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能吃15天,与“粽”不同的徽州端午子糕,究竟有多绝?
端午的味道,真的独属于粽子吗?
每年这个时候,五花八门的糯米馅料,被两三片粽叶以同样的方式包裹起来,除了味道各有千秋,很难令人产生惊喜感。
直到遇到这徽州端午子糕,才让人一口惊艳。
独特造型、猪肉鸡蛋与糯米的组合,是你没有尝试过的老滋味~
作为传统节日,依旧无保留的传承着的徽州子糕,遵守多年以来的习俗,坚持手工制作,现做现发,无添加,所以赏味期只有15天。
并且一年仅此一次,只发10天,如若错过,只能再等下一年。
如此应季的传统糕点,谁又能抵挡得住呢?
糯米馅料足足1350g!它用实力诠释了谁才是粽子界的霸主。
没有粽叶包裹,却能清晰地闻见粽香,糯米湿软弹糯,但一点不粘牙。
无添加,只有食物本身的软、糯、清香,每一口都能吃到鲜美紧实的猪肉,满口充斥着蛋香,大写的满足!
难怪陶行知说:“世界上只有瑞士能与家乡徽州相比”。
胡适则称:在这方土地上,古宅群落,文明奇葩,如梦如幻,信步走进一个个村落,就会翻动一页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板,就会触动一个朝代。
横看人文,纵观山水的徽州
丢出众多老字号,连吃都不负众望
徽,上山下水,左人右文,集大成也。
先人在造此字之时,应该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横看人文,纵观山水”后,希望它能代表东方文明的符号。
它果然不负众望,从古至今它始终引领着中国文人雅致生活的文化潮流。
从哲学、理学到建筑、音乐,医学、宣纸、绘画、盆景、砚台、制茶、美食、糕点……
通通表达着,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方式。
徽州美食,更是徽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从江南代表名菜腌笃鲜,到精致到像艺术品的苏杭糕点……
蒸、煎、烤、煮、炖中,始终保留着那份淳朴与精致。
从新安江流向钱塘江、辐射秦淮河,造就古今绚烂而儒雅的长三角精致生活。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张小泉·谢馥春·王致和·庆余堂·胡开文·谢裕大···闻名开外
老手艺的端午子糕
是“端与糯”之间的平衡
端午节的典故老生常谈,这里就不在重复,
但是糯米作为主粮之一,为何在传统节日美食中成了在端午节最主要的原材料?
我们先来从字形结构上说起,端与糯,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之道。
“端”是指稳定、坚毅、威严等,体现了一种刚性的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往往被视作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代表着一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品质。
“糯”则是指柔韧、温和、包容等,体现了一种柔性的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糯往往被视作一种追求和谐、舒适的美德,代表着一种善解人意、懂得变通的品质。
“端与糯”之间的平衡,既能使人们在面对事物时具备坚定果敢的态度,又能够做到变通随机、善于调整。
正是由于这种平衡,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才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活力。
徽州端午子糕,便是如此智慧的杰作。
① 将糯米洗净提前浸泡一晚后捞出;
② 用饭甑将糯米大火蒸至八九分熟;
③ 糯米饭摊凉后,以一斤糯米四个土鸡蛋,三两五花肉、八克盐的配方倒入盘中搅拌;
④ 用20ml热水将黄栀干果撕开浸泡20分钟,滤水倒入糯米饭盘中一起均匀搅拌;
⑤ 用传统子糕木模底部铺上新鲜粽叶后,将搅拌均匀的糯米饭放入模具中按压实;
⑥ 将糯米饭按压平整后上面再铺满粽叶,放入锅中蒸两小时;
⑦ 蒸熟后脱模切成方块形,真空包装后放入冰箱,日后切片蒸、煎亦可。
为什么需要加黄栀?
是植物栀子的果实。
徽州人也认为五月是火旺之月,过旺则为毒,因为端午时节,天气极热,雨水也多,湿气加重,容易滋生蛇虫鼠蚁等。
除了门前插艾草、菖蒲、喝雄黄酒、泡艾草浴等习俗,徽州子糕加入黄栀水是老祖宗的一种智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