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杀疯的港产片,被贾樟柯点赞了
总而言之就是:《神探大战》,去看就对了!
POST WAVE FILM
《神探大战》是一部信息量极大的电影。
因为它综合了真实发生在香港的一系列惊世奇案、悬案、惨案。
比如在香港轰动一时的“烹尸案”。
“烹尸案”新闻
1988年2月23日下午,某28岁傅姓女子回到父母家,也就是康怡花园D座312室,发现母亲马洁芝正在擦地,鼻孔之间有血渍,还意识到父亲傅棠不知所踪。
经不住女儿连番询问的,马洁芝十分生气地说:“你爸爸想用毛毡闷死我,所以我已经用铁锤杀死他!”
但她以为母亲不过是胡言乱语,直到越来越长时间没有父亲的消息,她才意识到母亲说的应该是真的,这才选择了报警。
这就是香港第一宗找不到实体的“肢解案”,也被成为“烹尸案”,因为在马洁芝前后不对应的交代里,其中有一个说的是她把丈夫肢解后煮了。
墙体上的字,都是曾发生在香港的真实惨案
不同的是,在《神探大战》里,这个案子只是作为背景,以及一晃而过的“烹尸奇观”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刘青云的“神探”,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线索,比如“死人”。
但如果一味这么拍,《神探大战》就难免滑入“神棍片”。
如果真成了这样,那整部电影就失去了说服力,只能在贪图视听娱乐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继而失掉韦家辉惯有的艺术表达和主旨诉求。
所以他在改编这些奇案时,留了一个口子。
这也是电影的第一个案子,尚未在大银幕看过《神探大战》的朋友,可以在预告片里看到。
一个一瘸一拐的女人,身血污地奔走在明暗不定的路灯下,然后跳进臭水沟,一路哭喊着救命。
她身上只穿着内衣、头上裹着保鲜膜、双手还被反绑,遍身都是青紫淤伤,很明显遭受了很严重的非人虐待。
就在她在臭水沟里高呼救命时,执勤的巡警,也就是林峯扮演的方礼信,闻讯赶来救了她。
警察根据受害者提供的线索,找到她被囚禁虐待的地方。
这一到现场,着实吓坏了搜捕的警察,因为他们在这个虐待狂的后院里,又发现了很多具此前报过失踪的女孩的尸体。
更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是:这个在后院里埋下好多具女尸的连环杀人犯,居然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儿。
当警察把她围堵在埋尸现场时,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狂魔,居然说自己是无辜的,还死死地抱着女儿不撒手。
关键时刻,又是这个方礼信,当着他女儿的面,以精准的枪法把连环杀人犯爆了头。
是的,《神探大战》的尺度,就是这么大。
但是这个尺度,还只是《神探大战》的开胃菜,它还在后边准备了更多刺激的大尺度场景——
比如,破旧的居民楼上,一个男人突然被从窗户里扔了出去,一声哀嚎划破长空,然后重重地摔死在地上;
比如,人头涌动的香港庙街,警察与荷枪实弹的悍匪短兵相接,一路火花带爆炸地掀翻整个市场,让人误以为进了迈克尔·贝的片场。
POST WAVE FILM
为什么要搞这么多悬案?
又为什么搞这么大尺度?
当然,这里边有韦家辉个人对电影的喜好和理解。
在接受「后浪电影」专访时,被问及这两个问题,韦家辉坦言,自己一直都想在视听语言上做一次更大的努力和尝试——
用韦家辉的话说就是:
“我有点刻意为之,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拍片了,所以拍摄《神探大战》的时候,我的一个动力就是:要做一个很难拍的、有挑战性的电影,也就是升级它的动作和刺激程度。”
在影迷眼里,韦家辉一直是个思想价值大于视听语言的电影人,他对笔下主角们心灵层面的东西,有很深的思考与理解,并且带有大量东方思维的特性。
他故事里的那些人,总是带有很浓重的宿命感。
比如电视剧《大时代》里,周慧敏第一次见到刘青云,看她抠搜着要刘青云上门修电视机还要包零件,刘青云就怼她说:“我还包你的棺材和坟地好不好啊?”
在《大时代》结尾,她真的就死在了他怀里,而刘青云那个角色,也真的就包了她的棺材和坟地。
《大时代》(1992)
这种一语成谶的宿命感,还只是韦家辉思想价值的初级状态,更明显的是他跟刘德华合作的《大块头有大智慧》,以及与刘青云合作的《再生号》。
《大块头有大智慧》(2003)
这两部电影,完全可以看做是韦家辉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终极思考——
生命是物质的、短暂的、会消失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却是永恒的。
《再生号》(2009)
但在《神探大战》里,韦家辉虽然没完全抛弃自己这个极具个人特色的东西,却也完全看得出,他这次的重心,的的确确不在思想性上,因为他选择了并不新鲜的议题,也就是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引用的尼采的那句名言: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不同于尼采的警示格言的处理方式,韦家辉是让刘青云扮演的神探一角,身体力行地、彻底具象化地再现着尼采的这句话——
这个不停跟罪犯打交道的警察,在经受一连串家庭变故和持续紧绷的状况下,最终精神崩溃,出现幻视和幻听的精神分裂症状。
他看得到死人。
他看得到恶魔。
他看得到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邪祟和恐怖。
却唯独看不到:自己手里没有枪,却分明还能射杀罪犯的荒腔走板。
也就是说,在《神探大战》里,韦家辉在意的并不是怎样才能把尼采这句话,深究出更深刻的含义——
他只是想用李俊,这个在刘青云看来极有可能是在“装疯”的警察(在接受「后浪电影」专访时,刘青云说在他的理解里,李俊这个神探有一部分是在装疯),把这句话通过影像的方式,奖惩一个故事而已。
更直白来说就是:相比于主题思想,韦家辉更在意的是讲故事的方式。
POST WAVE FILM
一直以来,我们很可能都对韦家辉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就是我们总觉得,韦家辉是一个思想型的影视从业者——这当然没错,但还是要说这是一个误解的原因在于:
除了注重对思想深度的探究,韦家辉本人也是一个特别喜欢视听刺激的人。
比如《大时代》。
《大时代》(1992)
我们现在聊这部电视剧,总是会说它的人物塑造得多么出色、它的故事多么曲折、它的情绪多么充沛,它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多么有冲击力。
但这些东西,事实上并不是韦家辉一开始就去考虑的东西。
在韦家辉脑海里,他想到的《大时代》就是始于一个画面:
一群人,被从高楼上扔了下来。
这个场景对韦家辉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强?在整部《大时代》里,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在第一集开始,丁蟹父子们从楼上跳下;
第二次,方展博的三个姐妹,被丁氏黑帮扔下楼;
第三次,在故事的最后一集,重演了一遍丁蟹父子跳楼。
类似这种视听体验极强的处理,还同时出现在韦家辉其他署名导演的作品里。
比如周润发西上好莱坞之前的最后一部港片《和平饭店》。
在这部韦家辉第一次做电影导演的作品,韦家辉牟足了劲,把CULT片、西部片、武侠片和情节剧等元素,统统塞进去。
甚至违拗制片方希望周润发拿枪的设定,执意让周润发手持长剑,在一个密闭的饭店里直杀得血流成河。
从视听效果来说,《和平饭店》当然是失败的。
可韦家辉很显然很不服气,于是就有了视听语言相当别致的《一个字头的诞生》。
《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
这次的《神探大战》也是一个道理:
韦家辉如果自己做电影导演,他通常首先想要的并不是被影迷奉为经典的思想,他更多的是要让自己和观众,同时享受到极致的电影视听语言。
《神探》(2007)
这就是《神探大战》搞那么多悬案、又搞那么大尺度的原因。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神探大战》不是《神探》的续集。
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神探大战》是对《神探》的一次豪华升级。
作者丨清晏
电影并不比生活重要
编辑丨逍遥 排版丨逍遥
如果《还珠格格》晚拍20年,你还会看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