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衣、食、住、行……四地主持人带你了解长三角人智慧和匠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财富
其中不仅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匠心
还诉说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四地主持人带您了解
三省一市的国家级非遗
感受长三角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
不凡成就
上海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棉质衣服在今天随处可见,但是在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出现以前,古人的衣料主要是丝绸和麻布,至于棉布,只会让人摇头。原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给棉花去籽要靠手剥,想弹棉花却没有工具,把棉花变成棉布,不仅费时费力,棉布还稀松、粗糙。
上海徐汇区华泾镇黄道婆纪念馆
后来,黄道婆从海南回到上海松江乌泥泾镇(也就是现在的华泾镇)时,把棉纺织技艺带了回来,又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等织造工艺,打下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基础。
去籽有了搅车,棉花弹得快速、均匀、细致,织出的图案丰富……一时间,松江府家家户户都在纺棉,到了明代,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可以说,这项技艺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
江苏镇江
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镇江有“三怪”,其中一怪是“香醋摆不坏”,意思是镇江香醋存放越久,味道越醇,不会变质。除了这个特点,镇江香醋还有着不同于山西老陈醋的口感,“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
色、香、味样样出色,是因为它独特的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先看原料,必须得是江浙鱼米之乡的优质糯米。再看工序,用自制的特种麦曲把糯米变成酒液;用固态分层发酵技艺让酒液发酵;再过滤、煎煮……一共经过四十多道工序后,还要再接受风吹、日晒、雨淋,这个时间最少半年,最长8年。
技艺和时间带来了让人惦记的香醋风味。今天,很多江南人吃饺子、吃汤包都想蘸点镇江香醋,做糖醋排骨、醋溜黄鱼这些大菜时,也少不了加些香醋增鲜调味。
浙江丽水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一座桥,除了方便人过河、看风景,还能做什么?看到丽水市庆元县的近百座木拱廊桥,你会找到答案。
人们可以在这里避雨歇脚、集市贸易,古人还会在桥上祭拜神佛。这种以“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独特桥梁样式,是世界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种类。功能牛,营造技艺更牛。稳固的木拱廊桥不要一颗钉子,而是通过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起来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因此被称为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活化石”,代表着中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最高技术水平。
如果您来丽水,不妨来国宝级的木拱桥上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它们要么横跨在悬崖间,要么静卧在小溪上,走在桥上,仿佛慢慢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在的慢生活中。
安徽黄山
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
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隔窗,欢迎来到徽派民居的世界。当你还没走近它,看到黑、白、青、绿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会感到自己在欣赏一幅水墨画。当你上前瞧,细节一一展现,你大概会赞叹它“无宅不雕花”的鲜明特色。
还没进院子,就能瞅见石牌坊、石狮子、石花窗等石雕。往里走,门楼、屋檐上到处是砖雕,砖雕不大,却可以容纳整整九层“画面”,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一层层去探寻。进了屋,屏风、窗子和床、桌、椅等家具上还有数不清的木雕。徽州山区盛产木材,这给了木雕艺人广阔的艺术舞台。在他们的雕刀下,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主题的木雕像是变成了“有声版”故事汇。
欢迎您来走走,这里的一面墙、一片瓦、一扇窗都美极了。
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热爱非遗的TA们
左上: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黄桢
右上:镇江电视台主持人 金阳
左下:丽水交通音乐广播一级播音员 林晓
右下:黄山广电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洪书秀
资料:FM89.9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编辑:吴维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