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 10:00 | 崔屹教授分享《材料科技与全球碳中和》
材料科学如何助力全球碳中和实现?
来源 | 企业绿色发展研究院
如果人生有四季,那过去的2021年就是崔屹教授的春天。
在科研方面,过去的2021年,崔屹教授和团队全年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不少发表在诸如Nature、JACS、PNAS、Nano Letters、Matter等不少重磅科学期刊上。
在教职工作方面,从2005年进入斯坦福任教开始算起。截止2021年,崔屹教授先后培养了160位博士,其中超过80位获得了教授职称。
在产业应用方面,2021年崔屹教授旗下创办的多家公司均取得了重大技术或商业进展:
Amprius的100%硅负极材料是石墨负极的最佳替代品,采用这种材料的锂电池实现了能量密度370 WH/kg,并且充电从0到80%仅用6分钟。
EnerVenue的Ni-H₂电池技术获得了1.25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种性能强大且十分耐用的电池将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领域提供安全、免维护和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
····
凡此种种,不再细数。
在媒体上,崔屹教授被被称为拥有“完美”科研生涯的科学家,一方面他自中科大毕业后,在哈佛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师从国际顶级科学家Charles Lieber和Paul Alivisatos。
之后他28岁入选世界顶尖100名青年发明家,29岁入职斯坦福大学、34岁升任斯坦福终身教授。更是在年仅38岁时,被路透社评选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学家。
路透社评价,崔屹教授在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当于重新“发明”了电池。而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时代的热点话题,无论是“里程焦虑”、“梯度利用”,还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电池“国产替代“···
这些不一而足的热点都呼应了当下一个重要的时代主题:双碳
“双碳”目标倡导下的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的理念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们的发展共识。其中,材料科学对于“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基础性的战略意义。
而崔屹教授的一大贡献便是把纳米科学引入电池技术,通过设计、制备和应用特定结构的纳米材料,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并实现大规模模储能成本的有效降低。
那么,材料科学如何助力碳中和的实现?全球“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哪些关键性技术?包括材料科学在内的“硬科技”技术如何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变?
7月14日(本周四)10:00,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将在《大家讲科学》第二季(国际版)分享《材料科技与全球碳中和》。
崔屹教授将分享对全球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技术,并结合材料领域的具体科研成果,阐述先进材料如何助力碳中和实现。
崔屹教授还将与绿研院院长吴乐斌共同探讨碳中和背景下材料科技的产业化应用和相关落地实践。
崔屹教授简历
崔屹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终身教授,是能源和纳米材料领域的世界领军科学家。他在纳米材料和可持续能源方面做出了不少重要贡献,他通过利用纳米材料设计实现了高效能源储存、转换以及环境应用,研究成果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
崔屹教授还是《纳米学报》(《Nano Letters》)执行主编,并在美国能源部投资二千五百万美金的“湾区光伏联盟”担任联合主任职务。
崔屹教授曾荣获2017年Blavatnik青年科学大奖之工程技术奖,2020年材料学会奖章、2020年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奖、2021年全球能源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0)、美国材料学会会士(2016)、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电化学学会会士(20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