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养: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先做“1件事”有助于孩子更勇于承担错误!
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那就是犯错了吗?还是只是不清楚“规则”呢?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孩子犯错时,以正向教养的法则引导孩子的情绪
孩子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足以让他们清楚的辨识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因此,需要大人帮忙“建立规则”,并在孩子尝试打破规则前,事先和孩子沟通破坏规则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以及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当孩子打破规则时,大人除了要向孩子解释规则建立的原因之外,也要协助孩子修正自己的行为。
犯错时先别急着责备!引导孩子认识情绪3步骤
虽然有些大人在孩子犯错后都会说:“做错事就承认就好,我又不会骂你。”,但当他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及散发出来的气场,无一不表现出“我在生气”,当孩子感受到大人的负面情绪,便会自然产生“害怕被责骂”的感觉,这时,杏仁核就会开始运作,启动与“害怕”有关的情绪反应,但因为孩子的前额叶尚未成熟,没办法自我缓解情绪,因此需要大人从旁给予协助、引导。
若大人在孩子犯错时,一昧地要求孩子承认错误,并放任孩子的情绪不管,那么孩子就会累加双重压力,这时,即便孩子真的承认错误,也只是表面的行为,因为情绪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下次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孩子内心产生的“害怕”仍会让他想逃避问题。
因此,当希望孩子为自己犯的错负责时,大人应优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针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进行引导,因为唯有先同理孩子的想法,孩子才会更勇于承担错误,大人也可以参考以下3步骤来引导孩子的情绪:
Step1.先替孩子把情绪说出来、厘清引发情绪的原因
先替孩子说出情绪,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不同情绪类型,以及厘清引发情绪的原因。
Step2.让孩子复述自己的情绪类型及引发情绪的原因
当孩子知道大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情绪便能较快得到缓解,此时,再让孩子试着复述自己的情绪类型,以及引发情绪的理由,能加深孩子对情绪的记忆。
Step3.协助孩子解决引发情绪的问题
当孩子了解自己当下的情绪类型后,大人可以提供方法让孩子执行,或是与孩子讨论该如何解决产生情绪问题的方式。
大人不需压抑情绪,但要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
除了照顾孩子的情绪,大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一昧的认为自己“不能”被情绪控制,甚至在自己有情绪时感到羞愧。
当孩子接收到大人生气的情绪时,如果大人没有明确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数孩子会不知道大人想要自己修正的行为是什么;当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修正什么行为,但是又接收到大人生气的情绪时,便很容易会产生“自我价值被贬低的感受”,进而引发孩子的“羞愧感”,这时就会让孩子想要反击,或者逃离。
因此,大人在生气时,也要记得明确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生气的原因”,并指出孩子“应该改正的行为”,以及孩子的错误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时,孩子产生的情绪则是“罪恶感”,罪恶感带给孩子的行为决策是“修正、弥补错误”,大人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学习修正,并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当孩子学会拥抱称赞,也是肯定自我价值的开始
当孩子接收称赞时,会活化大脑的“纹状体”,而这也是延续孩子内在动机很重要的一部分,能让孩子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处理被称赞的目标。
然而,当大人称赞孩子时,必须要具体告诉孩子称赞的原因,像是描述孩子因为做到什么事情而被称赞;若是没有具体说出称赞的原因,孩子有可能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称赞,之后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甚至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而导致“过度自信”。
除此之外,大人也要注意避免利用“物质”来奖励孩子,倘若孩子习惯了物质奖赏,当没有奖赏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孩子会完全不想做,或者开始讨价还价。
称赞除了能帮助孩子塑造行为,也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当孩子学会拥抱称赞时,也是肯定自我价值的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