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内》阅读笔记+脑图
来源:知乎 LifeRunner 作者:RunnerCoderGamer,版权归属原创。致谢。
第一章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为了讲清中央和地方政府其实是有分工的。之所以照成这样的现象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地方政府也不是经济学教材中那样只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其实也是深度参与生产和分配的,而且参与途径多种多样。为接下来要讲的东西打下个基础吧。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分税制改革,以及由此改革催生的地方“土地财政”。通过这章的学习,能帮我理清很多政策发展的脉络,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等等。
理解分税制改革可以帮助理解中国近3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逻辑,而且只有了解了政府的财税制度,才能更好地把握政府的各种政策,因为说到底万事万物都要跟钱打交道。
分税制改革产生了很多深远的影响,中央有钱了,但地方还得继续做事儿,于是地方就要想办法扩大收入来源。继而催生了地方的土地财政,也就找到了现在所谓高房价、低生育率、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也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帮助我们理清关系,摸清政府政策改革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主要讲的是地方政府是怎么运作的,土地金融是怎么玩的。地方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地方就要涉及很大的投资,又因为之前政府不能直接从银行贷款,所以就设置了一些融资平台,政府注入土地,融资公司从银行贷款,完成土地的一级开发,再交给开发商,进行二级开发,从而推动城市建设,拉升土地价值,进而推动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除了融资平台,政府还可以创建城投公司,也是为了拿到银行贷款。捆绑城建开发项目,向银行借款。所有这些融资方式都会带来比较大量的债务,有债务就会有风险,中央也出台了很多改革方式来降低债务风险。
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考核机制就会促使地方主官为了政绩加大投资,所以官员的政绩激励机制中央也是进行了一些改革的,终身追责等方式也切实改变了地方主官大手大脚搞投资的习惯。
而经济发展带来的腐败问题,还需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章主要是行业和企业如何借力政府来发展,实行了哪些具体政策,政府资金如何投入和退出,又如何影响行业兴衰和技术起落,借助两个行业和一个特定产业政策工具来介绍产业发展和政府干预。
第五章主要讨论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平衡。
首先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的房价上涨,房价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就是土地供给,大城市人口流入,但住宅土地的供给就那么多,导致房价快速上涨。居民负债快速上涨。当然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比较乐观,认为通过土地生产要素改革能够解决大城市土地供给问题,而中国居民的债务因为与美国的一些差别,也不太会导致太大风险。
接下来讲了下不平衡,城乡差距和地区间差距,人口流动受限。然后就是讲了下要素市场的改革,主要是土地要素和生产力要素。土地方面主要是让农村集体用地参与流转,打破城市政府对住宅建设用地的垄断。在生产力方面,松绑落户限制,让生产力能够自由流动起来。
最后就是贫富差距,中国崛起让世界的贫富差距有所缩小,在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过程里,即使有贫富差距,大家都分到不少的蛋糕,也不会有什么社会问题。但反过来看,如果经济增速一旦开始下降,社会容忍度就会大大下降,可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所以我觉得政府保经济发展,能够掩盖很多社会问题。
第六章,讲的是人们在乐观时往往会低估负债的风险,过多借债。当风险出现时,又会因为债务负担沉重而缺乏腾挪空间,没办法应对。
这章讲债务,当然就绕不开银行,而所有的金融危机也几乎都伴随着银行危机,正确的认识银行信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债务以及可能产生的赵债务危机。
另外纵观从08年之后面对国家的一系列操作,经济过热降温,经济危机刺激,小的债务周期反复发生,而整体来看都没有出太大的问题,这也有可能是作者的乐观反映出来的,或者是真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调控具有一定水平。
第七章,一直以来,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一种“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的模式,所以GDP的三驾马车在中国的"特色"就是投资和出口比重较大,消费一直不温不火。这样的发展模式必然是有问题的,无论是国内重复投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还是国际上的贸易冲突贸易战,都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在国内消费上下功夫,而消费又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所以也就需要政府加深改革,走好国内大循环这条路。
我觉得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虽然不见得需要有特别大的创新,但重投资、重土地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效果也有目共睹。这时候想要调转船头走另一条路,怕不是这么容易。需要触动很多相关方面利益,短期内甚至会有阵痛,这都是阻力,但这条路又是不得不走的,看党怎么带领我们走好这一步吧。
最后一章主要在讲怎么去进一步发展经济,肯定了地方间竞争的效果,要进一步经济发展,就需要政府做出转型。已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政府从投资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于民让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想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走出这艰难的一步。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君最近拉了一个资管圈交流群,仅面向保险、银行、信托、券商等业内资管同仁,实名免费入群,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扫码投行君的微信。
知识星球《投行圈子》已正式上线,将打造金融圈最靠谱的实名人脉拓展平台。加入后还可以获取海量实用专业干货、进入业内人士云集的私域交流群。目前超过3000位同仁加入,各位老铁速来扫码集合。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商务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