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只是开胃菜,后面还有大餐
6月20日,最新的LPR报价出炉了。
结果是两个字:降息。
全线降息0.1个百分点,1年期利率降至3.55%,5年期以上利率从4.3%降至4.2%。
上一次降息还是在去年8月,如今时隔十个月,LPR再次迎来下调。
1
先说一下对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影响:降息后月供能省多少钱?
以首套房、贷款100万、30年来计算:
降息之前利率为4.3%,每月还款额是4949元。
现在降息之后,每月还款额是4890元——省了59元。
累积30年的利率一共减少2.1万元。
按照住房信贷政策的规定: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最低是在LPR的基础上减20个基点(0.2个百分点);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是在LPR基础上加60个基点。
这是房贷利率的下限,不能比这个更低了。
你要是买新房的话,立马就能享受到,但对局已经买过房的正在还房贷的人来讲,需要等到下一个重新定价日——一般是第二年1月1日,月供才会减少。
这是降息对房贷的影响。
不过,降息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这一个行业,而是全方位降低无风险收益率,进而刺激各行各业的投资和扩张。
这里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一降息就一定会扩张。而是说它的作用力,是向着扩张的方向而去的。
比如说,如果硬撑着不降息的话整个经济体的收缩能达到-10%的话,那么降息之后可能就会是-8%了。
这就是它的托举作用。
但能不能托起来,能托多高,就要看力度了。
那问题就来了:这次力度怎么样?
2
回答是,一般般,仍然比较收敛。
符合市场预期,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符合预期是因为之前的逆回购、MLF、SLF等货币工具都调降了10个基点,LPR调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可是按照目前实体经济各行业的状态,和对资金的需求来看,这10个基点的下降还不够解渴。
五月份的金融数据,很明显地表明了当前的状态:
新增贷款1.36万亿,而去年五月是1.89万亿;
新增社融1.56万亿,而去年五月是2.84万亿;
须知,去年5月本身就是一个低基数。这数据和体感温度是基本一致的。
M2和M1双双下滑,M2增速降到了11.6%(四月是12.4%),M1增速降到了4.7%。
资金供应还在增加但是大家的贷款需求没了。
我们对比一个数据:
去年全年总共新增了多少M2货币?
28万亿。
而今年第一个季度,就是增加了15到16万亿的货币。可问题是,这15万亿M2撒下去,GDP增长了多少呢?只带来1.35万亿新增GDP。
原因是,通过基建管道注入的货币,并没有在市场中扩散开来,大家还是在收缩。
CPI也反映了这一点:
水没有扩散开来,物价就没有支撑。
物价走低,就导致了市场中的实际利率升高,因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LPR就是名义利率,所以在通胀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要降实际利率就只能降名义利率了。
但是目前这个LPR调降的幅度远远比不上通胀的下降,所以其实——
现在的实际利率仍然处于高位。
3
总结来说,这次降息只能算是向市场靠拢了一点。
与其研究降息会带来多大的效果,不如研究经济何以拉着利率向下跑。
何以向下跑?
核心原因就两个:
1、经济本身处于下行周期;
2、信心和预期的方向性变化;
经济周期本身,目前处于朱格拉周期筑底阶段,同时处于库存周期主动去库阶段。
因为朱格拉周期比较长,一起一落可达十年,所以磨底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库存周期的长度一般是四年左右,分为四个阶段:
被动去库(需求上升、库存下降)→主动补库(商家一看需求旺盛了,就扩大生产)→被动补库(扩大生产后商品变多,可是这时需求却下降了)→主动去库(需求下降那就只能降价甩卖了)四个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对应经济上行,后两个阶段对应经济下行。
目前综合各行业的库存数据来看,处于主动去库期。预计四季度库存见底,进入被动去库存。
而信心和预期的方向性变化,大家应该能感受到。
时代的主题似乎和以前不同了,和平与发展逐渐离我们远去,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高浪急可能成为未来的常态,所以现在的很多问题,已经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当大家都有这种预期之后,当然会收缩资产负债表。
4
那怎么办呢?
从政策面来讲,目前仍然属于小心翼翼地,好像是避免过度刺激。
先出一拳,试试反馈。
但这两个影响经济的核心因素放在这里,这个托举力度是不太够的。
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出大招,同时仍然有配合降息的概率。
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
新闻通稿说:
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没有透露具体措施,但给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这可能包括一揽子政策,比如宽财政、稳地产、扩货币等等形成一套组合拳。
昨天还召开了恢复和扩大消费调研协商座谈会,规格相当高:
会上提到:
要深刻认识恢复和扩大消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内在要求。
这些信号,都在指向后面的“大餐”。
一些大机构已经在猜测:
可能需要大规模放松楼市,最快会在本月推出措施支持相关行业,六七月是出手的关键节点。
如果来的话,除了放宽调控政策与信贷环境,还要减少媒体对房地产的负面舆论。
但从目前的降息来看,并没有对房地产“特殊照顾”。
在多轮的预期博弈之下,能否成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