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年人撑不住了,他们选择30+转行
“转行”,特别能触动30+中青年职场人的内心痛点,特别是对一些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堕入危机的行业从业者来说。38岁的前记者陈涛失业送外卖,掀起人们对传统媒体式微的感慨;大厂35岁裁员潮之下,还不起房贷的大厂员工不知何去何从。与之相仿的,还有教培人、游戏人、地产人……
我们如何看待30+的转行?是急流勇退的明智之举,还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我们采访了不同的转行者,有转行做刑辩律师的前任记者,也有白手创业的前大厂人,还有转行成自媒体人的前教培人。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了转行共通的困境、问题,以及需要准备的心态、思维模式。
和郭律师的聊天,是从“安徽母女三人溺亡”事件开启的。这个话题在她所处的媒体圈和法律圈都引起热议,她甚至在微信群里和人吵了起来,“因为有人觉得带孩子自杀的妈妈最可恨,比她婆婆、丈夫更过分。”她并不否认,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是残忍的。但她也认为,要理解极端悲剧背后的问题,才能预防同类问题的发生。“我不是从记者或者律师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我是从作为一个人的立场出发的。”她如是说。
郭律师曾经报道过杨改兰案
当地阿姑山顶的一颗老树,人称“神树”
今年年初,郭律师结束了之前的记者生涯,开始成为一名34岁的实习律师。做记者,“该做的选题都已经做过了。”这个“转身”在她看来并不突兀,因为她“之前做过大量的社会、法治、时政新闻,见识过三教九流的人,接触过许多与法律有关的故事,也积累了一些法律知识。”但做记者和做律师还是有着明显不同:完成一个报道经历的周期相对较短,一个案件却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记者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律师的职业守则要求她以案件当事人利益至上。当被问及“现在会遇到当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这个问题时,她坦诚回应,“目前还没有,我的确还没有遇到过为一个‘大坏蛋’当事人做无罪辩护的情境。”她服务的绝大多数当事人,留给她的共通印象是,“有具体的困境、在某些时刻缺乏知识”,用学者欧丽娟的话来说,“人的本质不是自私,而是有限”。一个案件当事人可能不会把秘密透露给采访记者,却会告诉给辩护律师,这是一份信任,也是挑战。
因为服务周期长、接触程度深,郭律师自认为“从记者转行做刑辩律师后,我对人对事的认识都更深了。”做记者时,她每天要了解大量的政策、行业动态及变迁、极端事件中的人,而成为刑辩律师后,她更多意识到顶层动作设计对企业家和普通人的影响。和记者写报道相比,写文书要掌握的信息更深入。她会翻阅涉案地近几年的政府文件,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背景知识。学生阶段南开大学历史系的专业训练,还让她有着读地方志、逛博物馆的日常习惯。“我想了解一个城市的气质,感受当事人的个人成长背景。这些内容可能不会写到文书里,但会加深我对一个案件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郭律师之前在大理采访时拍的照片
那时候跑看守所还不是生活的日常
“写报道和写法律文书有什么共性?”郭律师把把“准确”和“好看”视为二者的基本原则。“准确”指的是符合事实,而“好看”却有不同的标准。一个报道的“好看”在于细节的生动、丰满,引人入胜。而一份法律文书的“好看”则在于简明扼要、说理清楚、文风凝练、能打动法官。和之前相比,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枯燥的案头工作也更多了,“但能增进对社会的深度认知,我觉得还是很值得。”
目前郭律师正在业余时间做一个关于刑辩女律师的系列访谈。她做这件事的动机是,“刑事领域的男女律师性别比是很悬殊的,有种刻板印象认为这是个对抗性更强的领域,所以男性更适合。事实上,女性能做好任何事,对吧?”她对女性主义议题的兴趣起源于学生时代,毕业后,参与过2012—2014年一些地铁、街头的行为艺术。这些年来,她能明显意识到社会公众在观念上的进步,比如对家庭暴力、性骚扰的广泛关注。“十年前,对性骚扰受害者的苛责声音是很多的,现在就少了些。当然,我们看到许多对抗情绪,但也未必全是坏事。之前没有对抗,是因为女性被忽视、被消声了。”
郭律师日常插花作品
在职业选择上,她似乎一直没有把经济收入视为考量的主要因素。刚毕业时做过两年独立纪录片,几乎没啥收入;后来做了很久记者,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同龄人中的收入是偏低的,“其实也还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34岁转行,从零开始,经济压力是有,但是毕竟认真思考过,“基本的衣食保障还是有的。”对于转行,她把“空杯心态”视为关键,“或许对人性的理解、共情能力、对中国社会运转的理解是可以从记者迁移到律师身上的,但不断更新的法律知识是需要做好准备、重新开始的。”
而对于想要选择踏入媒体行业的年轻人,她作为一位过来人表示,“我依旧觉得记者是了不起的工作,虽然会经历沮丧和挫折,但一定会有走下去的路。不过,如果你只是想打好一份工,过上主流的优渥生活,就没必要来了,会失望。毕竟,在哪挣不到一份工资?但是如果能当好一个记者,这种职业成就感还是无可替代的。”
强哥今年32岁,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六年后,他开启了职业教育行业的创业。一句话来讲,他从大厂出来转型创业,创业内容是以付费课程的形式帮助其他人转行、求职。截止目前,他的公司已开发课程产品约40个,帮很多人实现了“转行”梦。在强哥发起的“大厂转行人1V1帮扶计划”和“教培转行人1V1帮扶计划”中,有从大厂投资经理转行做知识付费公司教研的,有从课程销售转行做了短视频运营的,有从K12教研转行做跨境电商的……
“转行也有基本法?”
在一个天朗气清的上午,强哥以个人及身边的案例向我分享了关于成功转行的几个共通法则。这几条法则,都是他自己亲身验证过的。
其实,八年前入职大厂时,强哥完全没想过“转行”这回事儿。作为一个河北人,他对北京的向往是“深入骨髓”的。2015年,在武汉读完大学,强哥来北京做了几份实习,确认想进军互联网这个“风口”。在他刚刚踏入互联网大厂的时候,是期待着将来能从这里退休的。宣讲会、笔试、面试,十天内他拿到了offer,对大厂工作效率之高有了切肤体验。食堂、超市、健身房,大厂仿佛是另一所大学,而且设备、资源更丰富。
在工作第四年的关头,公司邀请来一位职场作家做了一次关于“中年危机”的分享。那时候,强哥的工作黑白倒班,全年几乎无休,作息混乱,社交生活也被切断了。他明显意识到职场打工的商业模式是有“天花板”的,出卖劳动时间的价格或高或低,但获取复利的可能性寥寥无几。更何况,打工人的身份限制了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人脉质量,而要做出优质的人生决策需要优质的信息环境。这次分享让他感同身受。分享老师的特长是做新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强哥则擅长找流量、抓热点,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一同做职场创业。
人生关键的转折点
只有几步路
那是在2021年。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当时的疫情环境没有影响到你选择创业这条路么?”强哥想了想说,“疫情对我的影响是让我倾向于线上分享这种形式,但没有影响到我出来创业的大方向。”究其根本,是因为他对“不断自我重复”的终局充满恐惧,“短视频已经成为时代大势,我不能再死抱着原来的饭碗了。”最终,线上课的低成本模式还给他的创业减少了不少风险。
在强哥看来,“渴望”是成功转行的最核心动力,甚至比改善自身信息环境、融入新圈子更重要。他认识不少号称想转行的同龄人,这些人或者抱怨工作忙没时间准备,或者因为几次面试失败、家人朋友的否定就陷入无止境的情绪内耗中。35岁的奶爸A是一个正面案例,他因业务调整被裁员后,投递了100多家公司的300多个职位。在看到新能源汽车对PMP证书以及汽车行业经历的要求后,他放弃了这个方向;碳中和要求有工厂管理经验,也不合适。后来他学习了华为官网的不少免费课程,还把物联网行业细分为工业自动化、物流包装、三方认证咨询和媒体几个领域,最终在物流包装上拿到了第一个offer。
改变,谈何容易?特别是对于思维趋于固化的中青年职场人来说。强哥提到,许多大厂人被裁之后的第一反应是重新找另一个大厂,做和之前类似的工作,这属于典型的“路径依赖”。其实,近几年的大厂裁员潮一大部分属于“结构性裁员”。比如他曾遇到过一位非常优秀、敬业的大厂设计师,但他们整个设计组被裁,转为外包、AI制图。他告诫这位设计师说,“你原本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继续了,不要再找老本行了。不如换个领域,比如进那种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品牌营销公司,专注培养设计师IP,没准儿大有可为。”
尽管大厂35岁裁员潮盛行,但强哥认为,转行本身和35岁没有关系,任何年龄都可以转行。如今产业周期更新迭代很快,上一个十年是互联网的十年,而下一个十年是AI的时代。甚至小的行业周期,三到五年就来一次。“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你35岁转行了,45岁、55岁还要转行。拥抱变化是最重要的事儿。”
强哥日常喜欢骑行
强哥还特别提到,“很多人难以完全打开自己,比如需要转行,却不愿意让更多人知道,严重影响信息流动。你就是在朋友圈发个求助信息,也能得到不少善意帮助嘛。好比你想找对象,却不和任何人透露你是单身,难度会有多大?”
今年36岁的秋子姐曾经是一个教培创业者,有一家自己的作文学校。“双减”政策和疫情是双重的打击,为求生,她的校区曾经辗转过三个地方,还是难以力挽狂澜,只剩她一位老师。她自称不是一个“果敢”的人,在同行果断退掉30万辅导费的时候,她在犹犹豫豫中又折腾了几个月,最终以惨败收场。她2023年年初,她转行成为一个自媒体人,目前的主要阵地是小红书和公众号。一开始,她没有答应我们的采访邀约,理由是“还未做成大号,恐怕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读书博主的日常
秋子姐转行做读书成长类自媒体的最初动机,是因为“喜欢写东西这件事”。在2017年接触写作之前,她就意识到沉思、内省是自己的优势所在。然而,做一个读书成长类博主,靠的不是“为爱发电”。她承认,尽管喜欢读书,她现在已经很少读自己专注的板块以外的书,因为“没时间”。直到如今,身边依旧有人视她为“无业游民”、“整天无所事事”。这些偏见没有打败她,但自由职业之路的确没有同事、有时候仿佛一个人在黑暗中前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自由职业者是秋子姐的“天命”所在。秋子姐曾把职业环境分为两类,她性格敏感内向,不喜欢“丛林法则型”职场,因为在那里资源有限,人们习惯性捧高踩低;另一种则是“利他法则型”,互相帮助,水涨船高。她现在所处的写作圈正是如此。不过,她也认为写作圈子不在多,而在“适合”,比如今年她就加入了四五个关于读写、运营、文案方面的社群。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实力有限时不要急于去结交那么多人,否则就算资源、机会来了也不一定能承接住。
书桌一角
秋子姐典型的一天大概是这样的:六点起床,八点送两个小孩上学,上午专注读书、写作,下午的时间更碎片化一些,包括付费学习写作课程、做数据分析、看纪录片、做选题库和素材库等。她告诉我,“有一技之长的人和宝妈都比较适合做自媒体”,对后者来说,能兼顾家庭显然是一大便利之处。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事业与二孩家庭”时,秋子姐不假思索地说,“只有靠起早贪黑。其实不管自由职业者,还是职场妈妈,能平衡二者的,全都是起早贪黑。”
和普通职场不同的是,自由职业者没有领导安排任务、指标,对一个人的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目标感的要求是更高的。往更深层次看,要做好一个自媒体人,还需要“洞察人性”。在秋子姐看来,人性中的需求、欲望是共通的,哪些话题能引发大家的共鸣也是有迹可循的。做自媒体做到深度,拼的是“三观”。比如最近《乘风2023》火爆全网,各个自媒体号都在写,写得如何是各凭自家本事的。
在“三观”之外,爆款笔记也是有方法论的。秋子姐把自己的小红书爆款读书笔记拆分为以下几个要素,包括标题中是否含有数字、是否有强烈的对比或反差、是否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是否有针对人群、是否有说服力,以及,文案给读者的是什么价值。在这个方法指引下,她的一篇读书笔记获得点赞+收藏共13000+。秋子姐刷小红书时每看到爆款标题就会分析一下标题里的爆款因子,久而久之更擅长找到受众广、戳中痛点、满足用户需求的选题。创作读书笔记不是“自嗨式写作”,切忌写成个人读书感悟,应当是一种认知冲击或盲点透视,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买单”。
一个人的工作
也可以有仪式感
说到这里,秋子姐又表示,“我现在能分享的比较有限,甚至我的个人定位一开始也没有特别清晰。不瞒你说,在做读书博主之前,家庭教育、写作指导、自媒体干货,我都分享过。我究竟要吸引什么样的人?帮助他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目前仍在摸索过程中。”
撰文:书同
编辑:Sissi Hua
排版:新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