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新型养老观」颠覆常规:不指望子女,也不去养老院,确实是条路…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前两天刷新闻,看到一个挺打破常规的养老观点。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上野千鹤子,75岁,未婚未育,一直独居生活。
大概从十多年前起,总有人旁敲侧击地问她:“你的晚年会很孤独吧,老了没人养怎么办?”
问的人太多,上野教授干脆出了本《独居者的晚年》,她已经计划好「在宅一人死」:
不去医院与养老院,也无需远房亲戚围拢病榻,自由自在地居家临终,在最熟悉的地方向世界告别。
听起来很孤独,很颠覆传统,但看完几个现实的故事后,你可能会和我一样稍稍改观。
吉林一位75岁的老人在网上哭诉:“退休后到女儿家养老,是这辈子做得最错误的决定。”
他事业单位退休,一个月退休金6000多。
女儿成家后,他已经退休好几年,看着老同事们不是跟老伴到处旅游,就是含笑弄孙,独身一人无所事事的他越发孤独和迷茫。
赶巧,女儿二胎生了个小孙女,小两口既要工作又要带娃,精力跟不上,便把老人叫来省城,一是养老,二是搭把手带孩子。
走的时候,朋友们给他摆了告别宴,老人笑得欣慰又骄傲:“也许以后就不回来了。”
在女儿家,他既要烧火做饭又要带娃,日子过得比在家时劳累得多,但老人还是觉得幸福。
但渐渐,形势变了。
女婿头几个月会给老人3000块钱作为家里的伙食费,到后来这钱不是假装忘记,就是少给。
老人不敢开口要,就自己往里贴。
后来小两口变本加厉,孙女的学费、培训班费用和文具费等等开销,都是老人负担,甚至还教唆女儿管姥爷要钱。
女婿眼红同事换了20多万的车,他也想换,不好意思跟老人提,就指挥孙女去要。
孙女开口,老人不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给。
换了车,又想换学区房,小两口如法炮制,死皮赖脸又从老人那要来了20万。
交了房,装修钱又不够了,主意又打到了老人身上,最后仅存的10万块棺材本也被撬走了。
老人感慨:“原以为去女儿家养老过得会很滋润很幸福,谁曾想却是最错误的选择。”
出钱出力还不讨好,老人一气之下回了老家,再不指望子女。
身边,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老人一旦与子女同住,摆在面前最常规的一条路,就是成为新型保姆。
哪怕物质上丰富了,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还是难以适应,子女上班,老人仍然是独自留守家中,慢慢憔悴。
加上习惯不同,观念不同,难免产生矛盾,任哪一方迁就对方,心里都会憋着委屈。
“一个人生活并不意味着孤立无援,一个人死去也并不孤独,和心意不相通的家人住在一起才是最寂寞的。”
书里还有项调查,说“离子女越近,老人的烦恼度越高”,突然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很多老人,宁愿在农村守着自己破砖烂瓦般的小房子,也不愿和子女同一屋檐。
因为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却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他们早早就参透了这个悲凉的真相。
往前一步是漂泊,往后一步是空巢。
于是,很多老人觉得不如攒攒钱,跟三五好友一起选个好点的养老院,抱团养老。
曾经我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直到看到一位博主的分享。
一位广州老人,年轻时离婚后未再婚,没有子女,独身潇洒了几十年。
那时人人羡慕他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儿女的负担,真正为自己而活。
然而老人突然脑梗,身边无人照料,只好去养老院。
老人不缺钱,选了广州一家高端的“顶级养老院”,独立房间,配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工,一个月8万起。
按理说这样的条件,老人的晚年定然能安稳度过。
可他只住了两个月,就去世了。
原来,养老院并没有想象中的尽善尽美。
真正的体验,不在于设施多贵多完善,而在于提供服务的人。
老人无儿无女,护工知道他没靠山,便对他态度极其恶劣。
一天除了喂水喂饭,便不再过问。
纸尿裤尿饱了、拉满了才更换,床上总有臭味。
擦身子时总被嫌弃,骂骂咧咧地糊弄了事。
“感觉没有活头了,即使努力活着,也没有牵挂,不想再熬了。”
有儿女又能怎样,养老院的护工有一千种摄像头留不下的证据来欺凌老人。
最简单的,忽视你的需求。
“你想吃什么东西,其他老人提出来了护工马上就去拿了,你说了护工就说他还有事让你等着。 你行动不便,和护工说想去趟厕所,护工装作没听到,听到了也说要你先等着,然后去干其他事,过个半小时再来管你。 或者随口指桑骂槐一句老不死的,都没说是谁,但你知道。 很多事情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高端养老院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更好不到哪儿去。
弱肉强食,欺软怕硬,人性的本色而已。
指望不了儿女,看透了养老院,讲讲上野教授所说的“居家临终”吧。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快速加深,独居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说得直接点,和隔壁日本挺类似。
他们的现在,有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年满40岁的居民都要加入护理保险并缴纳保费,保费一般不到居民年收入的3%,当参保人到了晚年通过“需护理”等级认定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 ‘需护理老人’有自己的护理援助专员,一周中至少上门两次,生病时也会有医生、护士上门服务,产生的费用只需自付10%—30%。”
算笔现实的经济账,居家养老性价比也挺高。
上野教授在书里写了一位八旬多的老人,他独居,患有认知障碍,医生根据他的要求,在家里给他做了临终关怀。
三个月的时间,诊费+护工费+护士费+药费和居家疗养管理费,折算下来一个月4000块钱。
还有位九十多岁的独居老奶奶,丈夫去世多年,她拿着养老金独居到晚年,还患有认知障碍。
别人劝她去养老院,她说宁愿跳河一死了之。
于是,医生、护士和护理组就组成了一个团队过来帮她,一直护理到老人安详离世。
有了隔壁的示范,上海在2007年也提出了个类似的“9073”养老服务模式。
90%的老人接受居家养老,7%的老人接受社区养老服务,而只有3%的老人在机构(比如养老院)养老。
面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
如果能逐渐推广落实,让老人们都能在熟悉的环境里得到良好的照顾,体面地落幕,多一种选择,也不错。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忍不住开始幻想自己的晚年。
大概是尽全力照顾好双亲,不拖累子女,剩点老本和老伴过一段云游四方的日子。
等到累了,走不动了,潇洒离去。
而此刻,为了不寒酸地踏上那条路,仍旧要将当下的每一瞬间都活得炙热。
人生不就是这样,想要活成最终期待的样子,总得付出相应的汗水。
把手里的牌打好,才能多挣一点选择的自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