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我体验了两年的全职主妇
文|读者:Cy
2021年从北京离职后,我返回家乡和相恋6年的男友结了婚,然后一直在家里寻找合适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我才收获了一份还算满意的offer,近日就要入职。中间两年的gap期,我终于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全职“家庭主妇”的酸甜苦辣。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剧照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吃饭在公司食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独居的家也远没有那么多繁杂事务,一切都井然有序,舒适自在。然而结婚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我老公每天都要通勤上班,早出晚归。在家赋闲的我,自然而然要挑起打理家庭的重担。这种转变,就像原本昏暗的房间突然亮起一盏强力的探照灯,所有细枝末节、鸡零狗碎都一览无余。我需要投注更多的精力才能打理好这座房子,好让生活显得不那么乱七八糟。
对于一个小家来说,家庭主妇的工作远远不止洗衣做饭,有无数令人讨厌的隐形家务需要应对。比如说,你要做饭,不会有现成的蔬菜瓜果躺在砧板上任你料理,你要制定一周内的家庭菜单,然后去超市一趟趟采购,再扛着大包小包把它分类放进冰箱。当然了,把食物原料烹饪成一道道熟食又需要很多道工序,爱美女孩避之不及的厨房油烟和噪音也是皮肤的“无形杀手”。
《心居》剧照
再说说打扫房间。不当家真的不知道,原来房子是需要每天打理的。每顿饭后都要刷碗擦桌拖地,地板一天就脏了,垃圾桶两天就满了,梳妆台上三天不擦就积灰了。洗完衣服还要晾,晾完了得记得收,收完了还要熨烫折叠放回衣柜。就这还是最基础的工作量,如果你想保持家里非常整洁干净,起码每个月都得来一次大扫除。从一个人独居到两个人成家,生活成本和家务量远不止翻一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没有孩子,不需要再为了育儿费尽心力。而且我也清楚,我不会一直陷身于“家务”这滩泥沼,我还会重新贴上职场人的标签,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外界的社交环境。只是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两年时光,让我切身体会到家庭主妇的艰难与不易。
以前,我家的家务被我妈一人挑起,我有无数的闲暇时光可以浪费。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手机看剧,或是拿把吉他,慢悠悠练上一个下午。现在,我的备忘录记满了下次购物要买的菜品和大大小小的琐事,做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都会消耗掉一个下午。让家里井井有条、整洁有序固然会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但含金量绝不会超过职场上的“优秀员工奖”。我相信,无数的母亲都经历过我这样的心路历程,只是她们都沉默地将这份辛苦消解了,变成每日再正常不过的功课,化作对适婚女儿的一句浅浅叮咛:“以后结了婚,你才会知道持家不易。”
《邻居也疯狂》剧照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我们夫妻之间常常谈论不要“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教,我老公确实比生活中大部分男性勤劳得多,自己的衣服自己收拾,有时会主动承担做饭的家务,被吩咐什么活儿也没有怨言,但是他完成家务的质量和效率着实不敢恭维。有学者曾经研究过,由于受到性别角色规范的影响,在面对肮脏和不整洁的时候,大部分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觉得自己有维持整洁责任的义务。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我更能看出活儿,也做了更多活儿,成为了我家内部事务的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即我国居民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86分钟。如果这些时间不用来做繁琐累人的家务,就可以打5把手游,做4套帕梅拉,看完1场电影,甚至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完成一场盛大充实的心灵发呆。
当然了,我家还不是最紧张的情况。我和我老公双方父母都身体康健、无需赡养;没有孩子,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即便如此,我也感受到了家庭事务给予女性的隐约压力。
有时候我会幻想,如果未来哪天我们都投身职场,父母需要我们照顾,孩子也需要看护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保证理想的家庭环境?我们又该固守什么样的家庭分工模式?大多数家庭会因为分工的不清晰产生分歧,双方父母如果身体抱恙,一个子女必然轮换不过来。但如果选择雇佣保姆或护工来照顾老人和孩子,又会产生情感上的真空。没有一种社会力量可以替代我们本身的角色,所以家庭和社会的重心分配就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
我们有必要去建立一定的家庭规则。《家庭形式有哪些》中提到,家庭是社会上最普遍最小型的经济团体,经济团体则一定会涉及到经济决策和劳务分工。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家务劳动的分工应本着相对优势的原则:市场生产率高的一方应把工作时间全部应用于市场工作;家庭生产率高的就把时间全部用于家务劳动。这样,家庭可以得到最大的物品和闲暇,从而获得效用的最大满足,增加家庭福利。只是其中家庭劳务的价值和自我牺牲的价值难以衡量。
《我们的婚姻》剧照
套用在我的家庭上来讲,我们夫妻双方都在外工作挣钱,工作时间和收入都相差不多,自然家务也是要共同承担的。同样的,之后育儿和养老的成本也需要公平的分担,这样也能让下一代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如果有了一定的积蓄,也可以“花钱买服务”,雇佣相应的社会力量,从劳务中抽身,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老舍曾经描述过自己的理想家庭:“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蝈蝈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母女于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睿智如老舍先生,看透人间浮华,最为珍视的唯有一座丹柿小院,一个朴素人家。
话又说回来,夫妻和谐,儿女健康,是中国家庭共同的愿景。在这样的基础上,家务如何分工恐怕也不算个难题了。
《加油!妈妈》剧照
排版:瓶子 / 审核:小风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