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近期发表了一份新研究,发现目标感强的孩子,越努力越幸福。这不知道是多少家长梦中的场景。而对比研究中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日常学习,研究者们更是挖掘到了在培养目标感的过程中,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几个关键点。这几年来,孩子的目标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往远了说,关系到孩子的职业规划,往近了说,也和孩子日常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缺少自我价值认同的“空心病”就是缺少目标感的典型体现。前段时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一份研究,又发现了目标感的一些重要影响。由教育心理学助理教授 Kaylin Ratner 牵头的研究团队,在连续70天跟踪204位学生以后,发现:每当孩子们的目标感比平时更强烈时,他们当天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孩子们不是特别在意“我比别人优秀多少”,更注重“我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多少”。Ratner在回顾研究时,也说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让他们有更强烈的目标感。”这样的结果,让人好奇,目标感究竟是怎样促进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更重要的是,从去年至今,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经历了不少情绪低谷,甚至人生挫折。在这样一个大家普遍都想“躺”的时代,孩子们又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拥有一份坚定的目标感呢?以往说起孩子的目标感,似乎总是特别宏大的概念,和未来的人生目标、职业规划挂钩。但是Ratner教授的目光更为聚焦,她跟踪调查的孩子都参与了美国非营利组织GripTape举办的 “学习挑战”活动。这是一个类似探究性学习的项目,持续10周。参与这个项目的孩子都将获得至多500美元的学习经费,他们负责回答四个问题:你对什么特别感兴趣?为什么这个对你很重要?你打算在这方面学习什么内容?你计划怎么进行学习?他们的成年人导师Champion也不同于一般的导师。Champion并非孩子学习领域的专业人士,也不提供具体的指导,更多是为孩子提供资源支持,时不时会提出一些值得孩子深入思考、促进他们深度学习的问题。可以说从目标到计划,完全由孩子们做主。在Ratner跟踪的204个孩子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在70天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有19个孩子不到51天就完成了目标;有24个孩子用了94天多才完成。不仅是这次参与研究的孩子,还有很多往期“学习挑战”的参与者,即便在几年后的回访中,也仍然把这段经历当作一个宝贵的机会。为什么平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孩子,在这样一段短期的学习中,能爆发出这么大的动力?挑战结束后的访谈中,很多孩子表示,这次挑战让他们最开心的地方,就是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计划有完全的决定权。在平时,最大的困难不是推进学习,而是大人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放手给他们机会。有72%的孩子曾表示,父母不相信自己这个年纪有能力决定自己想学什么;但有93%的孩子希望自己可以决定和掌控自己的学习内容;85%的孩子认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学,那自己可以学习和精进相关的能力。此前就已经有研究表明,想要发展孩子的目标感,首先就是要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其实这些参加挑战的孩子也不都是“别人家的小孩”,他们可能也说不上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这么远大这么具体的目标。但他们需要一个尝试的机会,去挑战自己的能力,检验自我认知。而这样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日后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的基础。10年级的Dar的经历堪称典型。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她原本的人生规划就是高中毕业后在餐馆或办公室找份活,简简单单过一辈子,学校老师也不过照本宣科地教学,没有特别关心学生的想法,Dar甚至根本没想过要上大学,她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但是学习的冲动推了她一把。看到姐姐因为生孩子而忍受剧烈的胸疼,她开始对心胸外科医生的工作有了兴趣。当然,那时她完全没想过做医生这么大的目标,只是对做怎么做手术充满了好奇。她尝试报名“学习挑战“,并写下了几个对自己来说很有挑战小目标:了解人体组织结构,正确使用器械,能够做出简单的缝合……用学习经费买来练习缝合的硅胶模型后,Dar的挑战是从各种挫折和失败开始的:手抖、下错针、缝合歪。但是改变在一点点发生,她把油管的教学视频当下饭剧,从人体组织结构的简单理论知识开始积累,进阶到缝合模型这样经验的实操技术,再到向专业人士请教,她不着急出成果,而是踏实耐心地学。每多学到一点理论知识,每次缝合比以前更精准一些,都让Dar感到欣喜,她能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走出舒适圈。甚至以前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的她,都加入了美国健康职业学生俱乐部(HOSA),尝试去克服自己不擅长合作的性子。等到10周结束,她竟然真的达成了一开始的小目标。虽然她在医学方面的能力说不上多么出众,但是她开始觉得自己的能力应该不止于餐馆和办公室,尝试把大学纳入自己的未来规划。Dar的转变不是个例。超过80%的孩子都说,完成10周的学习后,更了解自己的长处了,94%的孩子也更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对摄影感兴趣的 Isaac,用经费购买了相机,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专攻肖像照。在编辑照片的过程中,还尝试进行平面设计的创作。这段经历,让从没有想过上艺术学院的他,准备把摄影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America在疫情期间,希望人们可以听到来自青少年的声音,就尝试建立了一个新播客。整整10周,从调试设备开始学习,再到请朋友来播客聊对生活、社会新闻的感受和观点,和最后的剪辑和宣传,虽然只出了一期节目,但是她对运营自己的品牌账号和内容生产有了不少想法。在大学,她选择环境研究和政策专业深造。看孩子们埋头在自己的计划中奋进,就能感受到研究结论说的,孩子们在乎的往往不是“我比别人优秀多少”,而是“我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多少”。要想让目标感发挥更强的自驱作用,仅仅有一个学习目标还远远不够。Ratner在研究报告也提到,要让目标感更强烈,有想要完成目标的动力,还需要让孩子有掌控感,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前进。一种是情感支持,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中,陪伴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在研究者的访谈中,很多孩子都表示,学校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按部就班的。老师、父母总是已经设定好了目标,甚至每一天做什么,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但是“学习挑战”不一样,在这里,大人们从舞台上退下,成为了孩子们的观众。在学习和拍摄照片时, Isaac就特别感激自己的Champion。虽然他们每周只有两三次交流,但是感受Champion密切关注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让Isaac对每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成就感都更强了。有时,Champion自己也会拍一些照分享给他,还请他点评照相技术。这种深入的互动,比单纯的夸奖更能让Isaac受到鼓舞。而作为和孩子关系更亲密的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控制欲,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在“学习挑战”的过程中,Champion虽然不会给孩子们指导,但是孩子们需要的资源,他们绝不会吝啬。但给资源,也不是直接给,他们总是用问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需要什么:在挑战结束后的统计中,研究者们也发现,在这种方式下,孩子们大多会在跑腿和材料等行政事务上寻求帮助,而不是请Champion指导自己的学习目标,或者帮忙调整规划。比如有孩子会希望Champion能为自己和资助方牵线搭桥,希望能够提供联系方式,他们甚至都能克服自己的“社恐“,跟机构、部门电话沟通事情。还有孩子匿名留言:“我以前太习惯得到大人的允许才行动,所以花了一段时间适应。等我习惯自己做决定以后,我发现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所有参与挑战的孩子都表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他们克服困难的一个重要动力。但他们也承认,自己虽然有这样的雄心,但是能力往往不够。有75%的孩子说,他们在项目中锻炼得最多的是设定目标、运营团队、做出决策、管理时间,这类的管理能力。在挑战中,超过一半的孩子都在中途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的是因为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一开始的目标定高了,有的甚至是发觉自己一开始决定的学习方向不契合了,以至于不得不改变。这些挫折和失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像斯坦福大学威廉·戴蒙教授说的,孩子们可以在一次次试错中变得更加智慧,也可以从父母那里学到前人的一些经验。媒体人本·斯坦在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时,也把成功归功于父母在家中饭桌上的谈话。父亲是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他总会和母亲一起讨论经济和财政状况,聊自己的看法,也不避讳自己曾经历的挫折。看似跟心理健康不怎么相关的目标感,其实还是一项很重要的心理资源。所以,除了关注孩子们完成“学习挑战”的时间,Ratner和团队还特别关注了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在调查持续的70天内,孩子们每天都要完成一份5分钟的问卷,来记录自己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感受。结果很符合大家的预想:那些目标感比较强的孩子,会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反之亦然。这些年,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外滩君过往的报道中,有不少进行心理咨询的老师提到各种让人难过的例子:有的孩子小时候还很活泼,到了初中忽然就说不想上学了,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有的孩子成绩明明名列前茅,却难过地说,觉得自己活得没价值;还有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考高分,一旦进入大学,瞬间就没了生活目标……但如果能利用好孩子的目标感,既能带来学习的动力,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那将是一箭双雕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对目标感的这个作用,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有些家长把目标看得太功利,觉得对考试、升学有用的,才值得作为目标。但参与“学习挑战”的孩子已经用自己的故事说明了,这种想法,没有必要。在孩子们提交的学习计划中,有喜欢音乐的孩子想建立一个音乐社群,并且推广自己的原创歌曲,有对时尚感兴趣的孩子计划启动自己的时装设计业务,有对医学感兴趣的孩子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探索……从武术到木工,从网络安全到音乐制作,从神经科学到社区服务,孩子们的学习目标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这样的模式也意味着,孩子们如果愿意,完全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复制这种方式。曾有一位对社区服务非常感兴趣的女孩,在挑战结束以后,还继续为改善自己社区的环境和组织努力。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这也成为她亮眼的一段经历。但没有孩子从一开始就抱着为了申请大学的心态学习。有个入选了“学习挑战”的孩子,也曾经深受家人这种想法影响。他那时对科技特别感兴趣,已经有了一个科技产品的预想,但一直担心自己最后会不会做不出来成果,白白浪费了学习经费。要不是有朋友坚持鼓励他报名,他很可能就放弃了。其实,目标感之所以能让孩子具有强大的自驱力,就是因为“孩子想做想学,才有了目标”,而不是“因为有目标,才要努力”。在这个大家普遍都想“躺”的时代,孩子们更加需要原生的动力,需要纯粹一些的目标。在这个持续了70天的研究结束后,有个孩子的留言很是真诚:“以前我都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但现在,即使我在某方面比较弱,即使结果不是我喜欢的,我也会继续尝试。因为我知道,这一天结束的时候,我学到了一些东西。这不会让我气馁,反而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努力。”当我们谈论目标感时,挖掘孩子的兴趣,鼓励他们深度学习,规划未来的职业目标,这些行动都没有错。但孩子的学习之路是漫长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早早就找到宏大高远的人生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什么问题。Ratner教授的这份新研究也是提了个醒,在关注孩子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成功模样时,也别忘了给孩子当下多一些机会,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尝试,从实现一些小目标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可能性试水。相关阅读:
摆烂真的有用!研究发现:越厉害的人越懂得“有效摆烂”
年轻人迷信有错吗?研究证实:迷信可能真的有用!
诺奖得主最新研究:收入提高可以让人感到更幸福
作者:周岁,转载:外滩教育。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