文→抢票为何这么难?黄牛为何还有空子可以钻?五一为何这么火爆?只要不买房,都是有钱人!风声|为什么调休总让人越休越累?瞭望丨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继承百年传统 实现学术报国经常权变调查 | “票价暴涨三倍还秒光”、演出复苏后为何这么上头?瞭望丨依靠学习牢牢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瞭望丨传统村落保护,怎么样了?张颂文被挂出去,为何这么急不可耐瞭望丨提升历史自觉 砥砺复兴征程瞭望丨美国为何重启学徒制?《心中最美的歌》&《山水相恋》瞭望丨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回国之旅,想尝尝油渣炖豆腐妍珍啊,你为何这么让人着迷?一块面包300元,上海人排队疯抢!日本网红面包店为何这么贵瞭望丨罕见病用药困局再解瞭望丨交通建设,将聚焦这十大主攻方向高校学科专业迎来重磅改革瞭望丨“三个雄安”打造未来之城瞭望丨在凝心铸魂中增强行动自觉瞭望丨掌握主动权,中国新能源汽车跃上时代潮头瞭望丨思想自觉是最强劲引擎年度“最吸金”本科专业出炉,你的专业上榜了吗?外派故事25 --- KTV历险记瞭望丨碳中和用上这颗星瞭望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天呐!上海40岁女子在家"整容”,遭亲生女儿爆锤:你为何这么疯狂!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