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施涵博士:港急需拓绿色金融 力保金融地位 | 深度观点

施涵博士:港急需拓绿色金融 力保金融地位 | 深度观点

其他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5月23日,香港《明报》发表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博士文章《港急需拓绿色金融 力保金融地位》,以下为全文内容。


媒体发布截图


绿色金融发展将成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22年9月,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中心。这一结果引起了香港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想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是由于香港与新加坡采取不同的新冠防疫政策所导致的短暂变化,还是预示了香港与新加坡之间金融中心竞争力对比的长期转变。



而在2023年4月,Z/Yen集团发布了另一项较少受到关注的研究——第11期全球绿色金融指数( GGFI )报告。根据此份研究,新加坡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1名,首次当选亚洲第一,与排名15的汉城以及排名20的上海一起成为亚洲地区进入全球前20的三个城市。相比之下,香港世界排名第37,亚洲第9,与新加坡相差26位。这一结果表明,新加坡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明显领先于香港。遗憾的是,两地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差距所受到的关注,却远低于对其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高低的重视。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进展,绿色金融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重塑全球金融发展格局。根据Z/Yen集团第11期全球绿色金融指数报告,全球绿色金融指数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897。这一结果也表明,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新焦点。因此,香港需要采取切实行动,通过提高其全球绿色金融指数的排名来保持其领先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甚至重新夺回亚洲金融中心龙头老大的位置。


香港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具有独特的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中国内地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全球金融市场沟通的桥梁,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为中国内地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绿色融资和投资管道,并为发展香港绿色金融提供了独特机会。


首先,香港可以利用香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要求,通过提高在港交所上市的1400多家内地企业的ESG管理与信息披露水平,推动这些上市公司及其更大的供货商群体向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型,进而为促进中国企业开展ESG管理、加速碳中和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实现向碳中和的转型存在着巨大的绿色金融缺口,这为香港金融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7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每年的绿色金融资金缺口达到1.1万亿人民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为绿色金融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等,来帮助弥补上述绿色金融缺口。这对香港绿色金融的发展既是责任,也是机会。


第三,香港可以发展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碳交易市场,尤其是自愿性碳交易市场。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独立的司法仲裁体系,使其具有连结中国内地与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巨大潜力。内地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与内地合作发展碳交易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一直以来具有创新能力,可以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


ESG人才短缺已成为

制约香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下表可以看出,香港的绿色金融发展更多地受到绿色金融质量滞后的拖累。而影响香港绿色金融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ESG人才严重不足。ESG人才的缺乏会限制香港绿色金融的发展,因此,尽快解决ESG人才不足的瓶颈是发展香港绿色金融的前提之一。


表1 全球领先金融中心的绿色金融指数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比较


中心城市

第11期全球绿色金融指数排名

绿色金融深度排名

绿色金融质量排名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纽约

2

1

2

1

伦敦

1

2

1

2

新加坡

11

5

20

3

香港

37

35

39

4

旧金山

10

6

17

5

来源:Z/Yen集团 2023


ESG人才需要具备下列特点和要求:1.具备全面的ESG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和政策,能够开展ESG风险评估和管理。2.具备跨学科的背景和能力,尤其是兼具文理科训练,能够在不同领域间进行协调和沟通。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4.具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和推动创新的ESG解决方案。5.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去除噪音,发现事物本质。除了上述特点外,ESG人才还需要具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关怀与责任。


香港曾经也面临金融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香港利用其优越的薪酬、优质的生活质量和多元文化交汇等特点,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然而,ESG人才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能够用中文交流的ESG人才更加稀缺。因此,香港迫切需要利用自身高等教育的优势,加强本地ESG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香港和中国内地人才的素质,以解决ESG人才紧缺问题。


香港本地大学及其商学院是

培养ESG人才的关键

鉴于ESG人才培养的高难度与长期性,香港本地大学的商学院将在为香港和中国内地培养紧缺ESG人才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此,香港本地大学的商学院需要开展下列几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商学院需要将ESG和可持续发展全面纳入各专业课程设置中,以帮助未来的商业领袖具备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技能。


其次,商学院需要开设ESG/可持续商业发展的专业系统课程。目前,零星的ESG课程远不足以培养跨学科的高层次ESG人才。因此,香港本地大学的商学院需要向欧美等国的知名商学院学习,开设可持续商业、绿色金融、ESG战略管理等系统专业学位课程。例如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和环境学院联合推出MBA和MEM(环境管理硕士)双重学位,用三年时间培养出跨学科的可持续商业高端人才。


第三,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企业应出资与本地大学合作建立绿色金融与ESG研究机构,搭建一个学术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引进可持续商业和绿色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快速提升香港在ESG及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水平。


第四,香港的大学应在促进创新和创业的活动中,加大支持学生和教师开展绿色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推动绿色创业,强调双创项目的正面社会影响,为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比如,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举办的《2023香港大学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便把ESG评估加进去评分标准里。


总之,随着全球向2050净零转型不断发展,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未来全球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香港本地大学特别是商学院在未来ESG人才培育、中国本土化ESG体系建设方面亟需改革,以发挥其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为香港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作者简介:

施涵 博士 Dr. Han Shi

港大ICB ESG中心主任

国家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首席科学家

亚洲开发银行(ADB)工业绿色发展国际咨询顾问

美国耶鲁大学产业生态学硕士和哲学博士



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ESG管理与报告培训课程

香港、三亚两地授课,10月开学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绿色金融】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绿色金融月报(2023年6月)突发 | 香港急需汉语教师,会粤语或外语的优先!袁启亮先生:OI更胜AI 人人可做创意超人 | 深度观点施涵博士:全球经济下行时,企业应更注重ESG实践 | 深度观点李徽徽:中国经济下半场关键在于企业信心的重塑 | 深度观点八十五 捕鱼【绿色金融】绿色建筑及相关产业与金融协同框架李徽徽:瑞幸与茅台牵手——一场“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 | 深度观点八十六 郭老【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与水处理相关行业景气提升——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季度纵览(2023年二季度)回国见闻 – 微信支付文鸣教授: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一些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享篇)| 深度观点重磅 | 香港急需汉语教师,会粤语或外语的优先!中年落魄男吴雷钧博士:A.I.神经网络赋能营销新玩法(I) | 深度观点【绿色金融】国家储备林发展现状与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初探【绿色金融】推动钢铁产业循环化与绿色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钢铁业解析袁启亮:情感经济对品牌的 5 大启示 | 深度观点【绿色金融】唯一性全覆盖令绿证地位大幅提升——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绿色金融】欧盟可持金融战略进展与启示袁启亮先生:AI以人为本——品牌情感价值6策略 | 深度观点广兴博士:佛学、正念与人生智慧(上篇)| 深度观点【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行业景气提升——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报告(2023年9月)【绿色金融】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推进加快——绿色金融月报(2023年7月)《转型与创新: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蓝皮书》: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呈现三大趋势【解盘晚餐】AI退潮加速 金融地产虹吸明显新书悦览 | 《转型与创新: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蓝皮书》乡村女教师谢祖墀博士:大变局中的战略思考 | 深度观点助企燃动绿色引擎,招行打造绿色金融特色服务【绿色金融】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实践潘天佑博士:竞合背景下的“成长型思维” | 深度观点文鸣教授: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一些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问答篇)| 深度观点大反攻!700多只基金"收复失地"!金融地产基金成大赢家莫毅明教授:数学之美与成功人生(下篇) | 深度观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