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捕碳利用」,碳中和风口最热的「赔钱货」

「捕碳利用」,碳中和风口最热的「赔钱货」

科技


造富风口 or 烧钱机器,说的都是这同一件事。


作者 | 雪小顽
编辑 | 靖宇


在澳大利亚某所高校的实验室里,27 岁的博士生尹舟正对着一组由试管、仪表、线路等构成的试验装置,记录下新的数据结果——简单来说,他的目标是研究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开采出更多的石油,同时将二氧化碳埋在地下。

用二氧化碳驱油的背后,是时下颇具话题度的负碳技术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事实上,这项技术并不新鲜,在国外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却一直处在水面之下。直到近年全球气候议题再次被提上肉眼可见的日程,碳中和已然成为人类未来确定性最强的风口信号,这给 CCUS 技术注入了新的动力。

CCUS 正经历着自身周期中的高光时刻。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如今世界各地的 CCUS 设施,每年可以捕获 4000 多万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四大关键支柱之一。

许多政企、资本也嗅到了机会,高频加码布局,其中不乏比尔·盖茨、马斯克这样的科技大佬重金押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项目融资金额大都以亿美元为单位。

那么,CCUS 这项「玩转」碳循环的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 CCUS 被寄予厚望,它的减碳 ROI 当真如想象般美好?它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承诺?

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热捧之下,关于 CCUS 的质疑也从未停止。



01

去空气里「捉」点碳



作为气候议题中的主角,二氧化碳原本在自然界中有一套自己的天然循环系统:源自工业废气和动植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出生」就会释放到空气中,这些二氧化碳之后会迎来不同的命运走向,一部分被森林和海洋吸收,剩下部分则留在空气中。

如果把地球大气层看作是一个大型碳账户,那么工业和自然界排放二氧化碳就是入账的「碳源」,而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是支出的「碳汇」。所谓的「碳中和」,本质上就是要求做到收支正负平衡,碳源(碳排放)=碳汇(碳吸收)。

按照这个逻辑,通向碳中和的路径不止一条。如果人类一时难以减少碳排放源,那么也可以试试换一个思路,在等式的右端——碳吸收上做文章。

但森林、海洋等天然碳汇的吸收能力和效果有限,想在短时间抵消掉快速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借助技术和工程手段进行干预,把多余的碳「捉」住并且固定封存下来,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直至净零状态——这就是 CCUS 负碳技术希望做到的事情。

拆解 CCUS 的概念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技术综合体,整个产业链条涵盖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形成一套流程连续且完整的人工碳循环。


CCUS 产业链条。|来源:NIKKAN


•从上游环节来看,可以将电力、化工、水泥等高碳排行业作为源头,利用专业设备直接从这些工业生产活动中捕集新生的二氧化碳「增量」,或者,也可以去空气中捕获已有二氧化碳的「存量」。


•到中游环节,如果碳利用场景不在捕集现场,那么被捕获的二氧化碳将被液化压缩,通过管道、船舶、罐车被运输到利用点或者存储地。其中,管道的运输成本最低,但极大依赖基础设施建设;罐车更适用于陆地短途,且能承载的二氧化碳运输量较为受限;相比之下,二氧化碳航运更灵活,在运输距离和运输量上更具优势,是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正在着手布局的重点。


•进入下游的利用和封存环节后,二氧化碳的实用价值会被开发出来,用不掉的会被封存在地质结构中,通常的选择是废弃的油气藏或盐碱地。


在整套流程中,碳捕集是首要环节。

在各类工业环境下,目前最先进和被广泛采用的碳捕获技术是化学吸附和物理分离,也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和化学溶剂之间的反应,或者是吸附剂、新型膜来抽离出二氧化碳。

这个环节通常发生在工业燃烧之后,在排放端加接一段装置设备引导废气,再利用脱碳设施分离出二氧化碳。

整个过程不需要推翻工厂的原有设备,在此基础上进行加装改造即可。通常来说,废气里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捕集的成本越低。

来自 IEA 的数据显示,CCUS 设施每年在工业和能源转型中可以捕获近 4000 万吨二氧化碳。

与盯住排放源头相比,直接去空气里捉碳听起来更「科幻」一些,却正在真实发生。今年 4 月,总部位于瑞士的碳捕集初创公司 Climeworks 完成 6.5 亿美元融资——这是碳捕集赛道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让成立于 2017 年的 Climeworks 一跃成为行业明星。

Climeworks 在冰岛设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空气捕集二氧化碳设施,并将提取出来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 1000 米的玄武岩中,永久转化为矿物。


Climeworks 的碳捕集设备。|来源:Climeworks 官网


他们的一套设备有两个海运集装箱那么大,外观看上去有一组圆形风扇。当风扇集体大规模转动起来,空气被采集到收集箱,其中的二氧化碳与里面的化学品发生反应后留存下来,其他成分的气体则返回大气中。

目前,有 18 个直接从空气中捕获捕获二氧化碳的项目正在加拿大、欧洲和美国运营。


03

碳中和烧来一把「新火」



在「碳中和」这个庞大的叙事框架中,相较于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碳管理企服等一众热门绿色赛道,CCUS 的确算不上一门显学。

尹舟最初注意到 CCUS,是在 8 年前。当时他正在读大二,父亲开始做与 CCUS 相关的工程,主要涉及上游的碳捕集。在尹舟看来,这件事「利国利民,非常有意义」,于是将自己接下来一路硕博的求学方向确定在 CCUS。

但在细分方向上,他研究的重点与父亲从事的碳捕集有所不同,而是专注下游环节的碳利用与封存,再与石油专业结合起来,即如何利用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采收率(EOR)。

「七八年前,大家对 CCUS 并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那时都是默默研究这件事,因为它确实不赚钱。」尹舟明显感受到,CCUS 在近两年「太火了」,迎来了行业春天。在他的观察中,许多石油领域的微信公众号开始频繁推送 CCUS 相关的文章,业内也出现了很多深耕 CCUS 多年的专家和机构公开发声,「这个现象还蛮有趣的」。

在当前这轮绿色环保浪潮之前,CCUS 一直是冷门方向,技术成本过于昂贵,也没有明确的现实需求和应用场景。所以在很长时间里,CCUS 技术都处在不温不火、停滞不前的状态。


日本三菱造船公司的液化二氧化碳运输示范试验船概念图。|来源:三菱重工


在全球范围,第一个碳捕集项目诞生在 1996 年的挪威,是在海上天然气设施上监测和储存二氧化碳,但反响平平,没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出手刺激,单凭技术之力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从这个概念的内涵演变上也能印证这一点。起初,这套技术名叫碳捕集与封存,也就是 CCS,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用来驱油、制造化学产品、辅助食品加工。这些应用场景的出现让二氧化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资源,人们看到了技术潜在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原来的 CCS 也扩展成了 CCUS——「Utilization」成为技术落地转化的支点。

但这也并未从根本上扭转 CCUS 的冷门处境。「因为它真的不赚钱,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尹舟告诉极客公园,在很多年前,CCUS 能真正赚钱的场景就是用来驱油,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看见经济收益的地方。

CCUS 此番收获热度,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 1.5℃特别报告》是一个重要契机。该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1.5°C,否则人类会面临严峻的气候危机,例如极端高温会更频繁地侵袭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这个目标意味着全球还要去除百亿吨量级的二氧化碳。各国的气候政策都盯紧了二氧化碳排放,纷纷制定路线图,但可以预测的是,单靠碳减排的话难以实现人类的气候目标,一旦减碳能力见顶,只有借助碳吸收来降低二氧化碳总量——负碳技术的受关注度逐渐上升。

CCUS 也引起了科技巨头的兴趣。马斯克砸重金举办除碳大赛,比尔·盖茨旗下的气候基金投资碳捕捉初创公司,数字支付平台公司 Stripe 与 Shopify、谷歌以及风投公司 Lowercarbon Capital 等合作,设立碳捕捉基金项目,金额总计超过 12 亿美元。

气候目标叠加资本激励,让 CCUS 从过去的边缘学科跻身时下的创投风口。

行业火起来之后受到更多关注,聚集更多人和资源,「这是一件好事」。但尹舟也流露出了一丝担忧:现在的情形和情绪更像是,如果你晚一步进场,就比别人落后了,很多人其实在盲目地做这件事,「这是一件坏事」。



03

技术美好,

但生意蹩脚



CCUS 的技术故事很性感,但商业现实却是骨感。

「不赚钱」一直是导致 CCUS 难以出头的最大「原罪」,在高成本和低收益之间,现实需求紧缩,CCUS 难以找到落地可行的商业化路径,一时难以大规模商用。

CCUS 的「昂贵」贯穿于产业的全流程。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预计至 2030 年,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为 90-390 元/吨,管道运输成本为 0.7 元/( 吨·km),封存成本为 40-50 元/吨。

与此同时,有机构预测 2030 年中国碳市场价格大概在 139 元/吨。

这意味着,一套 CCUS 流程下来的减碳成本高于碳的市场价,需求方去市场上「买碳」反而更便宜。

这还不算项目前期的设备改造、占地成本等固定资金投入,以及技术运行环节中的能耗。一个来自中国 CCUS(2021)年度报告的数据是,一家钢铁厂安装年产能为 10 万吨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设施,成本约为 2700 万美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朱磊在接受《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采访时介绍,按照现有技术,每封存 1 吨二氧化碳,需要耗费大约 300-500 度电。

如果按照 2021 年工业用电一般时段的平均费用标准 0.725 元/千瓦·时来计算,每封存 1 吨二氧化碳的价格成本,还要再加上 300 元左右。

在 CCUS 各环节中,碳捕集的成本占比最高。根据中金发布的研究报告测算,当前国内化工行业 CCS 技术的平均成本约为 403 元/吨,其中碳捕集、运输、封存成本占比分别为 56%、19%、24%。

国外 CCUS 发展同样面临着成本困境。根据经纬创投最近发布的碳中和科创汇研究报告,在比较容易捕捉的工业场景中,比如天然气加工、煤化工等,捕捉成本可以控制在 20-40 美元/吨的范围内,而针对钢铁、水泥等低浓度二氧化碳排放源,捕捉成本通常会超过 60 美元/吨,特殊情况下甚至会超过 100 美元。


加拿大的 ACTL 碳运输管道系统全长 240 公里,耗资 12 亿美元。|来源:Canada Action


如果是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造价更为昂贵。以 Climeworks 为例,它的碳捕集工厂 Orca 耗资 1500 万美元,现阶段每年可以捕获 4000 吨二氧化碳,只相当于 250 名美国公民一年的碳排放量,但代价却是 600-800 美元/吨的捕获成本。

事实上,Climeworks 融资之后的商业化进程也并不顺畅。据媒体报道,工厂仅两个星期后就宣布停工,官方解释是「机器无法承受当地的严寒」。

导致 CCUS 难以跑通商业模式的原因还在于,整个产业链涵盖多个上下游环节,产业链条长,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间协调合作与利益分配,商业可行性取决于整个系统能否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运行。

短期看来,CCUS 的确不是一门收入可观的生意,但也有观点认为,现阶段的 CCUS 就像 10 多年前的光伏行业——成本高,但对行业长期有利,需要再多一点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耐心。

未来,CCUS 成本的下降,或主要依赖技术突破性创新和规模效应。

无论如何,多一条路径通往碳中和,总归是好事。一个真问题在于,如何理性看待和发展 CCUS。

CCUS 更多是一种辅助性的兜底技术,尤其在清洁能源尚无法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时,可以为碳减排争取更多时间。但如果在减排源头上掉以轻心,哪怕碳吸收的「最后一公里」跑得速度再快、姿势再漂亮,也难以在规定时间冲破终点线。



(本文中,尹舟为化名)



*头图来源:国际能源署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如何看待负碳技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王石践行碳中和,深石资本牵手海南成立绿色基金,规模50亿!旧能源完胜新能源?全球能源荒正催动新能源"快马加鞭",碳中和长期投资潜力巨大一杯“碳中和”百威啤酒,是如何酿制的?谁为储能买单? |【经纬科创汇*碳中和】老孔的悲剧人生【案例报告】碳中和数智化实践案例报告-制造业能效管理丨甲子光年智库除了「货找人」还要「人找货」,抖音电商泛商城经营法则|DOU CASEVC“重修”碳中和 | 甲子光年物联网+5G+区块链,让碳中和成为一个生态游戏【物女心经】DEKRA德凯: 市场驱动出口制造企业尽早布局“碳中和”「碳道」专访:一家绿色PE眼中的碳中和大机会是什么?| 甲子光年愉悦资本刘二海:电动汽车引领碳中和变革,能源清洁催生投资新机会丨最前线【绿色金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绿色金融月报(2022年9月)碳捕捉,下一个碳中和风口? |【经纬科创汇*碳中和】伦敦的几个博物馆被逆转的碳中和超160亿!首批碳中和ETF发行“成绩单”来了西方国家集体放弃碳中和……说“中国人吃肉太多”是个彻底的骗局!荷兰木楼板住宅楼完工,「碳中和」的一次实践万亿建筑市场,有哪些「碳中和」投资机会?周四 10:00 | 崔屹教授分享《材料科技与全球碳中和》下一代光伏技术将由谁主导?我们与光伏教授黄海宾聊了聊 |【经纬科创汇*碳中和】那些在非洲拍视频的中国人碳中和+Web3,比尔•盖茨会投么?能源革命下一站,新型储能大爆发 |【经纬科创汇*碳中和】“美的”的「楼宇碳中和」之道春华资本汪洋:碳中和行业不是钱太多,而是钱太少|投资人谈趋势student council executive是个多大的官?当数智化遇上碳中和,我们需要怎样的供应链? | 甲子光年日本尿素的故事十万亿赛道再获顶层支持!8只碳中和ETF一次性批出,什么信号?电动车利好政策多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钙钛矿能成为光伏行业的未来吗?我们与浙大教授左立见聊了聊 |【经纬科创汇*碳中和】明确了!这里禁售燃油车!碳中和金融产品密集发布,投资风口再扩大?碳期货也来了人家都放空炮了,你可得知道啥是碳中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