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常常听到有人一边忙忙碌碌一边不住地感叹:“唉,我真是操心的命啊!”你说让他歇一歇,可他却偏要以一副对脏乱差零容忍的姿态洗好碗、擦好地、收拾好桌面、扔完垃圾……仿佛不做这些地球就会爆炸,仿佛跟一片狼藉过一夜第二天就能立马折寿。你说帮帮忙吧,他直接回一个十足嫌弃的拒绝三连——“你会啥,别添乱,快走开”;你搁那儿呆着吧,抱怨声立刻传到耳边——“我这个人真是天生操心命,累死都没人心疼呐!”是不是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比如妈妈、奶奶、婆婆、姑姑、姨、婶婶……“操心命”多集中表现于年纪偏长的女性身上,但也并不绝对,很多年轻人也挺爱操心的,且这种操心带给旁观者的焦虑、无奈要远大于踏实、轻松。就,明明身边有个人干活儿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自己却并不能心安理得地偷懒享清闲;明明勤劳是美好的品质,可“操心命”们的身上却总散发着隐隐的怨气和苦情感。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走进“操心命”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01
结合身边操心命的实例,不难发现他们这套行为背后有两个大的驱动源:一个是不能停,一个是无人靠。再深挖一步又能看到,背后的背后是深深的恐惧——似乎停下来或者让别人代劳,自己将会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与其说是“不能停、无人靠”,不如说是“不敢停、不敢靠”。这源于早期非常糟糕的关系体验和情感体验。很多父母会在无意识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理念:你总得做点什么,才算是一个有用的孩子,有用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配得到尊重与爱。那小孩就会发自内心觉得,爱是有条件的,爱是一场交易。自己身后并不总有一个宽大的手掌,父母的怀抱并不能包容自己的奇思妙想、调皮捣蛋和偶尔的发呆,因为那些没什么用。总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需要做点什么”,只有做点有用的才能填充爱的黑洞、找到一点被爱的理由,找到了被爱的理由才能确认自己在这世上的存在感,才能缓解自己的存在焦虑。于是打小就开始操心,老老实实做家务、勤勤恳恳抓学习;长大后,继续老老实实做家务、勤勤恳恳做工作。倒未必是因为多么的热爱和敬业,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也未必有多高,只是停下来便不知“自己是谁”、停下来便不知“自己有什么活着的意义”。不停的忙忙碌碌跟巨大的空洞感虚无感比起来,还是前者更好受一些。敢于依靠是敢于表达自我需求的表现——“我现在很累,或者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所以希望别人可以为我分担一下”。而操心命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因为“要求别人干活”和“让别人帮忙”这种事在他们以往的情感体验中几乎不存在。他们对这个事儿不熟,所以不觉得人跟人的关系还能这么处。很可能是“被命令、被要求”“只服从,自己的需求并不被看见与在意”。那个总是对他提要求的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兄弟姐妹。人是很难突破自己原生家庭固有模式的,于是在长大甚至变老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里也会自动将身边人套入到早年家庭成员的角色中。比如操心命的原生家庭里,有命令者和被供养者,那么他们的周围就必须有人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哪怕这些人本身不是,他们完全有意愿、有能力让你成为被服务、被供养的对象,可由于你陷在旧模式中无法自拔,难以让自己看清现实,遂只能继续自己的苦情角色,一边忙忙碌碌,一边怨声载道,一边又拒绝帮助,在全新的日子里重复着昨日的故事。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大致明白为什么自称操心命的多为年长女性了。直到现在,重男轻女的现象都依然是一种普遍存在,更别提以前。很多80、90后是独生女还好一些,再往前的话,家里有哥哥弟弟,女孩儿不仅可获得的资源少之又少,还要承担起供养和支援兄弟的重担。再加上父母维持生计不易,身为家庭权力结构中的最底层,很多女性可能早早就要做起小大人,对内包家务,对外赚家用。做了都未必能换得家人的好脸色,不做就更是处境艰难,被骂被挑剔被嫌弃都是家常便饭。无条件的爱对她们来说根本就是奢侈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干活儿成了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策略,不止为了物质面的生存,也为了能少受一些精神上的摧残与消耗。所以哪里有什么天生操心命,都是后天养成的结果而已,只是早年的印记太深,让“操心”变成了一种难以撼动的类似于命运的东西。02
操心命的内核是恐惧、焦虑且无助的,他们不觉得有谁可以帮助自己,或者说不觉得自己值得被帮助,所以只能通过忙碌与操劳获得内心的片刻宁静。可你若真问他们忙出了个啥?他们也说不好,肉眼可见的只有被填满的时间和一身疲惫,而未必有什么耀眼的成绩。就像开头描摹的生活场景——不做吧,他唠叨,你能觉察到他是希望被心疼和帮助的;做吧,同样被唠叨,仿佛自己蠢笨如猪,连个地都扫不好、桌子都擦不干净。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道双重束缚将自己死死焊在原地,不知所措。长期处于这种关系模式中,怎么能快乐得起来呢?负面影响倒是会有一大堆。诸如:总是收到操心命的负面评价,时间久了,难免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是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废物?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坐享其成,还是会去帮帮忙,但为了避免被挑剔,做起来会小心翼翼,生怕哪个细节没拿捏准被操心命指指点点。长期苛求完美会消磨掉一个人的创造力,毕竟,真正的创造是敢于出错,而不是千方百计力求不出错。想帮助对方却总是被拒绝,仿佛自己不被需要、无法为别人带去价值,这不仅会影响到自我价值的判断,还会削弱构建亲密关系的能力。除此外,操心命还有一个常见表现就是——边界感不清,过度干预亲近之人的生活。即,我不仅操心自己范围内的事儿,还要操心别人的事儿。比方说你有一个操心命的母亲,那么她对你因工作不顺、身体不佳想躺平一年的计划是很难接受的。操心命早年的生存空间和试错空间都很狭窄,没什么探索的自由,只能用无止境的付出换安全。因此在他们脑中,生活犹如一道陡峭的山坡,稍有不慎、稍有懈怠就会滑落山崖,所以要小心、谨慎、勤恳,别偷懒、别出格。这份焦虑强大到他们会自动认为孩子所面临的现实也是如此,所以常常不知疲倦地用自己的大手将孩子拨拉到“正途”上面,任何一丝意外都会令他们惊恐万分。当然,这也是一种刷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方式,一声声“为你好”和一次次操劳的背后藏着的潜台词是——没有我你不能行!没了我你可咋办呀!这就是操心命,习惯了在狼的追赶下奔跑,等真的处于相对风平浪静的环境中时,他们依然停不下来,甚至还要凭空制造出一些狼,或把嘤嘤嘤的小土狗放大为凶神恶煞的狼群;他们也习惯了作为辅佐者和服务者而生活,始终没有学会依从内心的声音为自己而活,脱离开被服务者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03
虽然操心命的疗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看见内心的那个受伤小孩一定是关键的第一步。当通过觉察和其他方面的努力,内在小孩渐渐得到安抚之后,操心的命运也会逐渐得到扭转。具体而言,操心命“逆天改命”初见成果的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1、敢于慢下来和闲下来,不会因什么都不做而慌张,反倒能享受其中;2、不那么要强,不再通过争优(包括自己和家人)而寻求绝对的安全地带,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也能看到别人的优点;3、敢于依靠、能够给别人派活儿,不再总是一边忙碌、一边抱怨;4、能够和问题共存、能够和意外共存,而不总想着解决所有问题、铲平所有意外,接纳“暂时搁置某些问题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实。总之,当一个人内核稳了、心定了,便能从内心发出动力,闲或忙,从心所欲,而不必总觉背后有一道不断挥舞的皮鞭,不必总想着应该做点什么去逃离危险、抵达安全之境。如若你的身边有一位操心命,那么首先建议你不要有半点改变对方的念头。然后,你最好可以足够地稳定与坚强、拥有在不同环境下依然做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你的随心所欲、乐天悠然对于操心命来说就是最大的意义。他可以由你这面镜子看到活着的另一种可能性,进而才能拥有松动固有人格的契机。在你不够强大时还是尽量保持距离,因为你的弱会激发操心命的焦虑,从而更加不分界限地去干预你的人生。更何况还有日常相处的各种粘连与摩擦,都会形成一笔不小的损耗。离开、获得人格的升级和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后,你乐天随性的生活态度在家人面前才会变得极具说服力,他们会逐渐下意识觉得——你这样子都可以活得很好,那么我那一套也许真的不适用了,改一改,放松一点又如何?总之,不被操心命同化是前提,不奢求改变对方是原则,在此基础上,只管让自己不紧不慢地成长、从容不迫地生活,自然有可能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光。作者:包法利小姐,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