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我才找回对父亲的爱与崇拜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文|读者:榴莲太妃糖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罕见地收到了一条父亲发来的微信信息,略显空白的对话框上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帮我取个快递。”直到把包裹交到他手上时,我都还在疑惑,到底是什么样不得了的东西,竟能驱使平日里不爱网购的他,特意发动网购的技能,甚至动用与我微信沟通的渠道,只为快点把快递取回家中。
我看着他郑重其事地拆开包裹的外包装,从里面拿出了一把装备齐全的仿真玩具枪,什么望远镜、橡胶子弹、标靶等配套设备应有尽有,总而言之是小朋友看了一定会爱不释手的大玩具。但我跟弟弟早已过了玩玩具的年龄,纵使玩具做得再怎么精良也无法入得了我们的法眼,那这玩具到底是 买给谁呢?难不成是老父亲闲来无事童心未泯,买来想自己耍耍?
我还在暗自揣测,正想着要怎样以委婉的语气去询问,才不会伤害到他这年过半百才培养起来的新爱好时,只见父亲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娴熟地找到表姐的微信号,按下了视频通话键。很快,小外甥虎头虎脑的可爱模样便出现在了手机的画面中,一句甜滋滋的“舅公”把我爸哄得喜上眉梢。他欢快地给小外甥展示着玩具枪的使用方法,一老一小的童真对话把站在身旁的我都逗的乐不可支。
“还记得吗,你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爸也是这样逗你玩的。”一旁路过的母亲突然开口说道。“那个时候你最喜欢的就是爸爸,每天他下班一回来,你就闹着要爸爸陪你玩。”我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父亲,试图努力地去消化母亲的话语中所带来的信息量。
因为自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在我心中就一直是个不苟言笑的严肃角色。从小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父母为了给我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常年务工在外,直到我上小学三年级左右才从外面回到家乡发展。已经拥有一定思考能力的我,看着从外面回来的两个陌生人,自然而然是畏缩且抗拒的。但孩子与母亲之间天然的联系,很快就将这份陌生感打破,我与母亲迅速熟络起来,常常依偎在她身边亲近地说些悄悄话,但唯独与父亲的距离,依旧是陌生而又遥远。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他始终是那个整天板着脸,动则就要发脾气,在饭桌上威胁着我再不听话,就会给我一耳光的男人。让人心生畏惧,更别提要他陪我玩耍了。那时的我,总想躲着他,一旦听到他的脚步声,就像一只仓皇的兔子急急忙忙想找个洞穴藏匿起来。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我们中间流淌着的只有永恒的沉默,不到逼不得已,我们不需要沟通对话。
随着时间流转,我慢慢长大,当青春期的叛逆碰上中年人的暴躁,我跟父亲的战争更是一触即发。他看不惯我张扬的行为习惯和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我则嘲讽他年纪大、老古董,不懂得欣赏当今的潮流风向。我们之间的对话,常常是他说一句我顶回十句,话语碰撞间火星四射、剑拨弩张,母亲看着我们总是摇摇头说:“你们父女俩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脾气都臭!”我听了很是不屑,谁要像他!鼻头哼地出了一口气,然后扭头就把房门用力关上,好像通过这样的行为,就能向他大声宣誓我的成长,已经不需要再畏惧他的权威。
我那时甚至还会在心里觉得,父亲也只不过是个普通寻常的人物,他学历不够高、情商不够高、一点也不像电视里那些和颜悦色的父亲,能够读懂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子女打成一片。在成长的齿轮中,我逐渐丢失了对他的崇拜,自以为考上了大学,超越了家中的普遍学历,就可以大展身手,前景一片光明。
但很快,初入社会的我,现实就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大学毕业后,恰逢新冠疫情的暴发期,所有的工作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像我这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抓一大把,我每天就待在家里看着各大招聘信息焦头烂额,生怕一不小心就沦落为以往自己不耻的“啃老族”。每天早出晚归的父亲看到我这个样子,倒没有趁机过来“落井下石”,反而是在每一个我需要他的时候,特地起个大早,开着车安安稳稳地把我从一个城市载到另一个城市,只为了让我可以毫无顾虑地在特殊时期顺利参加完所有面试。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从之前的“那个暴躁男人”渐渐转变成偶尔可以给我依赖的形象。
庆幸的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了朝八晚五的生活。因为顺路的缘故,父亲开始每天载着我一同去上班。在汽车那方小小的密闭空间里,我们才开启了父女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一开始的时候,这份平日里少有的相处,让我们很是无措,除了基本日常的天气对话外,我们很快就在车上陷入了尴尬的沉默。通常是他在驾驶位上认真地开着车,而我则坐一旁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
但后来,庞大的工作量压得我无法喘息,仍处于学生思维的我,在为人处世的灵活方面也略显欠缺,这让我的工作处境更加雪上加霜。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最艰难的时期,常常是在半夜醒来,想到明天要去上班,去面对那群人就忍不住心悸,无法再继续安心入眠,一度让我产生了想要辞职的念头。
父亲在送我去上班的路上,透过后视镜看到坐在后排的我,一副颓靡不振的样子,便随口地问了句:“怎么了?”这一问就打开我的话匣子,让我把近日来的遭遇和苦闷,对着他一股脑倾泻而出。本以为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无法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毕竟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不再奢望他能真正明白我的心理。可相反的是,他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倾诉,然后开始认真地帮我分析当前的工作局面,还告诉我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果然,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修正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慢慢走出了精神内耗的状态,工作上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渐渐地,我也愿意主动地去跟他分享我在新闻上看到的时事热点,以及单位中的人事变动。从他的分析中,我总能突破我旧有的固化思维,醍醐灌顶,得出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的结论。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忍不住感叹:“原来我家老头这么厉害,哪里是我曾经误以为的平庸人物,这明明就是我的精神导师,哲学大师呀!”
同时直到自己工作后,才明白,原来父亲的角色是多么不容易。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抱怨,不能随意抛下工作不做,因为家中还有娇妻幼子等着他去挣钱养家。相比起我而言,他的工作基本全年无休,当我惬意地躺在家中享受假期时,他则一接到电话就要立即赶往现场开工抢修。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他还会遭受到更多的斥责和不理解,但他依旧坚持了下来,因为在他的理念中,为了家庭,其余的一切都可以忍耐。
某天大扫除的时候,我从房间里翻出了小时候的相册。母亲指着其中一张胖嘟嘟的小婴孩照片,对我说,这就是当年的我,那时父亲在外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一见到我就忍不住又亲又抱,把我逗的咯咯大笑。虽然家里不富裕,但买给我的东西,从来都是最贵最好的,因为父亲曾经说过:“别人有的,我家囡囡也一定要有。”听着她的描述,我突然间记起,小的时候父亲虽然总是威胁着要揍我,但那些巴掌却由始至终都未落到过我身上,纵使是在我最调皮捣蛋的年纪,把母亲珍藏的金戒指掰断丢进床底,他也只是无奈地看着我,默默地叹了一口气,也许在他的心里,他也不知道第一次做父亲,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曾经抱怨他从未给过我什么,但其实他已经把他最好的东西全部都给了我。
父爱如山,也许只有自己真正成长了,经历过生活和工作的苦,才能更加明白那些无言的爱,早已通过那些细枝末节深深渗入了生活的根土里,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一路护佑着我们成长。
你与父亲是“无话可说”吗?你和父亲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有着怎样难忘的回忆,你们达成和解了吗?你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临近父亲节,欢迎在文末评论区留言,聊聊你与父亲的故事。
排版:城子 / 审核:同同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