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从屏蔽这些好友开始
第一种:自我炫耀型
有一类人,TA们会——
隔三差五地秀自己的豪华新车,炫耀刚买的奢侈品,晒奢华度假的九宫格照片;
或者秀伴侣对TA的无条件宠爱,弟弟妹妹对TA的感恩戴德,朋友对TA的赞美……
同时搭配类似的文字动态——
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
幸运只会降临在善良的人身上……
乍一看,我们可能会忍不住感慨赞叹:
真是一位努力上进、富有多金、深受身边人喜欢爱戴的成功人士呐。
反观身为平常人的我们,每天挤着地铁加班加点,不由得相形见绌。
但,打住!
这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
透过心理学角度去看,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乏什么。
也许是物质层面的缺乏——
车子、奢侈品、风景美图,可能是假的;
TA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通过制造一种假象,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达成某种商业目的。
也许是心理层面的缺乏——
晒出来的物质、他人的赞美确实是真的;
TA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想通过炫耀自己的物质、身份的成就,继续寻求他人的二次认可。
要知道,一般人在购买新车、旅游度假,或在关系中感受到触动时,可能也会发朋友圈记录这些难忘的时刻。
但他们就只发一次,而不会隔三差五地、反复地发。
所以说,
跟这类人交往,不要单纯被TA的“成功”所蒙蔽,也不要因此怀疑自己,同时还要看见TA内心深处的匮乏。
因为一个足够强大的人,无需任何炫耀,TA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第二种:展示脆弱型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无辜的我?
好疲惫,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配图可能是一张泪眼汪汪的自拍或表情包,也可能是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
这种类型的动态,会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变成一种寻求支持、关注,获得同情,令我们安耐不住想去问候TA:
别难过,我会一直在这里陪你;
宝贝,你怎么啦,发生什么了?
接踵而来的,很有可能是哭诉、抱怨、诉苦与吐槽。
你不能打断,也不能逃离,因为此刻的TA看起来很虚弱,需要你的陪伴。
当时一般人在情绪崩溃时,偶尔也会发朋友圈寻求安慰,但不会是常态。
而当一个人频繁地展示脆弱时,TA很有可能正在玩“寻求关注”的游戏。
过不了多久,TA会又一次遭遇“不幸”,又一次感到伤心难过。
逐渐地你会发现,你给予的所有安慰、支持或建议,都没有用。
因为TA只想要你提供情绪价值,不想做出任何改变,而你也会因此变得筋疲力尽。
所以说,跟这类人交往,请尽量克制你的拯救愿望。
你可以简单地回复几个拥抱,表示你看见了TA的难过与悲伤;
你也可以给TA推荐相关心理倾诉热线,建议TA寻求专业帮助。
要知道,成年人应该为自己情绪负责,而不是无限制地通过社交媒体,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
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在关系中更好地设置界限,不卷入,不做无谓的消耗。
第三种:主动挑衅型
控诉伴侣不体贴,控诉老板不近人情,控诉外卖小哥服务态度不好,
甚至某个社会新闻事件,也能让TA立刻联系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公遭遇。
你可以表达对TA的认同——
那样你们很可能会组成一个“愤怒二人组”,一起对抗外界的人事物。
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戾气越来越重,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
而一旦你表达对TA的不认同——
第四种:被动攻击型
TA生日那天,你精心为TA挑选了小礼物,可在TA晒出的朋友圈里,你却发现:
有高级包包、香水和化妆品,有蛋糕也有派对,却唯独没有你送的那份小礼物。
TA患阳那天,你已经康复,便把剩余的药寄给TA,可后来TA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真正的朋友得知你生病后,会立刻出现在你身边”,配图是TA与闺蜜的合照。
TA难过的时候,半夜发来信息向你寻求安慰,你强撑着睡意安慰了TA很久很久。
可TA第二天的朋友圈却是:“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支持我,我只能靠我自己。”
怎么说呢?
这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也没有直接提及到你,但你却隐隐约约感觉有些不爽。
嗯,不爽就对了!
因为从本质上来讲,TA确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你传达:
相对于昂贵的高级礼物,你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不值一提;
你虽寄去了药品,但你不去陪伴TA,所以你不是真朋友;
你花了好几个小时去陪伴、安慰TA,但这根本不算什么。
从某种意义来讲,这属于一种「隐形攻击」:
当然TA不一定是故意的,而是无意识的一种做法。
TA确实感受不到你的诚意,也看不见你的付出,从而令你有一种被无视的挫败感。
而真正良性的关系,是需要彼此真诚看见的。
所以说,
跟这类人相处,不要投注过多的精力,因为你永远做不到令TA百分百满意。
哪怕你这次做到了,等下次你做不到的时候,多半还会承受这种隐形攻击。
第五种:寻求性认可
赤裸的上身,强壮的胸肌,清晰的马甲线,搭配充满雄性荷尔蒙的文字动态;
性感的红唇,撩人的姿势,性感的吊带裙,搭配带着挑逗或诱惑的文字动态……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通篇都是以上内容,我们会有何感受?
有时可能会引发我们的不适,可不得不承认,TA们确实很有性魅力,令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但如果真想跟TA进一步发展成亲密关系,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设想一下,作为TA的伴侣,看到TA经常在公共空间发布具有性诱惑的动态,你会是什么感受?
你可能会感到沮丧——
“是不是我不够好,满足不了TA的需求,所以TA才会这样?”
你也可能会感到不安——
“万一哪个异性主动向TA投怀送抱,我是不是很快被抛弃?”
逐渐地,你们的关系可能会陷入紧张和不适,矛盾和冲突也会不断激化。
其实呀,一个人热爱运动健身,不断提高外在审美,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更加良性的出发点,应该是强身健体,提升个人魅力,而不是寻求异性的性认可。
所以说,人不是物品,
如果你刚好有性感的身材或靓丽的外表,那固然很好,它会令你在人群中吸引到更多异性的目光,获得青睐。
但,它仅仅是一个人表层很肤浅的部分,不足以囊括一个人魅力的全部。
如果你想要在关系中获得持久的联结,那就需要一点点卸下华丽外衣,用你的真诚和真实,去触碰对方的灵魂。
这不容易,但更值得。
写在最后
在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的动态类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给社交媒体上的网友贴标签,制造分裂。
而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视角——
透过一个人的社交媒体动态,看见更多背后的信息,从而规避一些无意义社交,减少彼此在关系中的内耗。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自己的社交媒体动态,就属于以上某种类型?
嗯,有可能。
实不相瞒,过去的我,也常常会不自觉地这样做。
比如,通过炫耀成就来寻求认可,或通过展示脆弱来寻求安慰,甚至还曾通过发出攻击来表达愤怒……
只是后来我发现,当越是这样做的时候,我越难收获好的关系,甚至还会令身边人不断疏离。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
社交媒体动态就像一面被放大的镜子,映射着一个人内心的影子。
如果,它刚好照见了你的朋友——
那就试着透过这些信息去看见朋友真实的样子,以此探索一种更加清爽的相处之道;
而如果,它刚好照见了你自己——
那就试着透过这些信息去觉察自己真实的样子,以此探寻一种更加清晰的成长之路。
在这里,有你有我有TA,也有世间万物。
觉察自己真实的样子
寻求更清晰的成长之路
塑造坚韧的内在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