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可以”!
亲爱的有倩同学:
你好!见字如面。
最近你和弟弟一起去冷湖基地天文台,亲自观测“爱能”小行星,一定很开心吧!
大约像你这么大时,我曾经翻阅到一本科幻小说,书名是《飞向人马座》,讲的是3个少年,因为意外困在飞船里并被抛出太阳系外。
在漫长的五年外太空流浪中,他们克服悲伤和绝望,靠自我学习和青春成长,最终自我拯救,返回了地球。
那本小说破损到只剩下大半本,但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此生都忘不掉书中写到的“引力弹弓效应”,忘不掉长大了的孩子们驾驶飞船,在关键时刻坚定地加速,摆脱了黑洞的引力,掉头飞回太阳系。
有倩同学,我知道你是一位喜欢唱歌的青海土族女孩,还知道你喜欢天空和火箭。
12岁的你多么美好啊!未来充满可能和希望,时间将徐徐展开,整个宇宙都将是你的舞台。想想看,也许你有机会驾驶飞船,奔向月球,奔向火星,奔向人类的下一个家园。
人生像是一座巨大的花园,梦想和希望是种子。你不知道哪里种子会发芽,但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四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有倩,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孩子。你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守卫着山林,独自养育着你们姐弟三人。
相信我,他将一直是这个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他平静的外表下有着宇宙间最强烈的爱,这种奇妙的基于生物学的情感,迄今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别的星球上出现过。
他会为你对太空的好奇与向往而自豪。因为孩子是父亲最大的希望,孩子们的梦想,就是父母们的梦想。
可是,一定会有人问你:天空虚无缥缈,火箭又不能当饭吃,这一切有什么用呢?
壹
仰望星空
有倩同学,如果你对上面的质疑感到困惑,请不要担心。你可以先用据说是黑格尔的话来回应: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然而,对方依然会继续问道:“那又怎样呢?和你有啥关系呢?”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在你的此生,会不断遇到有人对你的梦想提出怀疑。
有时候,你甚至会自己怀疑自己。
每当这个时候,请闭上眼睛,深呼吸,让你熟悉的那个星空重现脑海。
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在《天问》写道:“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意思是说:天地尚未成形之前,是从哪里来的呢?敏感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的原因?
这是多么朴素而又敏锐的终极之问啊。
如今我们知道了,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
根据2015年普朗克卫星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宇宙大爆炸距今137.99 ± 0.21亿年,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同样是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因为太专注于“仰望星空”,结果不小心跌进水坑。人们嘲讽他,认为他不务实,干不了“有价值”的事情。
你看,对“仰望星空”的怀疑,对科学和知识的怀疑,可谓历史悠久。
泰勒斯决定“反击”。他凭借自己的天文学知识,早在冬天就预测到了来年的橄榄大丰收,因此他以微小的成本在米利都和开俄斯岛租赁了榨油坊。
由于无人竞争,他成功在来年通过出租榨油坊获得了大量利润。亚里士多德由此总结:
“只要哲学家们(亦指科学家和仰望星空的人们)愿意,他们很容易致富;只不过这并不是他们的追求。”
上面这个典故里不仅有天文,气象,还有概率,以及金融知识。仰望星空,不仅是向外探索,还是我们向思想深处的远航。
现代人比古人幸运得多,我们每个人都因为“仰望星空”而受益良多:
全球定位系统被装入小小的手机,带我们回家,并支撑着千百万的工作岗位,以及万亿级的经济效益;
人造卫星可以俯瞰大地,配合传感器和智能软件,令农作物大幅增收;
......
有倩同学,其实,假如有人问你为什么“仰望星空”,你压根儿不必回答。
或者,你可以如《火星救援》的男主角那样说:
“每天,我都会去外面看看(火星上)一望无际的地平线,Just because I can.”
没错,你喜欢仰望星空,仅仅是因为“你可以”。
梦想是一种能力,希望是一种能力,爱也是一种能力。
只要你仍能仰望星空,就没什么能打倒你。
贰
引力弹弓
有倩同学,这个世界太有趣了。
我像你这么大时,从那本不完整的科幻小说里看到了“引力弹弓效应”,从此再也没有忘记。
你马上就会从课本上学到这些知识啦。
引力弹弓效应,又叫重力助推,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体的相对运动和引力改变飞行器的轨道和速度,以此来节省燃料、时间和计划成本。
你看,上面的原理图,像不像一个弹弓?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为了让地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仅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让地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达到了逃离太阳系所需的速度。
在现实世界里,弹弓效应帮助旅行者1号飞向了宇宙的深处。
旅行者1号是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离我们超过230亿公里。它也是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
旅行者1号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7公里,比现有任何一个飞行器都要快些。
它是如何做到的?秘密就是“引力弹弓效应”的引力加速。
旅行者1号离开地球时,火箭将其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从而摆脱了地球引力束缚,飞向地球轨道外侧的太阳系。
然而,这还不够。要想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需要加速到16.7公里/秒,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
旅行者1号的运气太好了,它遇上了176年一遇的天象: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大行星运动到了太阳的同一侧!
旅行者1号于1977年9月至1981年12月31日的轨迹图
如上图,旅行者1号在飞经木星和土星时,不仅顺便拍照考察,还通过两次精彩的重力助推,获得了足以完全摆脱太阳引力的动能,其速度达到了17.46公里/秒!
1990年,“旅行者1号”经过12年的飞行,在距离地球64亿公里远的太阳系边缘,回望地球,拍下一张照片。亲爱的有倩同学,你能找出地球在哪里吗?
让我们再看看那个光点吧。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那就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每一个人,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和罪人,都生活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叁
一千个亿
旅行者1号的宇宙探险,仿佛是一场接力赛。
人类对星空的探索,也是如此。
早在春秋末战国初,墨子提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这个统一的整体的组成部分。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认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
约在公元145年,托勒密将希腊人用以估算天体位置的各种天文观点和方法汇编成《天文学大成》。他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而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均围绕着它转动。
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的敦煌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星图中最古老、星数最多的星图,图上有星星1339颗。
1066年,沈括涉足天文研究,改进天文仪器,并对历法进行修订与发展,首倡《十二气历》。
生于1473年的哥白尼提出了宇宙日心说,指出宇宙真正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开普勒深受哥白尼日心模型的吸引。他的研究又引起了第谷·布拉赫的注意,后者20年如一日地进行天文观测。
1609年,开普勒将研究成果写进了《新天文学》一书中,提出所有行星轨道均呈椭圆形的观点。
随后,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表面和地球一样分布着山丘平原,这与亚里士多德想象中规则平滑的天球截然不同。
1642年,伽利略辞世的第二年,牛顿出生了。长大成人后,他给出了一个能够解释月球、行星运动的物理框架,以引力理论为历代仰望星空者的探索之旅画出了完美的闭环。
一代又一代人,以其卓越的大脑,和仰望星空的好奇,一点点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有倩同学,我想告诉你一个神奇的数字:1000亿。
以下,是我眼中最为神奇的三个1000亿:
1、有种估计认为,宇宙中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有1000亿颗恒星;
2、人的大脑里约有860亿个神经元,接近1000亿;
3、地球上活过的人,总共加起来也是1000亿。
也许我们只是生活在宇宙之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星球之上,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寿命相对宇宙的138亿年短暂到无以言表,但是全体人类以某种神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彼此相连,代代相传,一步步走入了太空的深处。
肆
太阳之帆
亲爱的有倩同学,在如今这个即时信息时代,谢谢你允许我用一种古老的方式给你写信。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伟大时刻,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书信中。
例如1610年,开普勒写给伽利略的一封信中。当时他发现,彗星的彗尾指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于是觉察到也许彗星从太阳那里获得了什么动力。他在信中写道:
“假如船或帆能捕获天上的微风,就会有人勇敢地踏入那片虚空。”
1862年,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光具有动量和能量的理论。
1865年,科幻作家凡尔纳设想了太阳帆的概念。
多年以后,人类终于发明出真正的太阳帆,原理是:移动的光子打在任何反射面上,其动量会给物体施加一个很小的力。
太阳帆的神奇之处在于,尽管该推力很小,却源源不断,从而令飞船的加速有一个惊人的复利效应。
前几天,天文学家说发现了一个“高度宜居”的行星,离我们只有4光年。埃隆•马斯克回复道:几乎就是隔壁。
可观测宇宙的半径为460亿光年。所以4光年的确不算太远。
我们需要多久能飞抵该星球呢?
按照旅行者1号的速度,飞一光年需要17500年,飞到该星球共需要6万年左右。
但如果使用太阳帆,通过光子持续作用的复利效应,理论上能够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所以20年就能到这个宜居星球。
的确很近!
有倩同学,太阳帆的神奇原理,告诉了我们一个在宇宙和人世间通行的秘密:
有些时候,只要我们每次都做一点点,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只要持续下去,就会创造惊人的奇迹。
如此幸运
有倩同学,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吗?
物理学家费米曾经问道:
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先进的地外文明,那么为什么连飞船或者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
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宇宙惊人的年龄和庞大的星体数量意味着,除非地球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否则地外生命应该广泛存在。”
银河系里大约有1000亿-4000亿个恒星,大约是地球上所有沙子数量的一万倍。从概率的角度看,是不是多少应该有一些和地球类似的行星,能够出现智能生命?
地球的年龄是45.4亿年,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年。那么,假如有行星出现了智能生命,并且比人类早几亿年,会不会已经发展出惊人的文明了?
可是,他们在哪儿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例如“大过滤器”理论,例如德雷克公式,还有小说《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
不管是哪一种解释,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地球如此幸运,人类如此幸运。
你我也是如此幸运。
宇宙间有那么多行星,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恰好适合生命存在的地方,只有一个地球。
诸多幸运的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
太阳,每秒会爆发出相当于4.5万亿颗原子弹的能量,一小时发送给地球的能量,比整个世界一年消耗的能量还要多。
在太阳的核心,核反应释放的光子成为星光,经过八分多钟,旅行一亿五千万公里,来到我们的星球。
每一片单独的绿草叶,每秒都会吸收一亿亿个光子。植物捕捉了太阳的能量,喂养了动物,万物得以生长繁衍。
月亮,让地球自转的速度也慢慢降下来,从过去的8小时一圈,变成现在的24小时一圈。否则,地球表面会有无数的超强风暴,令生命无法生存。
月亮令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平面之间,有一个约23.5度的夹角。正是因为这个完美的角度,创造出分明的四季。
在整个太阳系,只有地球如此幸运。例如在火星,冬季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大气层会被冻成固体,而夏天因增加的热量造成的严重沙尘暴,则会将整个行星吞噬掉。
那么大的宇宙,那么随机的星云、星光、星尘,偏偏诞生了给生命以可能的地球;
那么漫长的45亿年地球时光,人类文明不过五千年,你我偏偏在此刻来到这个星球(请宽容我的“人择原理”)。
亲爱的有倩同学,在整体人类的巨大运气面前,太阳、地球、月球、大气层、四季、水分,这些要素可能占到我们得以存在的基础概率的99.99999%,甚至更大。
然而,我们却忽视这些最大、最基础的已知条件,为那些微不足道的连0.00001%的重要性都不到的事情去计较,去苦恼。
《理想国》里说,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遗落了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
如果我们能以更大的尺度来思考这个世界,如果人类以更长的时间来来孕育希望,这个星球会不会变得更美好?我们大家会不会更幸福?
进而,星空之下的人世间,具体生活中的每个人,也许更能感知到来自1.5亿公里之外的光子的温暖。
有倩同学,我们都是由星尘之间的原子依照某种秩序重组而成,由每个人大脑中860亿个神经元涌现出来的意识,互相唤醒,彼此感动,在共同的星球上行动,遨游于史诗般的宇宙律动中。
终有一天,人类会经由月球、火星,或是别的中转站,奔向更远的地方。
爱能星球
包有倩,土族,12岁,是平安区某校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也是阿里巴巴公益平台所支持的“壹基金温暖包计划”的受益人。6月8日,她还是被阿里特派员带去国家天文台冷湖观测基地,实现和科学家、星空摄影师一起讨论“天文和星空”梦想的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