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 那就和对手联合!《从零到一》
从0到1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本非常火的书,叫做从0到1,互联网人视为至宝,仿佛找到了前路的明灯一般,只要一有论坛,演讲必提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彼得蒂尔,也就是美国支付宝PayPal的创始人,跟埃隆马斯克争公司的那位,那么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对于现在的互联网经济又有怎样的启发呢?我们马上为您讲解。
先说说,从零到一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商业的新规则。很多企业家不是总虐心,说干不过互联网企业吗?那么你得看看现在你的对手都在怎么思考问题。从零到一是一种质变的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是一种蓝海。而跟他对应的模式就是从一到N,这是一种复制的,量变的,不断杀价格降成本的红海,所以你的企业或者你所在的企业处于商业的哪一端,结果不言自明了吧。只有少部分企业享有暴利,并最后成为伟大的企业,大部分企业都会陷入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
彼得蒂尔上来就说,商业的世界里没有重演的可能,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做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也不会再研究搜索引擎。所以你照搬别人的想法,不是不一定成功,而是一定不会成功,你做的事情如果之前就有,那么你只不过是简单的重复,只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你能做别人也一定能做,所以只要一个行业进入从1到N的简单复制,那么迎接这个行业的一定是逐渐没落。如果你在一些小的事情上不断改进,叫不叫创新呢?比如我的产品更好用,我的电脑速度更快。这些都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创新,只要加个更字,都只是水平创新。而从0到1追求的是一种垂直创新,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的创新。比如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做出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肯定算个垂直创新,乔布斯开发的iPod音乐播放器,并用iTunes作为销售渠道,这一整套音乐产业的布局也肯定是垂直创新,他的iPhone手机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iPad更是创造全新的平板电脑的需求,而乔布斯之后,虽然苹果市值仍然在不断增加,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但却几乎没有了垂直创新。
作者也提到了中国,但似乎并不友好,他说中国是全球化的范例,是科技推广的最佳样本,但他不是垂直创新,只是简单复制,把美国的科技创新直接拿走就用。这意思就是说,尽管中国很强大,但掌握未来的仍然是美国人,老齐对这个观点,并不认同,中国的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其实已经有实力跟美国一较高下,我们有句古话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绿,不想当厨子的司机不是好裁缝,就拿你彼得蒂尔的PayPal来说,马云的支付宝已经完胜你了。所以商业的世界里谁也别小看谁,最后还得看谁解决了什么问题,PayPal解决了4亿人的支付问题,肯定不会有马云解决10亿人的支付问题更值钱。
作者非常喜欢问一个反主流的问题,在什么重要的事情上,你和别人的看法不同?他希望找到你有别于大众的认识,这其实很关键,因为创新往往就是从非主流或者说是反主流开始的,他举例在传统的商业世界里,大家都认为利润是最重要的,但当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个观点完全被颠覆了,大家开始觉得活跃用户量最重要,浏览量同样很重要。利润反而不重要了,亚马逊现在都不怎么赚钱,2016年的净利润只是区区的24亿美元。但他的市值已经是4700亿美元,换句话说亚马逊的全年利润还不如同样伟大的微软一个季度的水平,但两家公司的市值差不多。大家觉得这新经济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难道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吗?这种怀疑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大家也提出过,但这么多年过去,你会发现,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那些优秀的创新的公司,也就是那些从0到1的公司,他们不但没有被资本市场击垮,反而更加值钱了。甚至比一个国家还值钱。换句话说,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方式,都是每个人所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不足以改变生活方式的创新,只是跟随的从1到N的复制式创新,生命力并没有那么顽强。
所以公司的经营跟公司的大小没有关系,比如航空业就是个苦差事,是个价格激烈竞争的行业,而谷歌的利润率却是航空业的100多倍,2012年谷歌的市值就比所有的航空公司加在一起的3倍还要多,这是为什么?彼得蒂尔说,航空公司是竞争压低了利润,而谷歌在自己的领域里,完全没有竞争。所以他享受了垄断利润。直到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奇葩的论点,那就是垄断企业才是社会的推动力。谷歌活得这么滋润,所以他才不断的贡献创新产品,而航空公司陷入激烈竞争,让他们生存都是问题,更没有心思去思考创新的事。
作者说美国人神话了竞争,说是竞争才能让效率最佳,但企业家则痛恨竞争,竞争出现,利润就会下降,完全竞争就会让利润彻底消失。在新经济模式下,只有垄断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只是由于反垄断法的限制,大家不敢承认罢了,但其实很多企业家已经都实现了行业垄断。老齐在这里解释下,这里的垄断,指的是这个产品和服务只有你能提供,而没有其他公司可以替代,而竞争指的是可替代性强的产品,比如电视机电脑就是高度竞争,而微信几乎就是垄断。彼得蒂尔所提到的这些都是基于市场机制下的,他没考虑到行政垄断这一层。所以整个观点都是,在市场经济这一端,企业家应该尽量把产品做到垄断地位。
作者说,谷歌就是垄断企业,他占有搜索引擎近7成的市场,但他却狡辩,说自己根本就不是搜索引擎公司,他只是个广告公司,搜索引擎广告只有170亿的规模,是网络广告350亿美元市场中的一半,如果放在整个美国广告行业之中,就更小了。大概也就5%,所以他机智的把自己定义为广告公司,他就没有垄断的危险了。这就是典型的富人装穷,越是牛逼的人越是低调,怕穷人打土豪分田地。而相反, 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越是穷人越爱穷大方,装土豪。他们明明没有任何垄断地位,却总想着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垄断企业,比如你会经常听到一些玩笑,说某某某是做手机的企业家里,相声说的最好的。某某某是相声演员里,做企业最赚钱的。所以这就是定位,先用定语把你的环境写死,然后找到一个垄断的领域,不用管这个市场是否真的存在,比如我是所有餐馆里英国菜做的最好的,英国菜是什么,人家一打听才知道。不就是炸鸡就是炸鱼。一般根本没人关注这个领域。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每个企业都能通过一系列的定语,找到自己的企业垄断定位,起码你能说,我是我们这一层楼里企业做的最好的,而事实上这一层楼就你一个公司,和两个厕所。这就是企业家们经常使用的定位手法,他一方面让自己的企业显得突出,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刻意夸大这个市场,尽管很多时候这个市场根本就不存在。
由于利润都是从消费者的兜里掏出来的,所以垄断企业的名声都不好,大家一边咒骂着高价格,一边趋之若鹜,比如苹果的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ios的系统中,只有苹果手机一家,所以他的产品与众不同,安卓做的再像,他也始终是安卓。所以你会发现,安卓这边竞争激烈,而iOS 那边风景仍然独好。前几年智能手机市场8-9成的利润都被苹果一家企业切走了。
为什么彼得蒂尔鼓吹垄断,因为他说垄断利润又或者企业的创新,对于利润的追求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个企业所做的创新,都是期望自己能够在未来创造一个垄断行业,享受垄断利润,想到明天的美好,今天的投入才会充满动力。否则为什么要创新?别拿那些什么伟大的口号忽悠人,那些都没有用。
企业想着他的垄断利润,而消费者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好处,要把消费者的钱掏出来,你的产品必须解决了他的强需求才行,垄断利润必然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确定的市场,第二是无可替代。消费者的生活被某种创新改变了,而他还找不到其他替代产品,所以你才能享受垄断利润。
作者讲了一个他自身的例子,他大学毕业去竞争法院的书记员,当时竞争很激烈,而那个时候,得到这个职位就是作者的梦想,但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在面试环节他被干掉了。若干年后,他已经成了PayPal的创始人,他见到了当年的老友们,也就是那些竞争上书记员岗位的同学。那些朋友都问他一个问题,问他是不是很庆幸,没有竞争上这个书记员,作者觉得,确实如此。如果他竞争上这个书记员,他可能就会失去改变世界,创立伟大企业的机会。所以当时的意外出局,反而让他脱离了红海,放弃了从1到N的竞争,投入到从0到1的创新事业当中去,最后找到了垄断利润。这就是作者的观点,明天我们来听听,作者讲述竞争行业的那些坏处。为什么他劝大家不要总是想着跟别人竞争。
本内容节选自《从零到一》 本书已在知识星球播出。
收听完整版+音频说书内容欢迎下载知识星球
近期我们还播出过:
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