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35 岁前就喜提退休的人?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愉快度过 40+
知乎答主 @Spark 分享了他和老婆的提前退休计划,表示想把生活的风险降到最低:
我和我老婆已经规划好了,要在 40 岁前退休,下面说下具体的实施办法:
我和我老婆都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并且都是基层员工,不是管理层。对于互联网和产品经理,知乎网友应该最了解不过,是非常有危机感,很容易焦虑的职业。
我个人觉得,只要不是技术岗位,超过 35 岁+之后,就会非常被动。想拼拼不动,做事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换工作,甚至不敢轻易请假。
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如果 35 岁了,请个假还要和领导想怎么措辞,各种担心,真的很无奈,很失败。
在企业里,能当上管理层的少之又少,是想要智商+情商+站队+运气+熬年头,这几个缺一不可,才能在一家不错的企业当上管理层(总监级别以上)。
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仔细的对自我分析评估了一番,觉得这条路比较难,不适合我和我老婆。而且拼上去了又如何,还是面对高层的压力,如果干不好分分钟替换掉,还是会时时有危机感。
而且这两年我和我老婆身边有同事年纪轻轻因为工作辛苦过世了,给我俩很大的触动,所以对于工作,我和她已经非常统一,不死拼不加班,身体最重要。
进入正题,那如何做到 40 岁前退休呢?
一:提前投资布局(我俩在一线城市有两套房产,18 年刚在老家买了一套)。
其实我还不算投资早的,15 年开始才意识到房产的重要性,在郊区买了一套 60 平左右。17 年我老婆又买了一套(郊区 40 平开间)。
买的早而且都比较小不贵,所以房贷压力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预计今年就可以全部贷款还完(提前还完)。并且已经租了出去,开始进行变现(租售比还可以)。
18 年中旬我俩又在老家购买了一套,所以现在虽然房贷压力很大,但未来可期。
我个人的计划是:未来退休后回老家居住,一线城市两套房产租出去。每年 4% 的利率收益,是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的,只有一线城市房租的增速,才是和通货膨胀的速度基本一致的。
二:不要孩子
我在 20 岁出头的时候,还挺喜欢小孩子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觉得孩子没啥意思了,再和我老婆沟通,交流意见了几次之后,我俩确定:当丁克,并且是铁丁。
三:攒够一笔钱
除去把房贷还完之后,再攒够一笔钱,我计划是至少 100 万(最好 200 万+)。我和我老婆现在薪水不高不低(参考 30 岁左右正常产品经理工资),再还完房贷之后,这笔钱攒起来不难。这笔钱在退休后,可以做稳健理财。(退休前,尽量存够 100 万,多多益善。)
(1):如何攒钱
遵循两个主义:崇尚极简主义,远离消费主义!因为我比较喜欢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书,所以看了几本之后,就了解了商家的套路,商家会用很多消费心理学,勾起你消费的欲望。所以一定一定要做到断舍离,远离消费主义。
(2):如何极简
1:电子设备。
我俩以前都是苹果手机,现在都是安卓中端手机(1500 - 2000 挡位),体验上并没有差别很大。
2:不买车。
买车我个人认为是最差的消费,还要买车位,油钱,保养,保险,置换的时候贬值很大等等。有事打车,不着急地铁公交。如果有孩子需要一辆车,但如果丁克家庭,尤其是大城市,觉得车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3:衣服。
少量消费。其实你现在放下手机,看看你的衣柜,我敢说不论男女,每个人在每个季度都起码有 3 套+以上的衣服,你觉得衣服不好看的原因只因为你身材差了而已。
所以,买衣服不如多健身,相信我,只要你身材变好了,以前你以为你穿起来不好看的衣服,其实很不错的。
4:饮食。
我俩基本上能做饭就做饭,周末外边餐馆吃个人均 70 - 80 改善改善伙食。不过等退休之后,一日三餐都会做饭。
四:副业(退休后)
当我俩退休之后,我计划我俩每个人找个副业做做,在不累的情况下,每月每人 1500,就可以。这个方向我也在摸索,而且这点我比较自信,我和我老婆智商不差,每个人通过副业赚 1500 元,应该不会太难。
所以总结一下:未来退休之后的状态
收入(括号为 2020 年大约数字)
一线城市两套房租(7 千/月)+存款理财收益(2 千/月)+副业(5 千/月)= 每月生活费(2020 年已达到 1.4 万/月)
备注 1:存款理财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支付宝稳定理财+少量定投基金+少量股票。以稳定性安全性理财为主。
备注 2:在现在有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开展了副业,并基本已经稳定达到 5千/月。这个可以再开一篇讲解。
消费(注意是极简生活,不是不消费)
衣:每年很少。退休了无意义社交很少,时不时和朋友小聚。
食:退休后核心消费,但预计很低。一日三餐都自己做,少肉多菜多水果。
住:无。没有房租没有贷款。
行:几乎没有。出门很少,有也是公交车或骑车。有急事打车。
娱乐:几乎没有。不去或少去电影院,买个投影仪。我和我老婆都比较宅,爱看书看剧和健身瑜伽。
旅游:理性消费低频。旅游避开假期,低价机票。
医疗:有但不高。医疗保险一直上,并配置少量保险。
健康:固定一笔开销。去健身房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想和大家聊一下 40-45 岁。
40 - 45 岁是人生一个关键阶段(尤其是男人),因为那个时候,一般你孩子小学初中(28 岁要孩子举例,孩子大约 10 多岁);双方父母都到了 60 多岁。
这时候,孩子教育需要金钱和精力,给孩子报班和辅导孩子学习耗费精力,老人岁数大了会生大病小病。
我只是把生活的风险概率降到最低,也不想自己 40 - 45 岁的时候压力太大,我只想把生活协调好,让我和我老婆自由快乐;让双方父母晚年跳跳舞,唱唱 K,不再为我们带孩子;也不想自己 40 多岁还在职场勾心斗角,和 20 多岁的年轻人抢资源。
仅此而已。
4% 原则
知乎答主 @数字游民Jarod 对 FIRE 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这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即「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和数字游民一样,是最近几年日渐流行的一种新生活方式运动。
FIRE 最早起源于 1992 年出版的一本名为《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畅销书。2011 年,博主 Mr.Money Moustache 开始围绕这个话题输出优质内容,并带动了一众热衷于这种方式的博主,共同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数量群众基础的亚文化圈子。
2018 年,随着《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再版和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FIRE 更是逐渐走入了大众人群的视野。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算是 FIRE 呢?维基百科这样写道:
The objective is to accumulate assets until the resulting passive income provides enough money for living expenses in perpetuity.Proponents of the FIRE movement suggest the 4% rule as a guide, thus setting a goal of at least 25 times estimated annual living expenses.
译:FIRE 的目标是储蓄足够的资产,使得资产产生的被动收益永远高于日常开销。在 FIRE 圈有一条有名的「4%」原则,即储蓄至少 25 倍于日常年开销的资产即可达到 FIRE 状态。
上面提到的 4% 原则,也被称作「Trinity Study」,它始于 1998 年美国 Trinity 大学三位教授的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能把年花销比例控制在个人总资产的 4% 以下,那么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或者通货膨胀(当然恶性通货膨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时候他就可以停止工作,提前退休了。
因此 4% 原则也就构成了 FIRE 生活方式设计的基础,一个人若要达到 FIRE,就需要在年轻时候尽量多赚钱,少花钱,当自己攒够的钱能让自己在比较舒服的状态下生活 25 年,那么他就可以考虑炒老板鱿鱼了。
一个人何时能够达到 FIRE 跟自己的赚钱的能力,攒钱的能力以及消费水平都是息息相关的,普通人的年储蓄率在 10% 到 15% 左右,如果要达到 FIRE,就需要将储蓄比例大幅度提高。
简单算术,如果你每年只存 10%,那么你需要 9 年的时间才能攒够一年的退休金,这其实也就是普通人上班等 60 岁退休的节奏,但是假如你能够每年把一半甚至更多的钱都攒下来,那么你很有可能在 40 岁左右就能达到 FIRE 的目标。
简而言之,FIRE 人群就是要对传统的 60 岁(或者更老?)退休模式发起挑战,通过极为富有纪律性的规划和设计,让自己能够领先于绝大多数人,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其实与其说是「退休」生活,不如说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你会发现:很多 FIRE 生活方式践行者在达到所谓的退休状态后仍然在工作,只不过这些工作都是以兴趣和自我价值实现为导向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工作一年玩一年
知乎答主 @羊迪 认为工作的最大意义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毕业后,一直处于工作一年,玩一年,再工作一年,再玩一年的状态。
2018.3 离职后,我目前还没有找全职工作的打算,即便从年初经济的暗流涌动,变成了年终经济的波涛汹涌,我还是准备最早 2019.3,再投简历。
我之所以这么干,倒不是说我攒够了一年生活费的 25 倍(如问题描述),也不是说我只攒够了一年的生活费,就是觉得认真工作了一整年,手上还有存款,为什么不犒劳一下我自己?
毕竟,我可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的,工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赚钱,而赚钱之后,我还要「为所欲为」。
我这种干一年休一年的也好、题目中描述的 35 岁前退休的也罢、虽然都是比较小众的,但和 60、65 岁退休的大家,与退休了也要再去工作的大爷大妈一样,都只是我们关于人生与工作的「经济行为」罢了。
「羊叔小课堂」
什么叫「经济行为」?就是跟「钱」相关的各种行为吧,包括了赚钱、花钱和投资。
阿根廷的法学教授马里亚诺·格龙多纳关于经济行为,有个观点非常有趣,他认为:
「就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来说,长期赚钱的目的在于用货币来达到非货币的目的,如人们所追求的幸福、自由和安全。」
显然,「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行为」,而长期的经济行为,在于「用货币达到非货币的目的」。
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影响因素也五花八门,但花钱的方式,却真的能看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差异。有的人喜欢存着、有的人喜欢月光,那是他们的人生,没有高下,开心就好。
35 岁提前退休的人,我怎么看?
绝对不是单纯意义的「退休」,大概率是想周游世界、过一些不为工作所烦恼的日子,或者完成一些想完成的各种需要时间的事情。与其这样,还不如像我一样间隔年呢!社保可以代交、房贷可以预存、工作可以再找。
可人生,真真是说老就老。
求仁得仁
知乎答主 @前程无忧51job招聘小助手 认为工作应按照自己想去的方向努力:
新的一年,我对朋友最大的祝福语是:求仁得仁。
工作如果是为了财务自由,那 35 岁之前可以退休就是人生赢家,就是求仁得仁。
工作如果是源于热爱,是为创造人生价值,那到了退休年纪前一直卖力工作也是心想事成,求仁得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