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把另一半“创作”留给了你
热!十分热!地球仿佛在“发烧”——这是很多人近期最直接的感受。
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5月26日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气温持续攀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四川、云南等地局地气温超过40℃。国家气象观测站录得的单站最高温出现在云南省巧家县,5月29日达到43℃。
热!——是很多人近期最直接的感受。(图 /视觉中国)
5月中旬,世界气象组织发出警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极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共同导致气温飙升,并将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几乎可以肯定,2023年至2027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
有研究显示,按照当前全球变暖的速度,再考虑到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全球将有20亿人生活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年平均气温高于29℃的地方。
气候危机、环境保护、低碳生活,这些词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带着这样的疑问,跑过战地新闻、出过书、做过主持人的“记录者”周轶君又着手去做这样一件事:拍摄一部环境主题纪录片。
自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图/《碳路森林》)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2019年周轶君走访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等国家,聚焦于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拍出了观众评分高达9.2分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而今年推出的这部以蚂蚁森林作为调研案例的纪录片,聚焦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环境命题。周轶君将它命名为《碳路森林》,她表示,“当我们知道得更多,自然就知道应该做什么”。
“零”是目标,也是挑战
周轶君用“0”这个数字来开启她与《碳路森林》的故事。在她看来,0,一方面指我们与气候危机或曰气候变化已是“零距离”,另一方面则指解决问题的终极目标——零排放,即将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减少到“接近零”。同时,0也指“零浪费”(Zero Waste Living),即尽量减少垃圾数量。
第一个“0”,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呼吁的,“此时,此刻,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我们必须直面它所带来的挑战,“在一个不断变暖的星球上,没有人是安全的”。
“在一个不断变暖的星球上,没有人是安全的”。(图/《碳路森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气候变化是一步步演变成如今的地球一大危机的,并且整个进程在加速恶化,而我们每个人都难辞其咎。因此,“我们必须将气候变化视为直接威胁,并将之提升至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浪费等相关危机同等重要的程度”。
第二个“0”,即净零目标。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净零意味着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接近零,任何剩余的排放量都能从大气中被重新吸收,例如被海洋和森林重新吸收”。向净零世界过渡,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要求我们彻底改变生产、消费和行动方式。
第三个“0”,要从人造物的极大发展说起。有数据显示,2020年,人造物的质量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全球活生物的质量。我们正在进入“大量废弃社会”,大量生产又大量废弃,既浪费资源也助长了消费欲望。
《碳路森林》的第一个镜头,就对准了亚洲最大的垃圾处理厂——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每天,有上万吨生活垃圾被运到这里,镜头所见,触目惊心:大量垃圾被黑色覆盖膜遮蔽,但盖起来并不等于它们就消失了。在被巨量垃圾震撼的同时,周轶君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丢出的每一个小东西,都不会凭空消失”。我们享受都市生活的便利、舒适和欢乐,留下大量垃圾,却不关心它的去向,甚至有人对垃圾分类有抵触情绪。
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认定了气候变暖趋势开始的时间——19世纪30年代,也就是早期工业革命发生的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剧。
与恩格斯同时代的德国生物科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生态”概念,认为地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由此,“生态保护”成为共识,并落实为行动。
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件商品,都会产生碳排放。“那么,难道我们就要退回到原始的洞穴生活当中去,才算是环保吗?”在《碳路森林》中,周轶君替观众点出对“环保”的困惑。“了解碳轨迹,我们就会提醒自己,在购物或者是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应该有思考和选择。”
在《碳路森林》中,周轶君解释碳轨迹。(图/《碳路森林》)
要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是减少排放,二是增加吸收。空气当中的碳被植物捕获,随着根系进入土壤,这个过程被称为“碳下沉”,或称“碳汇”。种树可以遏制土地退化、增加碳汇,缓解全球变暖的速度。伴随着我国政府多年来不懈的植树行动,“种树改变环境”观念深入人心。
2021年10月,周轶君率领拍摄团队来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是蚂蚁森林最早合作实施生态修复的地区之一,2017年种下的48号沙柳林是第一批“蚂蚁森林”。库布齐沙漠则有238号、565号沙柳林。
每年11、12月,沙漠上会刮大风,必须在此之前把沙柳种上。在人们印象中,沙子是很软的东西,实际上,进入10月,沙子冻得越来越硬,打坑也变得更加费力——不是用锄头,而是用钻土机在坚硬的沙地上打出树坑。树坑要打一米多深,便于沙柳吸收水分;另外,每个树坑会种下两棵沙柳,这样能保证存活率。
在鄂尔多斯,沙柳已经成林,地下水水位上升,形成了湖泊。《碳路森林》用镜头记录了库布齐沙漠湖水映照夕阳、鸟儿飞翔的景象,显示这里的环境正在变好。据统计,我国在过去40多年种了660亿多棵树,卫星数据表明,全球变得更绿,中国是主要贡献者。另一个数字则是,中国森林大幅度增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已达到中国排放量的45%。
库布齐沙漠中的湖泊。(图/《碳路森林》)
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轶君看到了“受伤的原始森林”。滇金丝猴的不同种群被分隔在各自的“孤岛”上,有效的基因交流被阻断,它们开始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由蚂蚁森林提供资金支持,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负责组织实施的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就是为相邻的两个猴群搭建基因交流通道。
在云龙,周轶君第一次见到人们为廊道修复项目种下的华山松树苗。它只有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温温的,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她问林学专家徐会明,这批华山松要长多久才足以让滇金丝猴进行基因交流,徐会明的回答是“可能三五十年”。滇金丝猴平均寿命约三十岁,所以这一代猴子恐怕等不到树木长成,下一代猴子才能实现基因交流。
为廊道修复项目种下的华山松树苗。(图/《碳路森林》)
这也提醒我们,种树和生态修复都不是一件短期内见效的事,它需要长期主义,你今天种下一棵树,要等几十年它才能长成。周轶君说:“30年后,当华山松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重新打通南北(片区)滇金丝猴相会的通道,你可以想象,这连绵的森林中,就有你在蚂蚁森林中种下的那一棵树。”
从“种子”到“森林”
在历时半年的调研、拍摄过程中,周轶君弄懂了一个个她之前不那么熟悉的概念——碳汇、荒漠化、森林的“斑块”等,也了解了为什么要种树、树木如何改变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次拍摄让她接触到跟“种树”“生态修复”有关的一个个具体的人。
在云南,她见到一位观察滇金丝猴行为的女研究生。这名女生的工作是记录猴子打架、交配等日常行为,她认识所有的猴子,知道猴子与猴子之间的亲缘关系,还会赞扬某只猴子“超帅的”。
观察滇金丝猴行为也是“生态修复”工作中的一环。(图/《碳路森林》)
在四川绵阳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她遇到的巡护队队员们对野外动物如数家珍。有一名巡护队员甚至专门到北京出差,跟摄制组导演学习怎么拍摄动物。
她也见到了因远方那棵真树的存在而坚持“低碳生活”、积攒能量的人:蒋陈飞,软件工程师、百公里越野专业选手,为了种红杉,能量没攒够的他会去跑比赛,50公里、100公里都跑过;方苏阳,设计师,她熟知各种能量收集方式,蚂蚁森林里所有的树种,她都种了一遍……
观众在思考的同时,成为共同作者。(图/《碳路森林》)
对于自己主创的《碳路森林》,周轶君有一个看法:从筹拍到播映,它的创作只完成了一半,创作者只是第一作者;另一半要等待观众进行自己的解读和思考,进而采取行动,才算完成,此时,观众成了共同作者。
蚂蚁森林也是如此。2016年,它只是一个朴素的愿望——“把每个人治愈、守护大自然的心愿,变成减少自身碳足迹的实际行动”,实现方式是“你在手机上种一棵,我就在地里种一棵”。7年来,“手机种树”发展为对大自然更系统的认知和行动——在内蒙古等地通过种植沙柳、梭梭树等适合本地的树种进行生态修复;在云南、四川等地捐资共建“公益保护地”,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进入海洋生态保护领域,参与种海草、种红树林的实际行动。最新的消息是,2023年5月,蚂蚁森林发起了“古树保护公益支持项目”,旨在关注城市里的人与生态。
保护古树就是呵护你我身边的绿色。(图/蚂蚁森林)
无论是周轶君创作《碳路森林》,还是每个人在方寸手机屏幕上看到的“蚂蚁森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成为一扇“窗口”,让人们看到自己能做什么,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蚂蚁森林一头在“城里”的手机上,另一端在广袤的大地上,单从“种树”这件事出发,它就联结了真实世界中千千万万具体而又可爱的人。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小,但数以亿计的人汇聚在一起,实践各自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就形成了巨大的、足以改变世界的合力。
实现“低碳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改变。(图/《碳路森林》)
蒋陈飞说:“(也许)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碳路森林》里另一位能量收集达人于磊说:“我每次做一个事情之前,就在想这个事情环不环保。”联合国绿色数字金融联盟执行主席玛丽安娜·哈尔在接受周轶君采访时表示:“(在蚂蚁森林)用户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贡献,通过绿色能量球和申请种下的树,我的贡献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通过一棵树,人们微小的努力慢慢生根,眼前和远方连接了起来。”这是这趟“碳路”给周轶君带来的最深的感受。《碳路森林》的结尾,令人欣慰的是,在云龙,滇金丝猴在廊道上出没;在老河沟,大熊猫在更低的海拔出现——和库布齐沙漠有望出现一小片一小片绿洲一样,这些都是生态环境向好的标志。
世界正在改变。(图/《碳路森林》)
眼前和远方,是同一个世界。这里有危机、挑战,也有和谐、共生的努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这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好的,而它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