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嘴的我,正在间歇“摆烂式减肥”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文|读者:Karen
站在镜前,我发现我的脸又圆了,搭在腰上的手也感知到腹部脂肪的猖狂。尽管我长期保持运动习惯,但圈内流行“七分吃,三分练”,这意味着只需咽下几口糖油混合物,疯狂锻炼消耗的热量就会被迅速抵消。偏偏我又无法控制自己的嘴,这让美食经常从固定的快乐源泉一跃成为身材走样的根本原因。一边是对更好身材的期待,一边是对万千美味的倾心,我深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合情合理地陷入了“间歇性减肥”的怪圈。
在县城老家的时候,主厨的通常是爸爸,家里的饭菜也多由他的饮食偏好主导——大鱼大肉、重盐重油。青菜不是他的兴趣和擅长点,撬动他数十年积累下来的饮食习惯更是困难,减肥二字自然也不在他的字典里。“少吃点”的自我劝说虽然起效,但每当看到爸爸因我吃得很少而怀疑和责怪自己没做好这顿饭时流露出的疑惑和失望,我不得不后退一步。和亲戚朋友的聚餐也离不开高热量的摄入,让我的减肥计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想着日后混迹于城市因工作而忙碌,也能摆脱人情的束缚,我减肥定会成功。
然而我低估了城市生活的难度,也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减肥的决心。
来到灯红酒绿的都市后,我过上了快捷便利的日子,而压力、焦虑和内耗也如影随形,因此我为自己设置了“每月福利”,在周末吃自助餐排第一位。飘香的烤肉、料足的披萨、沸腾的火锅和细滑的奶茶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也纾解了我的烦闷和焦躁。生活的犄角旮旯时时牵绊着我,让我失去对人生的主动权,但食物永远会给我尽情选择的机会。它和我的状态相互补充,达到期待已久的平衡和圆满。
可是我很快就会后悔——本着“尽量吃回本”的目标而来,再加上种类繁多的美食与负面情绪的催化,导致腹中积累的食物超出安全限度,令我感到头晕,只想窝在座位里睡一觉。残存的理智提醒我此次卡路里摄入超标,还有腹泻和呕吐的可能。饱胀的胃也已然倦怠,在短时间内无法支持能够加速热量消耗的有氧运动。我只能坐以待毙,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吃这么多了”。
工作日的饮食也常有越界之时。结束加班后,我原打算回家早点休息,顺便省下一顿晚饭,制造热量缺口,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犒劳自己,方式是就着夜晚闪烁的彩色霓虹灯吃一碗牛肉面。飘散的热气渗透进我麻木的身躯和内心,令我感到放松和满足。若在凌晨因思索工作琐事难以入眠,一块芝士饼干的咸味和香脆即可为我的安睡铺平道路。就算中午效仿其他都市丽人吃了沙拉轻食,但要不了多久,令我恐慌的饥饿感就会促使我解除关于控卡的束缚,马上动身去茶水间或便利店寻找可口零食,并美其名曰“吃不饱就没法工作”。美味进肚后的一瞬间,胃被食物安抚,心被懊悔折磨。
《杉杉来了》剧照
减肥成功的执念深入我心,对吃的依赖则是写在基因里的深刻渴望,二者难分高下。苦思冥想后,我有了个折中办法——既然我为控制不住嘴而头疼,那我不如反客为主,在“吃什么”上多下工夫。无论是天然的红薯、紫薯和玉米,还是诞生于现代社会的代餐棒、代餐粥和代餐奶昔都被我试了一遍,饥饿感因此消失,晚上在外卖平台只逛不买也起到了望梅止渴和强化我意志力的作用。几天过去,我的下巴明显变尖,腰也细了一圈,但我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直到偶然间我吃下一口奶油蛋糕,我才意识到苦涩的日子里缺的是甜,这次减肥也在取得微小成果后即告失败。
大城市不缺优秀的人,与他们的比较也有意无意地进入我的日常。巨幅海报上身材苗条的女孩也好,健身房里随处可见的“卷王”也罢,只要置身于这种环境,我就免不了陷入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中,总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像ta一样?”不知何时,把脂肪、肌肉和体态和道德、性格和人品挂钩的做法成为主流,即便我意识到自己深处旋涡,却很难凭借足够的自信全身而退。我知道流传于社交媒体的健身照多为刻意修饰的产物,可还是习惯性地被这种所谓“高度自律的象征”击中,引发对身材的关注和焦虑。
《瘦身男女》剧照
如果说这还能让我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合理差距,那么越来越小的女装尺码则把二者强行聚合,粉碎了我对多样性的期待。它把减肥重新提上我的日程,迫使我遵从一种无形且广泛的完美准则,而不是让我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我逐渐觉得我在吃的层面做着无效努力,便开始在其他方面动起脑筋——我买了宽松的黑色衣服只为遮肉显瘦,入手了面部美容棒消除脸颊的咬肌和水肿,也在咬牙跺脚中为单价颇高的健身课程付费。这恰好印证了《制造消费者》一书里提到的观点:女性的身体被定义为一个“消费项目”,且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项目,需要通过商品对其不断调整改进。而改变之路条数众多,也常常没有尽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走下去。
眼看着到了夏天,热浪汹涌来袭。有趣的是,我发现近期的高温抑制了我的食欲,让我的食量大不如前,也只想保持清淡饮食,冥冥之中我感觉这次减肥有戏。我期待这次我能实现长久以来的愿望,自然而然地瘦一点。要是再次失败也没关系,因为街上身材各异的女孩正用实际行动邀请我穿上自己喜欢的短袖、短裤和短裙,并露出自信的笑。她们是我新的榜样。
排版:城子 / 审核:同同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