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国家储备林发展现状与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初探
作者:尹春哲,钱立华,鲁政委
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缓解木材结构性短缺,增加立木储备,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探索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国家储备林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面临较大资金需求,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引导创新多种金融手段以支持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目前国家储备林建设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资金、银行信贷、PPP模式和其他类型资金支持。其中,开发性和政策性信贷融资是目前国家储备林主要融资手段,其贷款期最长可达30年(不超过8年宽限期),贷款利率体现优惠原则,实行项目资本金比例最低为20%;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也是目前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主要融资方式之一,有效引入社会资本和企业资金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
目前国家储备林项目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木材采伐销售收入、经济林作物销售收入、林下经济、可行性缺口补贴和其他等。国家储备林依法依规并按照当地国家储备建设运营的相关规定进行采伐,将木材采伐销售收入作为项目的主要还款源之一,支持项目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储备林可大力拓展林下经济,加强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开展“国储林+”业务模式,增加林业附加值,提升短期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储备林经济效益,在我国“双碳”背景下,可积极探索尝试国家储备林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方式。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下,主要有三种路径:按照核证减排项目开发机制进行开发,按照林业碳票方式开发,以及按照非减排项目机制开发。
我们的分析显示:(1)由于林业碳汇方法学对于减排项目存在额外性的要求,因此,在目前减排项目开发机制下,国家储备林项目难以开发为合格的CCER项目。当然,由于国家储备林仍面临较大资金缺口,以及后续方法学的更新和我国减排工作需要,不排除国家储备林进入到可开发减排项目的范围内。(2)林业碳票是碳市场机制外林业碳汇价值实现一种有效渠道,但是目前主要受限于应用范围。(3)非减排项目开发机制可帮助国家储备林实现其林业碳汇价值,但在公信力方面面临较大潜在风险。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用户查阅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全文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