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被误诊,它究竟靠谱吗
每次回到农村老家,洪雨欣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过敏的症状,要不就是额头出现一片片的红色斑点,或者是嘴唇脱皮、变得干涩。
她习惯了。
但是,为了不浪费工作日的时间,她没有去医院挂号排队,而是选择了一个线上问诊平台——
点击皮肤科,选择一位医生,拍下了过敏位置的图片,再上传到图文问诊的页面,“没有等很久,就能得到回复”。
这个过程花了她39元。
便利、性价比高、操作简单等因素,都让线上问诊平台的发展势如破竹,逐渐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入局者增多,平台管理条件不一,它也愈加被人诟病。
比如,最近有一则消息指向了线上问诊的漏洞所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诉"丁香医生"违规首诊的案件,最终以实现学生们诉求的和解方式结案。
案件起因是上交的学生小孙皮肤起了疹子,她在丁香医生问诊,依据信息,坐诊的医生给出了“过敏性皮炎”的诊断,但是小孙根据医嘱使用药物后没有好转,症状加重。
当她去到线下医院就诊时,得出结果为“慢性荨麻疹”。
这个案件由银川市卫健委介入,以丁香医生口头致歉、退还诊疗费用以达成和解协议告终。
围绕这起案件,关注者主要焦点放在了“违规首诊”的规定上,但线上问诊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进一步理解和解决。
怎样问诊
2022年暑假,高考完的陆菲菲从广州到杭州旅游。本来想和高中同学骑自行车欣赏西湖的她,骑车的时候碰上转角,从马路转上人行道时,一个踉跄,她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下巴随即出血不止。
人生地不熟,她和同学在药店买了纱布和万花油处理伤口。稍微止住血后,她挂了当地医院的号,同时打开了美团寻求线上问诊。
线上的医生通过视频观察伤口后建议,菲菲的情况比较严重,应先避免用消毒药水清洗伤口,并需要马上到最近的医院进行缝针。
2022年暑假,陆菲菲进行线上问诊的截图
就这样,陆菲菲在线下的医院挂上了专家号。会诊时,专家原本说的是小事,不用缝合,但她提到了自己线上问诊的经历,上了年纪的专家这时才拿出眼镜认真看了看,让她取消挂号直接到急诊就医。
几经波折,她最后终于在急诊缝上了针,止住流血。
在此之后,陆菲菲都习惯用线上问诊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病痛。如今再想起来这段经历,她的看法是,“三甲医院的专家习惯看大病,我的擦伤看起来只是小问题,所以医生很难仔细看。视频问诊的医生虽然不是三甲的,但会看得更认真。”
像菲菲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相当多的人从线上问诊中获得比线下观感更好的体验。但需要厘清的是,线上问诊和线下看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两个选项。
线上问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 视觉中国
彭炜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主治医师,大概五年前,他就在丁香医生、怡禾健康等几个平台注册成为线上问诊的医生,算是很早一批接触线上问诊的医生。
刚开始他的问诊费定的不高,“10块钱”。线上问诊的形式,能在让他在如两台手术之间等待的时间里、等车的时候等碎片时间里,回答两三条问题,“不耽误时间,还能赚一点钱。”
他知道很多问诊的患者都来自湖北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们来武汉并不方便,更别说要去到上海、北京那样的地方求医,他自己也认同线上问诊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如果患者愿意接受我的建议,那肯定还是很方便的。”
2022年12月20日,银川,宁夏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药品配送服务 / 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是通过网络沟通,患者的信任也是对医生的支持。因为使用的频率比较高,彭炜积累了一批信任的患者,“有人一连问了我30多次,全家大小只要是耳鼻喉的问题都来问我,基本不去医院了。”
虽然最开始只是想着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回复,实际上,有的患者会连续问上十几个问题,碰到疾病史长、病情复杂的患者,彭炜还要花上40到50分钟的时间。
202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包括线上问诊在内的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到2.98 亿,覆盖范围相当广泛。
目前来看,与其讨论线上问诊是否靠谱,不如看看怎样能让线上问诊发挥最大作用,在这中间,如果医患双方能在其中建立清晰的边界,那矛盾将会减少。
医患关系的线上投射
随意打开一个问诊平台,都能找到不少的医生。在他们的介绍页面,除了个人资历介绍,医生还会表明自己的工作原则和理念:
比如有的医生称,“只有闲时或者晚上11点左右可回复,如果病情真的着急,请及时医院就诊。”
还有医生会提到自己的咨询规则:“请尽可能准确描述,防止因文字描述误会导致的判断偏差”,而且也会表明“围绕同一问题同一患儿进行,拒绝长串炮轰”。
医生会在个人介绍中提到咨询规则
而医生怎么阐述自己的想法,选择什么平台,背后都折射出他们的考量和互联网医疗继续发展的路径所在。
彭炜告诉南风窗,目前他使用的平台基本固定在怡禾健康和卓正医疗,他说这样的选择主要是两个考虑:
一是平台运营的水平,具体来说也就是客服的质量。
他提到在有些平台上,有的患者在反映情况时,忘了拍下自己提到的检查报告,这时他就会跟客服反馈提醒,“像怡禾和卓正的客服快的话能马上回,慢的话10分钟以内就能回复,但是像丁香医生和好大夫,慢的话有时第二天才回。”
第二个考虑,是他对平台医学理念的认可与否。
比如由原来深圳医生裴洪岗设立的怡禾健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遵循循证医学的诊疗基础”理念。而在国内,了解循证医学的人可能并不多。
一位医务人员展示其通过手机与海外侨胞的医疗咨询信息 / 视觉中国
裴洪岗曾多次公开表达循证医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医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有据可循,而不是依赖经验。
简单来说,有的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这时候很多用药属于“安慰剂”,循证医学往往不支持这样的“个人经验”。
彭炜举例说,如果遇到有儿童细菌感染的案例,他会建议患者用抗生素治疗,但如果患者家长认为“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大,还不如用中药”,这样“就要花很多时间解释”。
但如果双方都一致认同循证医学的理念,那就减少了额外的教育时间。
线上问诊虽然是依托互联网的平台,有着技术的外壳,但本质上它仍然是一个医患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下,医患关系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医患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彼此缺乏信任 /《谢谢你医生》剧照
踏进线上问诊数年,彭炜觉得好的信号是——信任在增加。
最开始咨询时,以简单的案例居多,鼻出血已经算是最难的案例了。
他估计是家长觉得太复杂的病例不方便网上问诊,医生也不能通过文字来判断病情,为此,他还专门做了模板解释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鼻出血。
但是,现在他很少碰到咨询鼻出血的案例了,因为患者逐渐愿意咨询更复杂的病例,比如鼻窦炎、中耳炎等等。
而且,对比以前家长不愿意提供小孩的名字、体重,现在大概90%的家长都提供了小朋友的体重,有60%的家长直接把小朋友的真实姓名登记上去。
彭医生在自己分享的心得里写道,“家长愿意把线下看不好的疾病或者比较复杂的疾病到线上咨询,说明家长对线上咨询是比较信任了”。
走下去
当下,包括线上问诊在内的互联网医疗作为近年来的风口,屡屡被提及,医疗内容、在线诊疗、在线购药和疾病管理四个部分分别构成了互联网医疗的全部内容。
而像开头提到的丁香医生案件,虽然聚焦的是“互联网首诊”的问题,但背后依然是互联网医疗发展步伐过快,存在不少模糊、边缘地带的本质问题。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15年的探索期,当时的业务主要是医疗周边业务,比如医疗信息、医疗咨询、预约挂号等;
第二阶段是2016年至2019年,这期间,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互联网医疗进入核心诊疗领域;
第三阶段即2020年至2022年,疫情让互联网医疗迎来巨大的变化期,大批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同时疫情阻碍了人们就医的步伐,线上问诊的观念比以往更深入人心。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
王航在2006年开始创业,最初,他就捕捉到了医疗行业信息鸿沟和知识壁垒极高的现象,并且决定就此创业,最开始,他只是打算收集患者的就诊决策,放在网上供人查阅,“哪个大夫更有耐心,看得更好”。
如今,好大夫已经拥有26万实名注册的医生,规模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投诉的案例也在增加,有记者查询投诉平台,发现涉及好大夫的在线投诉超过900条,其中不少涉及付费咨询服务,集中在医生回复慢、没解决自己的问题等方面。
这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具体到医生的分类、管理和客服对的问题的处理能力,还有患者的用户体验等方面上,还会触及到更多具体的细节,这些都将是下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商业模式怎样打通,始终是萦绕在互联网相关企业身上的课题。
《医脉》剧照
但说到底,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还是深深体现着医患关系的印记,两者很难分割。
在彭炜的经历里,支持他这么多年坚持线上问诊的动力之一,还是信任二字。
有的患者在问诊结束后,不仅给他评满分,还会写上几百字的表扬话语;疫情期间,还有患者通过客服找到他的地址,说给他寄防护用品。这些时刻都让他觉得很值得。
(洪雨欣、陆菲菲为化名)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更多资讯
编辑 | 吴擎
排版 | 八斤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handaxiao222 / chenjiasibobo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