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多却很缺德?
读书破万卷、经常向别人推荐书的人,结果拿他的博闻强识凌辱他人的智商和品位,还侵犯他人,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读书不能让一个人变得高尚?不是经常有人说,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吗?
怎么说呢,首先,要明白行为在道德上的对错,不需要靠读书,道德可以直觉、可以靠常识去掌握。其次,知易行难,知道规范不等于能够遵守规范。
《编舟记》剧照
阅读文学作品会让人更有道德吗?美国哲学教授Debra Satz在斯坦福大学社会伦理中心成立25周年的庆祝活动上发起了一场讨论。“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会。因为,萨德侯爵读过并写过很多小说。暴君和纳粹都喜欢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赫尔曼·黑塞的作品。”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艺术比普通的现实更高。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看了悲剧之后,在实际生活中再看见别人遭受苦难或自身遭受苦难时,他们就能有很大的忍耐力,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使它们发生得恰如其分,或者能激发自己的情感,使它们达到应有的适当的强度。
《查令十字街84号》剧照
有人说,读书可以让人的感受力更加细致,可以提高人的同理心,让人变成更好的公民、更好的邻居和朋友,让人成为更完整的人。但有很多人爱读书但道德品质很差,还有人不识字,但非常高尚。
十年前,《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上爆发了一场关于读书的争论。格里高利·克里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问伟大的文学作品能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他说没有多少证据能够证明读书能让人变得更道德。之后,安妮·墨菲·保罗回应说,“阅读文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仁慈”。
克里说,也许不是读书让人变得更有同情心,而是“更阳光、人际交往能力更强、更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可能喜欢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复杂的人际交往?”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剧照
保罗在文章结尾提到,英国评论家弗兰克·科默德提出的一对概念:世俗的阅读和灵性的阅读,世俗的阅读是我们在日常阅读时,迅速提取有用的信息,灵性的阅读则是专注于快乐、思考、分析和成长。
保罗说,阅读关涉的不是我们的道德自我,而是我们的灵性自我。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关乎我们的道德,还会触及我们的灵魂。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精神能力,阅读不仅是需要破解一系列符号,而且是要去发现意义、去解释,就像解读一个人或者一个情境。这种灵性的阅读会释放出优秀文学作品触及我们的灵魂的能力,把我们引向他人。所以,“我们怎样阅读比我们读什么更重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一定会让读者变得更高尚,就像坐在教堂里不会让人更高尚一样,但是好好地读好书能让人变得更高尚。比如读《推销员之死》会让你懂得腐化的美国梦的危险,《包法利夫人》教你拥抱现实而非逃进幻想世界,《格利佛游记》告诉你自己的有限视角的限度。”
《小妇人》剧照
1901年,南洋公学编的《蒙学课本》中,第二课说,“人能言,禽兽不能言。鹦鹉虽能言,然不能知言之意。若读书而不知书之意,与鹦鹉无异矣。”
乔治·斯坦纳在《语言与沉默》一书中说:“一个人读了《伊利亚特》第十四卷(普里阿摩斯夜会阿基琉斯),读了阿廖沙·卡拉玛佐夫跪向星空那一幕,读了《蒙田随笔》的第二十章,读了哈姆莱特对这章的引用,如果他的人生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生命的领悟没有改变,他没有用一点点彻底不同的方式打量他行走其中的屋子,打量那些敲门的人,那么,他虽然是用肉眼在阅读,但他的心眼却是盲视。读了《安娜·卡列尼娜》或普鲁斯特的人,在心灵的深处,能不体验到新的虚弱或需求?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却依然能够无畏地面对镜中的自己,这样的读者,也许从字面上说,能够识文断字,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不过是白丁而已。”
《不能说的夏天》剧照
排版:瓶子/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