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判6年!4个月婴儿被父掌掴致死,只是因为这个...
大家好,这里是老育。
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下班回家感觉身心俱疲,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难以排解,这时候孩子开始吵闹,在你的情绪上火上浇油,于是开始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吃饭太磨叽,东瞧瞧,西看看,家长性子一急,让孩子别吃了。
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孩子总是听不懂、做错题,怒急攻心又焦虑的家长开始烦躁,对孩子大吼大叫。
这些情景是否似曾相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不以为意的情绪倾泻,实则十分危险,一旦家长情绪失控,很容易造成悲剧。
去年,一位父亲为了制止哭闹的孩子而连续掌掴,导致孩子颅内出血死亡的案件引发老育的关注。
近日,这个案件终于迎来了判决。
父亲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图源@法治日报
孩子哭闹在所难,作为家长有很多种办法安抚孩子,但张某却采用最极端的方法,将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活活打死,这也让老育认识到这场情绪带来的悲剧有多可怕。
家长向孩子倾泻不良情绪不是个例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某些家长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泻在孩子身上,让本该在父母爱的襁褓里成长的孩子,轻易地成为情绪垃圾桶。
最近,男子暴踢2岁幼儿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视频中男子拽起孩子,狠狠的将孩子踹倒在地后又连续暴踢。那架势,是要把孩子往死里踹。
在孩子的母亲反应过来,将孩子抱在怀里后,男子又跳起来一脚踹在孩子身上,随后冲进厨房寻找菜刀,扬言“老子拿刀来。”,势要冲出来砍死自己的孩子。
这位父亲为什么如此暴躁?是孩子犯错了吗?
不,孩子只是一个无辜的出气筒。
警方通报,仅仅是夫妻二人的家庭矛盾,造成父亲董某将情绪发泄在其幼子身上。
万幸的是,孩子并无大碍。
屏幕前的网友表示自己仅仅是看着视频,都被男子的暴戾所吓到,更何况是在现场遭到暴打的幼儿。
这也让网友不禁担忧孩子的成长环境,成年人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不通过心平气和的交流来解决,而是牵连无辜的幼童?
这位父亲为了发泄情绪,对自己的亲生孩子如此狠毒,完美诠释了对外唯唯诺诺,只敢对家人重拳出击。
父母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习惯性地将情绪带到孩子面前,那么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虐待。为什么老育会这么说呢?
曼切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一一静止脸实验。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重要性。
实验开始,先让妈妈和宝宝打招呼,宝宝马上做出了反馈,接着妈妈不断和宝宝交流,给他反馈和鼓励。
宝宝得到积极反馈时
然后,让妈妈不对宝宝做任何反馈,宝宝立刻察觉到妈妈的情绪,并使出吃奶的劲想让妈妈恢复正常,但无论是对妈妈笑还是把手放在妈妈面前,妈妈都无动于衷。不到2分钟,宝宝都没有得到正常反馈,于是他开始表现出负面情绪:转身到处看、开始尖叫、感到绝望和崩溃大哭。
宝宝得到消极反馈时
在没有得到正向的回馈时,孩子会开始不断尝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一直被漠视,他们就不再哭闹。”
埃德・特洛尼克教授得出的结论
孩子在幼年时期就有情感需求,他们需要父母对自己积极的回馈,长期受到父母消极情绪倾泻的孩子,会认为自己被父母遗弃了,感到失落、沮丧、绝望,从而出现自我安抚的行为。孩子甚至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容易情绪失控,产生畏惧、胆怯、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应激反应。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不良情绪
日常大多数家长并不会对孩子进行极端的情绪倾泻行为。但却很容易不经意地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
给大家列举几条家长常见的情绪倾泻行为:
× |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对孩子表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对孩子失去耐心 |
× | 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指责孩子、埋怨孩子 |
× | 将在社会、工作、家庭中形成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里,牵连孩子 |
× | 因害怕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而一惊一乍,将恐慌强加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畏手畏脚 |
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进行对号入座,如果确实对孩子有过这些行为,作为家长应该自我反省,尝试控制情绪,避免把孩子当做情绪发泄的垃圾桶。
认识到情绪倾泻对孩子的杀伤力之后,老育为大家带来了几条家长避免向孩子倾泻不良情绪的方法:
①给不良情绪一个缓冲时间
很多时候家长向孩子发泄情绪都是不过脑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要在发火前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在大脑问问自己接下来是讲道理“说人话”还是用情绪说话,或是在情绪要爆发前及时离开现场,不要和孩子进行对峙,给自己一个冷静期。
如果能够在向孩子发泄情绪前,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拦截,可以大大避免对孩子脱口而出的情绪伤害。
②和孩子交流自己的不良情绪
父母总是避讳对孩子交流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孩子却是可以察觉到的,特意压抑自己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安。
所以回避情绪不如和孩子坦然探讨情绪。
比如,当孩子问起“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生气?”时,坦然地告诉孩子原因,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也利于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当然,不能缺少对孩子的积极情绪引导,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③将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
和孩子发生矛盾时,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情绪倾泻的垃圾桶。
很多时候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情感,只是在用大人的世界观来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因为恐惧而消停。
其实不然,正确的方式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再和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消化双方的不良情绪。
④家长要学会解决自己的不良情绪
家长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良情绪,分析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权衡自己发脾气的后果。
在职场中,你会对自己的领导随意发脾气吗?当然不会,因为你会权衡利弊,一旦发脾气,就会破坏职场关系。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想要和孩子发脾气前权衡利弊呢?家长要意识到对孩子发脾气的后果就是对亲子关系的破坏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恶劣影响。
转移注意力:当父母感觉情绪激动时,为了避免情绪爆发,可以先去做其他事情,等到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处理。
深呼吸放松:在独处时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深呼吸等待6秒钟,等待情绪平稳,恢复正常的思考能力。
心理暗示: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暗示自己不能陷入消极情绪中,比如“不生气,不生气,生气病了没人替”,把事情往积极的方向思考。
睡眠法:通过睡眠来缓解疲劳,降低坏情绪对人体的影响。睡一觉吧,放空大脑,醒来坏情绪很快就会排解
运动法:通过进行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来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
饮食法:摄入碳水化合物能够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帮助人冷静并放松下来。
具有良好情绪管理和健康心理的家长才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成长环境。
老育希望父母不要把最坏的情绪发在最亲最爱的孩子身上,莫要让孩子为家长的坏情绪买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