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潘天佑博士:竞合背景下的“成长型思维” | 深度观点

潘天佑博士:竞合背景下的“成长型思维” | 深度观点

其他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2023年秋季校内工作坊现场,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叫做《竞合背景下的成长型思维》。


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竞争与内卷的社会。在公司里面,你与同事之间也是竞争关系,有时候竞争非常激烈。每天中午一起吃饭也不意味着你们是好朋友,到了年终绩效考核,全组里面只有一个A的时候,你就明白你有多讨厌他。我们和同事之间是竞争关系,和老板也是竞争关系,试想同事聚餐的时候,我们最不喜欢邀请老板加入,餐桌上大家最愉快的话题是骂老板。有一天你成为老板,和部属之间也是竞争关系,你会安排他做很多事情,他只要肯做,你就可以回家了,这也是一种竞争关系。


当我们回到家里,也存在竞争关系。例如小孩明明应该生活得很快乐,但是小孩的功课太多,又什么都得学。有一次我很不忍心,就和同事委婉地说:“你有必要把自己的小孩逼成这个样子吗”,我同事回答说:“潘博士,你的小孩在台湾,你不知道在北京,高考差一分,你就输给了一个足球场的人。”竞争逼着我们每一天都要为接下来的竞争做准备,做努力。


我们没有办法避免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刘宁荣教授在欢迎辞中也提到,国家和国家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就得竞争,如果不想竞争,你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单干,一个人做,产生的效能有限。



上面的PPT中,右上的图片是原始人在石壁上遗留下来的真实岩画,画中有五个人在围捕一只大型动物,可能是一头野牛。从原始人时代,大家就知道围捕一只大型动物需要合作,产生了合作的工作模式。你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做事情,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你也可以选择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合作,以取得最好的成果,但是很不幸,世界不是那么美满。我每次看到原始人合作做事情就很感动,觉得我们人类需要合作,但是当原始人成功抓捕一头牛以后,五个人怎么分配这头牛,这就是竞争。没有一个分配方法是真正公平的,每个人都希望公平,每个人心里的公平又都不太一样。人和人基本的工作方式中,很大的一部分叫做“彼此竞争”,要夺取各自最大的利益。竞争是生存法则,也是生存常态。


PPT中,左下是一张战争的图片。战争很残酷,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战争是常态。战争是一种齐心协力的彼此竞争,这话听起来很吊诡,其实是因为一个国家必须让自己内部非常团结合作,才可以与他国打仗。这个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才开始,它是人类传统工作的固有模式。我们经常说“商场如战场”,商场是人类竞争最残酷的地方。关于商业竞争,很少有人能够媲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E·Porter迈克尔·波特,他被称作“竞争战略之父”。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看他以前的许多著作。



Michael·E·Porter在1979年提出一套竞争力架构,称作“五力分析”,五种不同的竞争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企业。简单来说,当企业提及“竞争”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竞争者。比如微软可能会想到谷歌,腾讯可能会想到百度等。当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竞争者时,企业会时刻关注竞争者会做什么,下一个move等。然而“五力分析”告诉我们,除了传统性竞争者,还有其他四种力量会影响竞争的结果。


第一个是“客户的议价能力”。这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常说以客为尊,客户永远是对的,但是现实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客户希望更便宜一点,所以和企业议价;客户会嫌企业的商品不好。企业和客户之间是竞争关系,这一点请谨记。当然,企业要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因为商品的消费者是客户,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影响到企业,更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


除了客户之外,还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与企业也是竞争关系,当各位有了甲方乙方概念的时候,你们最愉快的事情就是欺负供应商。Suppliers和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都是竞争关系,Suppliers多做一点,企业就可以轻松一点,向Suppliers砍价,企业的project成本就可以降低。


Michael·E·Porter的“五力分析”很全面,第四力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稳定的市场不但存在稳定的竞争者,还有新进入者的威胁。


第五力是“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威胁”。当你从事某一产品或服务二三十年,市场做得非常好,每个人都很认可你的产品,结果有人发明了一款新的商品,代替掉了你原来的产品,一夕之间,你销售了20年的商品无人购买。


今天我不是为了分享竞争力,只想说:在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坚持学习,在课堂上你们可以学到很多类似的知识,是前沿理论,又充满实战价值。通过上课可以完成自我提醒,在学校里我们可能没有学过这些课程,结果是工作中可能突然吃了很多亏,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在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会有很多类似的机会提醒自己,重新思考竞争力。


自从Michael·E·Porter提出“五力分析”,强调竞争力之后,“竞争力”三个字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热点词汇。大家都在谈论竞争力,无论是企业竞争力、个人竞争力、职场竞争力、孩子考试的竞争力,“竞争力”这三个字,过去被称作是一个好词。


竞争与合作的利与弊

我服务了十几年的微软就是一家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其创始人比尔·盖茨今年6月访问中国时,习近平主席接见了他,时至今日他还是很有影响力,由此可见,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公司拥有巨大的竞争力。从1975年微软成立的时候,比尔·盖茨就提出一个愿景,他说:我希望有一天,在每张桌子上、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台电脑。非常神奇的是,那个时候还没有PC,当时的一台电脑比冰箱要大好几倍,用于加密、解密军事用途,计算弹道trajectory等。为什么家庭、办公桌需要电脑?现在回头去看,因为电脑里有Windows操作系统,每个人都可以用mouse操作,上面有很多你觉得有意义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微软将以前用于加密解密,计算弹道的电脑,放到了办公室的每一张桌子上面,电脑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工作,所以微软是一家很有竞争力的公司,这也让比尔·盖茨在20年之内成为世界的首富,并且在首富榜蝉联13年。一直到今天,80%的个人电脑上面还是用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全世界有12亿的人在用office办公软件。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心里不舒服,觉得潘教授有很多微软的股票,所以拼命讲微软的好话。为了证明我不只是讲微软的好话,我告诉你们,短短20年的成功之后,微软没落得很快。微软是一家非常有创意、创造力、活力的一家公司,20年之后,原先的精神消失了。




图中列举了2000年之后的短短15年间,微软出现的很多错误。这些错误以后都会写在各大MBA的课程里。很奇怪,一家能让创办人在20年之内成为世界首富的,很有竞争力的伟大公司,20年之后居然变成固定型思维的一家企业。


“固定型思维”经常会发生在一些很成功的人或很成功的企业身上,因为过去的成功,所以在他的领域里,他觉得comfortable。他要赢,而且要证明他可以一直赢,他以前是第一名,不能变成第二名,他会在自己觉得舒适的固有领域里拼命地想要赢,那个领域的每一场战争他都想要参加,任何事情他都想要竞争,而且任何一次竞争他都希望是第一名。这种情况会造成一个现象:他看不到新出现的商品,看不到新的时代来临。这些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1995年互联网开始被普及,有一家叫做Netscape网景的美国公司,他们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在商业上的Browser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当时很多人用微软的Windows,他们都会下载Netscape Navigator,通过它,他们就可以进入到浩瀚的Internet世界。微软CEO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趋势,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多数的电脑都安装了Netscape Navigator,而且很神奇的是,大家打开电脑之后,使用Windows 几分钟,可能就把Navigator打开了,之后大量的时间都在用Navigator。换句话说,微软是一个PC世界的霸主,但在互联网时代却丢失了这个地位。


可以看出,微软第一次发现这个新竞争者的时候,思维绝对不是合作。这个领域里面他是老大,怎么可以允许别人取代他的地位。微软发生了一件商业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他做出了全新的IE浏览器,接着绑定了IE浏览器和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这代表着只要销售出去一台新的电脑,消费者打开之后,里面除了安装好的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之外,也安装好了IE浏览器,如此用户就不需要安装Netscape Navigator,直接用IE浏览器就好了。这个行为造成Netscape Navigator的重大损失,微软因此陷入反垄断的官司中。诉讼时间持续很久,我记得一直到2004年,这个诉讼才最终解决。


前面讲过,微软几乎错失了整个互联网时代。在搜索引擎方面,国外兴起了谷歌,国内出现百度, 多年以后微软才推出Bing;电子商务方面,国外是亚马逊,国内是阿里巴巴,没有微软什么事;社交网络方面,国外是脸书,国内是微信,也没有微软什么事;数字音乐播放等领域,市场份额几乎被苹果全部拿走了。


在Internet时代,微软究竟做了什么?非常少,因为他想把Windows做得更好。在Internet的时代,微软把它最强的精英部队全部安排做下一代个人电脑的Windows系统。同时,因为微软执着于Windows,它在移动互联领域里面也输掉了平台。今天你拿出智能手机,要么是iPhone,要么是安卓,没有一款手机使用Windows Phone,满盘皆输。在这个输的过程中,当时的微软CEO Steve Ballmer 史蒂夫·鲍尔默,想要东山再起,在2013年用72亿美金收购了Nokia的手机部门,他认为微软一定要赢,微软的Windows phone没有人使用,是因为微软不擅长硬件,但收获诺基亚硬件公司的结果,是Windows phone依旧没有人使用。


即使像微软这么成功的一家公司,它的创办人能够变成世界首富的这样一家成功公司,也犯了这么多固定思维的错误。



当企业成功到某个程度的时候,非常容易形成右图的情况。该图是在2012年前后,也就是微软不断犯错时期的一个漫画,它描绘了微软内斗文化很严重的状况。在这张微软的组织图里,每个部门之间都在拿着枪对干。这场内斗文化和固定型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微软那时候主打Windows,他拼命想把Windows继续做得更好,以此更好地主宰市场。所以微软公司里Windows相关的部门就很强势,公司内部竞争剧烈,因此创新型产品不容易争取资源。2004年我第一次加入微软,那时候包括绩效考核都是用竞争的形式。例如,在写今年的achievement的时候,如果我们一组3人完成了一项工作,你需要写清楚你在里面的具体贡献,因为微软需要清楚了解你个人的价值。制度造成了团队和团队之间,团队内部个人之间都是竞争关系。这种情况也就解释了微软在成功之后迅速形成固定思维的原因。



给大家介绍第一本书《The Innovator’s Dilemma》。我认为这本书是泄露天机的一本书,中文翻译过来叫做《创新者的窘境》,“窘境”两个字翻译得不是很贴切,dilemma这个单词翻译成“两难”可能会更好一点。“颠覆性技术”这个词就来源于这本书,它讲了很多在自身领域是榜首的成功企业,研发能力最强、市场最大、资本最多,什么都是第一名。但是,当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出现的时候,为什么原来的赢家最后会变成输家?更诡异的是,因为赢家研发能力最强,所以很多让他们走向衰落的颠覆性技术,原本是他们自己研发的。


举个业界有名的例子。柯达公司原本是生产胶卷的,以前传统相机专用,胶卷的工作原理是涂上感光的化学药剂,拍完之后拿去冲洗,冲洗出来的照片很漂亮。柯达的胶卷技术做得很好,到今天都不得不称赞。不过今天要讲的不是他的胶片,而是它强大的研发能力。1975年,柯达实验室首次发明了数字相机,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在香港叫数码相机,在台湾叫数位相机。也许大家会震惊于Digital Camera 被发明时间之早,而且竟然还是由柯达公司所发明。只是科达发明Digital Camera 之后,在一层层往上呈报的过程中,每一层都觉得这个相机长得丑,还不用胶卷。老板就说:不要胶卷,我们的利润从哪里来?因此柯达发明Digital Camera之后就放弃了这项技术。直到2012年柯达公司正式宣布破产,因为没有人使用胶卷,大家都在使用Digital Camera,就算科达自己不生产,别人也会生产,科达从而丧失了Disruptive technology 颠覆性技术。


与此相似,微软那时候也没有反应过来,没有看清Internet为何物,继续在原来的市场中竞争。在舒适圈范围之内,他认为自己很具竞争力,只要非常努力就可以继续维持领域内霸主的地位,这是固定型思维。他忘记了,没有“成长型思维”,新的产品就没有他的市场份额。所以很多第一流的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颠覆掉的。


《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书里也简单提到,颠覆性技术刚出现的时候,可能会被嘲笑,比如柯达认为数字相机拍出来很丑,但是今天的数字相机包括手机等都很方便,胶片比不了。这本书提醒我们:当颠覆性技术出现的时候,它通常并不具有吸引力,企业可能会直接将这个产品划分为低阶市场,或者干脆把它做成玩具,销售到幼儿园里面让小孩子玩。高尚的微软和柯达不会做低阶市场的产品,所以颠覆性技术出现的时候,很诡异的是,良好的管理本身反而变成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良好管理的内涵就是要求你去聆听客户的意见,结果良好管理得出的结论是Digital Camera不值得开发,然后就错失了机会。



另外一本想推荐给大家的书叫做《合作竞争》,英文叫做Co-opetition。本书认为,世界不只是单一的合作或竞争,竞争中经常包含合作,合作里也经常有竞争,就像5个原始人合作抓了1头牛,抓捕的时候是合作,分配的时候就变成了竞争。所以竞合的两层含义共同存在于生意里面。这本书之所以很值得读,是因为它很现代化,它不只是表面地谈论这一类问题,而是用博弈论来做分析。



上图是一个他的分析方法,右图称为价值网模型,Value Net Model,在这里只稍微涉猎,不会深讲。在开学典礼上,我们只希望告诉各位同学,后面的课程会非常精彩,在不同的课程里面,你会听到很多很有趣的内容。


言归正传,大家继续看这张图,这里面的Value Net Model与之前Michael Porter竞争力的图看起来有点像,事实上它们有很大的区别。模型正中间的角色是“公司”,公司的上方是客户Customer,公司的下方是供应商Suppliers,另外一边的角色是竞争者Competitors,这三者都与公司有关系。重要的是右边,作者创造了一个词叫做Complementors,中文翻译是互补者。互补者与竞争者在左右两个不同的位置,就是提醒我们:包括你的公司在内,这五个角色之间因为不一样的思维,或是竞争,或者是合作,关系在不断转换。


假如你开了一家川菜餐厅,川菜做得很成功,开店10年生意一直不错,突然有一天,在你隔壁又开了一家川菜餐厅,请问这家川菜餐厅是你的竞争者还是互补者?答案是竞争者。因为这家川菜餐厅会分掉很多你的客户流量。第二个问题,如果旁边开的不是一家川菜餐厅,是一个酒吧,请问这个酒吧是你的竞争者还是互补者?答案是互补者。因为消费者吃完川菜之后可能会去隔壁喝一杯,或者今天晚上约了同事喝酒,喝酒要先吃饭,就顺便来到了你的川菜餐厅,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补关系。道理很简单,大家立刻就能明白什么叫做竞争者,什么叫互补者。第三个问题,你的川菜餐厅隔壁开了一家川菜餐厅,这是竞争者,同一条街连续出现了8家川菜餐厅,请问他们是你的竞争者还是互补者?答案是互补者。因为当8家川菜餐厅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群聚效应”,你的川菜餐厅所在的那条街就可以叫做川菜街,想吃川菜的人就都会去那条街,你们之间就成了互补者。这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觉得有趣。


《Co-opetition》这本外国著作中当然不会出现川菜,但是我们的课程要将场景拉回国内,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竞争、合作关系一直在变化,你和你的Suppliers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更可以是合作关系。只要不完全是竞争关系,就看你怎么把竞争关系拉回合作关系。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很简单,只要把所有竞争关系全部变成合作关系就可以。即使是竞争对手也去握手,合作敞开心胸以实现双赢。但事实上,合作促成互补也不都是花好月圆。刚刚只是列举了几个合作的好处,大家细想,如果合作都是好事,这个世界上就都是合作没有竞争了。合作很容易:分享彼此的长处、分担工作节省成本,上个举例中,这些川菜餐厅的材料都差不多,如果8家一起联手从四川采购,你的议价能力就会变大,这些都是明显的好处;合作还可以增强市场表现,合力对抗更强大的竞争者等。都是好处,但是合作也有坏处。


第一个坏处是权利不平衡,一些大企业包括微软等巨头企业,假设你有新技术,他们来找你合作。合作结束之后两天,你可能就会发现你的新技术他那边也有了,所以合作的时候,企业一大一小,可能会形成权利的不平衡,就不容易合作成功。


第二个坏处是缺乏信任。当两家决定要合作的时候,当我的研究人员和对方的研究人员坐下来谈判的时候,可能就有很多私密信息没有交流,这个时候你是否有足够的信任,是否能确保两边合作之后,你的工作效率还能保持高效。企业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竞争激烈,你如何确保两家公司合作以后就真的只是合作?我完成过很多企业和企业之间合作的case,因为亚洲研究院的创新汇,我们吃了很多类似的螃蟹,过程很难,其中还有很多法务人员会告诉你什么不行,这就让人非常头疼,所以我们都知道合作好,但合作并不容易。


不要怕竞争,竞争是常态,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输家会输了竞争,赢家很可能形成固定型思维,在自己的领域里不停竞争,从而错失了其他的机会。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不只竞争一个选择,我们还可以多去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但这张图也提醒大家,合作看上去没这么容易,自从Game Theory 博弈论流行以来,大家常常谈论双赢,有时候我觉得双赢听多了就会恶心,人和人握手之后总是谈论双赢,然而双赢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中国人有一句老话比较务实,“天上不会掉馅饼”,饼就这么大,要如何双赢?我看不到双赢的可能性。


如果你想要双赢,第一,一定要有创造力,你要是无法通过Innovation将饼做得大一点,就没有资格谈论双赢。第二,就算有创新的机会把饼做大,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永远处在舒适范围之内,想通过竞争多吃一块饼。因为没有想象的空间,我们没有“成长型思维”,一直是固定型思维,双赢就无法实现。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在分享的后半部分,我要讲的是“成长型思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即使有合作关系,最终也可能演变为竞争关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以便找到合作的机会,并且能够创造出额外的价值让大家能够分享?



介绍第三本书《终身成长》,英文叫做《Mindset》。大家能发现翻译的中文和原英文书名明显不太一样。也可能是因为到不到更好的翻译用词了。《Mindset》的内容是:你的思维需要转变。这本书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作者认为,你的人生观决定你的人生。经过研究他发现各个行业比较成功的人,都有一个类似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成长型思维”。


他说,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本质不会改变,从小成长,大学毕业之后,需要学习的也都学习完毕,就以为自己足够当一个现代人了,所以他们总是急切想要一次次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学的是Computer Science,我就永远停留在Computer Science,的领域里面,以此证明我是一个非常棒的Computer Scientist。但是如果你的Mindset非常固定的时候,难以获得伟大的成长。所以作者说,他看到更多成功人士拥有“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你的基础素质可以通过努力培育得更好,不怕失败。固定型思维的人一再标榜自己的学历、专业、毕业学校,尤其在学校的学术背景。我们的CEO Satya Nadella萨提亚·纳德拉经常讲,know it all就是你什么都知道。例如某人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在毕业的那一个moment,就认为自己把全世界该做到的事情我都学会了,那叫know it all。但“成长型思维”告诉我们,know it all不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该有的态度,因为你绝不可能know it all,就算你是哈佛大学毕业,也还要持续学习,还要打破自己,否则你就只是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生而已,而且当你年纪越大,离知识就越遥远。你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变成一个learn it all,而非know it all。很多知识内容我可能不是很懂,我就需要学习,而且终身学习。


我非常钦佩在座的各位同学,用着休假时间自费来到香港学习,我相信没有人逼你们,不是父母让你们来学习,是你们自己的意愿,自己支付学费、机票钱,还要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你们是来learn it all。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恭喜你们都是“成长型思维”的人,我希望,而且绝对相信,在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这一段学习旅程中,你们会持续学习。我也相信当你结束课程之后,你们会更清楚地知道在职场应该怎样学习。


前面我已经介绍了3本书,大家回去后可以自己找来看,非常有意思。



“成长型思维”的个人或组织有几个重点,以上是从书中摘录的,我自己也非常认可的内容。第一,你可以从固定型思维改变为“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即使已经三四十岁了,依然相信自己有学习能力,像小孩一样,学得轻松快乐,而且每天都想继续成长。如果相信通过学习能让自己成长,你的行为将会不同。第二非常重要,你对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勇于拥抱失败。尤其以前成功的那些人,那些名校毕业那些人,很多人承受不了失败,要小心“CEO症状”,因为他们一生都成功,他希望能够在一个安全的范围里面,继续证明他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没有“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像一个小孩子,摔跤了哭一哭,爬起来继续走。小孩子学习能力强,是因为他们不怕失败。举个例子,有一家非常大的国营企业,他的董事长邀请我给高管做一场培训。董事长和我说:你们公司CEO Satya Nadella最近写了一本叫做《刷新》的书,书中的“成长型思维”讲得很好,请你过来指导一下我们的高管。我在那个公司讲了这个内容,我告诉大家:我们想要创新能力、成长力,就不能惩罚失败,还要鼓励失败,奖励失败、拥抱失败。大家听了都觉得很高兴,分享结束后我坐在董事长旁边,他也很高兴,结果主持人兼集团的CIO,他上台以后说:“企业和企业是不一样的,微软这样的公司可以接受失败,我们集团一定要确保每项的任务都胜利、成功。”


各位,主持人的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要知道一个公司、一个组织,希望所有的项目都成功没有问题,但一个创新的公司不可能没有失败,创新做的是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没人知道会成功还是失败,你这个组织想要创新,但又不允许失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希望公司是一个创新型、成长型的企业,一定要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不包括愚笨的失败或者懒惰的失败。创新非常艰难,但是一旦成功了,就可以赚取很多。你要鼓励他,要拥抱他的失败。


最后,“成长型思维”必须成为一种组织文化,所有人一起“成长型思维”,否则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个人容易受到排挤。如果组织里面只有少数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其他人都是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可能3个月之内就被fire了。因为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会认为“成长型思维”很奇怪,尤其当“成长型思维”创新失败的时候,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这个人总是失败,就容易轻视他。所以团队领导者必须让整个团体成员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才能让“成长型思维”变成一种大家觉得有安全感的做法。



接下来介绍第四本书《刷新》。这本书的作者是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萨提亚·纳德拉,前面提到,微软在互联网时代遇到了很多问题。Satya Nadella 2014年出任微软CEO,2017年写了这本书。


一般来说,企业家都喜欢在最后功成身退的时候写回忆录,给后人展示自己当初了不起的决策或功绩。Satya Nadella不一样,他在2017年写就这本书,不是回忆录,更没有告诉大众微软有多么成功。他写这本书主要是给员工看的,是想要告诉员工:一家我认为好的企业应该要怎么发展,怎么样去改变,怎么样去做transformation。


现在很多人经常提到数字化转型,英文是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是自身完全的转变。Satya Nadella想要告诉我们:要改变的不只是几个产品,或者说把几个流程变成数字化,他要改变的是思维方式,他要改变的是企业的文化。


例如Satya Nadella说,“CEO中的字母C,我希望它代表的是文化,是Culture”。他希望他这个CEO关注的不是5毛1块这一类的事情,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微软这一家原本处于竞争与内斗与外斗之中,抓不到重点的公司,从文化层面做出改变。每一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好好分享。他曾说,他不止希望鼓励大家学习,还希望员工们拥有好奇心,多看别人在学什么,互相学习,让学习成为公司氛围。


Satya Nadella成为微软CEO的两三年时间里,呈现出了非常鲜明“成长型思维”。再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微软前任CEO Steve Ballmer史蒂夫·鲍尔默也很伟大。他非常讨厌开源,Steve Ballmer说:开源就是癌症,产业的癌症。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我没有在批评他的意思。他认为微软投资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的软件,开源没有道理,所以他那时候非常反对开源。Satya Nadella正好相反,他上台之后拥抱开源,甚至后来微软变成GitHub 上面最大的开源贡献者。最后GitHub需要资金的时候,微软全资收购GitHub,让它能够继续开源的使命。


开源其实就是“成长型思维”,过去那种你死我活,我的东西我一点都不能分享给你,就算我不用也不能给你,就好像我在培养竞争者一样,这就是固定型思维。当你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时候,你想的永远不可能是只有你一家公司成功,我们要推动产业的发展,我可能还是头部,但是大家可以一起发展,所以微软会很generous地把自己的一些软件开源出来。


再举一个例子,Satya Nadella上台第二年左右,他宣布微软完成了新的Windows 10,Windows 10升级了非常多功能,我们一致认为Windows 10会让微软大赚,结果Satya Nadella突然宣布所有旧电脑一年内可以免费升级到Windows 10。


Satya Nadella为什么宣布老用户一年内免费升级Windows 10?市场上有很多讨论,我认为这个做法意义很明确,一方面,大家可以免费得到很多的好处;另一方面,微软云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因为用户使用Windows的时候,很多的服务都在云上完成。当你们有了这样的Innovation与“成长型思维”,才能谈论双赢,客户得到了免费的Windows 10,感到非常高兴,而你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正因为这样,微软的云服务快速在全世界推广开来,这才是双赢。


Satya Nadella除了“成长型思维”之外,还谈到了很多关于同理心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在《刷新》这本书里。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很值得读,绝不是在宣传微软,讲的就是企业的成长型思维、同理心等。因为这本书,微软内部很多人像我一样,非常钦佩Satya Nadella。我觉得这本书对我自己的个性、世界观等有诸多改变,所以我极力推荐。


同理心与黄金律的异同

“同理心”的英文是Empathy。我们经常有误解,认为“同理心”就是同情心或者是做善事,其实“同理心”的意思是说:我能够站在你的立场,站在你的位置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只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你。有一另个名词叫Golden Rule“黄金律”,它是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有的类似教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你要别人怎么待你,你就先怎么对待别人。两句话很类似,只是说法颠倒了过来。“黄金律”不只出现在希伯来或者中国,每一个文明古国都有“黄金律”。它是一个reciprocal互相的关系,从原始人打打杀杀的竞争,进步到礼仪之邦的氛围,所以他们才能够成为文明古国。如果一个民族没有“黄金律”,通常已经消亡了,或是自己消灭自己,或是被别人消灭,最后能够留下来的文明古国,通常都有“黄金律”的思维。


“同理心”与“黄金律”有什么不同?“黄金律”的主要内容是互相。但即使是黄金律,可能还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思考你的现状。比如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妈妈在冬天感觉到冷,看到小孩穿着很少的衣服在外面玩,满头大汗,脸都涨红了,小孩很热,但妈妈觉得冷,就把小孩叫过来赶快穿衣服。从“黄金律”的角度来说,妈妈希望被怎么对待,她就怎么去对待小孩,或许非常好,但从“同理心”来说那就错了,因为那个孩子真的很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同理心”其实是在“黄金律”之上的。


“黄金律”讲的是2,000多年前人类的对待彼此的新方法。但在现代这种竞合、复杂的世界,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需求,那就不对了。所以Satya Nadella说“同理心”很重要,不是你想要什么就开发什么,然后让别人使用;我们在实验室开发自己喜欢的产品,我们觉得非常好,但一上市没有人喜欢,这样对微软、对创新有帮助吗?所以重点在“同理心”,你真的了解别人要什么,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这时候你的产品才会有吸引力。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同理心?原因之一来源于个人的偏见。毫无疑问,“妈妈觉得冷”就是个人的偏见,我自己觉得怎样,就以为那样子就是别人所喜欢的,那是一个偏见。


另一种偏见叫做“组织偏见”。在微软内部的教育训练,我们告诉所有微软人,你去拜访客户或者到其他地方演讲,不要开口闭口都是微软的好,那是一种“微软偏见”。不是说不能有组织偏见,身为中国人,我们引以为荣,我会到处告诉别人中华文化了不起,但是不要让爱国心成为你的偏见,在你和外国人接触的时候,遇到外国客户的时候,不要说你们的思维如何,我们的思维更好,我强烈推荐我的思维,千万不要这样。


第三个叫做“客观偏见”。我第一次学到“客观偏见”的时候很震惊,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客观偏见”,我们认为偏见都是因为主观。什么叫做“客观偏见”?我们经常以为自己拿到了很多客观数据、客观事实,自己很客观,那么我就代表正确的一方。“同理心”并不是如此,不是客观上你对你就真的对了,而是对方认为什么是对的。这点要清楚,不是你拿大量证据告诉客户应该怎样,客户有他自己的主观偏见,他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他付钱,所以你站在他的位置思考,才能够打消“客观偏见”,才能够真正去了解你所有的客户和所有的伙伴,和你所有的竞争者。甚至包括你的老板,都可以用同理心去了解他们。


分享接近尾声。一开始我们讲到这个世界竞争激烈,今天生活中到处都是竞争,但是竞争很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在此提醒大家,固定型思维会让你错失改变的机会,你会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之后我们介绍了一本书叫《合作竞争》,世界除了竞争,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如果你没有“成长型思维”,没有同理心的话,你就看不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的话,你创造不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你合作的机会就很小,只能面对竞争的世界。我们还介绍了“成长型思维”,介绍了“同理心”,同时也介绍了怎么样减少偏见生出“同理心”。


最后我给各位3个提醒。


第一个提醒是你要有同理心,要有“成长型思维”。今天坐在这里的都是领导者,我相信,以你们学习的态度,很快就会变成企业里更重要的领导者,甚至是产业的领导者,如何让你的企业、你的组织,你的产业能够都具备“成长型思维”?答案在《刷新》这本书里。


Satya Nadella出任CEO没有多久的时候,很喜欢学习,很有“成长型思维”,他以前就是这样的个性,所以升职很快,47岁就担任微软总裁。各位都知道Satya Nadella是印度人,22岁去美国。24岁进入微软,唯一一家公司就是微软,47岁他就当CEO了,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当然这与他个人特质分不开。他的成长型思维、同理心,他善于让大家互相合作,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他成为CEO之后,他希望微软员工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所以写了《刷新》这本书。


在《刷新》里,Satya Nadella举了一个例子。他第一次主持SLT Senior Leadership Team高级领导团队,所有向Satya Nadella汇报的一级主管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在那次会议上,Satya Nadella邀请了一位知名橄榄球队教练,这位教练非常会做training,所以Satya Nadella找了他来帮助这些高阶主管,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这个教练很有活力,现场做了一些事情之后,他要求大家一起练习。微软的EVP里没有一个人举手愿意充当志愿者和教练一起练习,每个人都倒退半步,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教练都看傻了,教练当场就问Satya Nadella:我以为微软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一家IT公司,IT公司不是应该很有活力吗?最伟大的IT公司为什么现在连出来一个人担任volunteer做演练都这么困难?Satya Nadella把这件事情写在《刷新》这本书里。他分析原因是:大家都怕丢脸,这些EVP成功了一辈子,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聪明,大家都不知道足球教练会让我怎么做,怕失败。


回想刚才讲的不惧失败,不怕丢脸,是“成长型思维”很重要的环节。你能不能让你的团队有这样的安全感,让大家知道:我们在一起,失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能否让这种不惧失败变成企业文化?


第二个提醒与Diversity多元化有关。多元化有的时候会被人家认为是为了政治正确,其实多元化在创新层面非常重要。微软公司身处IT产业,包括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女性员工只有15%。不是我们不喜欢女性,我们非常希望更多女性能够加入,但问题是,你到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里面,女生的比例大概也是15%,所以我们经常会和清华开玩笑说:我们招不到女生都是因为你们,他们说“我们也没办法,高中生不来考”。


但不论怎样,当组织里同质化严重的时候,创新力就会有问题。我要提醒你们,有时候同质化不是我们刻意造成的,它是自然发生的,物以类聚。例如我们很骄傲地说:我们团队里的8个人全部来自香港大学。大家就得注意了,这种情况并不好,创新力的产生经常是在交错之间。


让我非常的感动的是,我们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课程非常重视跨学科交叉。交叉是一切创新的来源,你在某一个领域里拼命地创新,可能很多创新都是incremental的,今天好一点明天好一点,你需要有颠覆性的创新。跨领域非常重要。


所以请大家回去后设法看一看,你的团队同质化是否严重?男生女生的比例、年纪、学科、甚至工作经验的长短等等,是否能让你的团队更加多元,这也是Satya Nadella在“成长型思维”方面提出来的建议。


听完今天演讲之后,要是有谁想要在公司创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团队,那么我在此提醒你们,团队不一定需要换人,但你要考虑改变公司制度,把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制度、方法,按照成长型思维、同理心,按照你们自己希望的经理和职员的互动关系去重新考虑。因为你的员工会按照你给他设定的制度去成长,你告诉你的员工要成长,要去学习,鼓励学习,把这些当做你制度的一部分,他就会去学习。


简单举个例子,在Satya Nadella的这些改革之前,微软和很多企业一样,年终考核的时候需要写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在Satya Nadella改革之后,我们需要加上另外的两个部分,一部分叫做你怎么帮助别人成功。意思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做了哪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或者做出贡献;另一个部分是你要写过去这段时间里面,别人对你的成功做出的贡献,原则上这三部分内各占1/3。经过Satya Nadella改革之后,人和人之间,尤其同事和同事之间不再是竞争关系,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再次提醒大家,大家如果听得激情澎湃,要清楚回去怎么做。训练很重要,你自己的改变最重要,要让这些落实为你的考核制度,你可以从头到尾改变你的公司。接下来我们就到了Q&A环节。


Q & A


问题一:想请老师详细地介绍下Golden Rule和Empathy的区别?


潘天佑博士:如果给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可以讲很多Golden Rule和Empathy同理心之间的差别,今天时间不多,我想再简单地讲一下Golden Rule。两千多年前各个民族互相杀伐、各为利益。Golden Rule是孔子、耶稣、释迦牟尼等人思考出来的一个对等关系,每个民族都有,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黄金律”,就是说你要去考虑到别人,不要把人不当人看。但是同理心比Golden Rule更深入,更要求你真心站在别人角度。“黄金律”的语境中有两种人,一个叫“我”,一个叫“其他人”。但Empathy的语境里不是只有“我”跟“其他人”,他讲的是“每一个人”。比如坐在我前面的这一位同学,你心里在想什么?和其他人没有关系,我是真的要去深入地了解你。


今天,我很早就来到会场,分享的PPT投影在大屏幕上之后,我走到最后一排,看我是否能够清楚地看到PPT上的字,答案是看不到、看不清楚。所以我在今天在演讲的时候,没怎么依赖PPT,我站到讲台中间,尽量用流利的语言,而不是假设你们看到了我的PPT,因为我知道这个场地中有一部分人看不清PPT。这也是“同理心”的一部分,我没有把你们当作一群人,我是站在最后面的那位同学的角度,他今天也是和大家一样很辛苦地来这个地方听课,是否考虑到他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就是同理心。


问题二:老师,我想请问,您说微软没有向前进的那十年,我觉得就是Netflix上升的十年。这样说可以吗?


潘天佑博士:从阶段来说的话,可能不在同一个平台,因为你讲的是微软失落的那十年,和Netflix现在遇到的情况很明显有很多不同。然后加上Netflix其实我没有很仔细的去研究,我不知道你在问的是Specific是哪一个部分。但是关于那十年我可以再补充一点,微软那10年的CEO是 Steve Ballmer,微软到今天为止,将近50年里只有三位CEO,第一位是Bill Gates,他做了20多年CEO。接着就是他哈佛大学的同班同学,也几乎是创始人之一的Steve Ballmer做了10年,前面讲过,打官司、Internet时代、Mobile全部输了等事迹大概就在那十年,原则上不能全怪Steve Ballmer,因为那十年微软的业绩上涨了三倍。然而,微软的股价几乎完全没有成长,这代表投资者知道你虽然今天赚很多钱,但他们没看到你的未来。


问题三:我从最后一个“成长型思维”团队的这个角度来提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个团队都比较年轻,也有一些比较有自驱力的同事和成员,他们希望跟随我们这个团队一起成长。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去可能有些成功经验,或者说自我满足了,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我们该怎么样鼓励他们,让他们进入到“成长型思维”的状态?如果他们始终不愿意改变,但他在团队里面又承担比较重要的角色,如何不打压,也能够维持团队的平衡?


潘天佑博士: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忍不住又要分享一个我以前的故事。我在读完博士之后回到中国台湾,在一个工业研究院里担任一个小团队主管,管理的都是工程师。这个团队很像你刚才讲到的,都是比较年轻的成员,我那时候也很年轻,刚过30岁,带领着那个年轻的、知识程度各方面都很好的团队。这个团队里就有一位四十几岁的工程师,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大家在讨论某个设计的时候,当有年轻的工程师创新地提出某件事的解决方案,并非常兴奋地提出来的时候,那位老工程师最后都会补一句:这个想法要是真这么好,别人早就做了啦!其实这是事实,因为他很有经验,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聪明人,更何况设计IC这件事,研发团队的每一个想法很有可能世界上有其他人已经想过了,做了很可能会失败。这个老工程师是在告诉大家,不要把人生想的这么美好,按照老祖宗的教训,把芯片设计好就可以了。所以你讲这个情况在团队里经常会出现,我认为那是常态,千万不要认为,我就是想要带出“成长型思维”的团队,这个人老是拖我后腿,不要有这种想法,因为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多元的团队。那个老工程师可能成为你们的刹车,他的存在可能会让你们的“成长型思维”不会失败得这么惨。


问题四:刚才讲微软的例子,我感受颇深。我现在所处的这个行业在中国非常小众,但是和微软的发展历程有相似的地方。在过去大概十年,我们这个行业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而我所在的公司,目前相对specific的一个channel可能复合增长率50%,所以我很想了解一下如何打破“公平思维”。因为我们的组织和team,在过去接近6年的时间里其实非常成功,可以说在业界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但也因此形成了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测试方法。


潘天佑博士:我发现我每次演讲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而跳过去的内容,在最后Q&A的时候都会被Q出来,还是得用Q&A的时间,稍微讲一下。



你的团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在微软内部的训练里面,打破边界有三种方法:第一个打破边界的方法叫做学习。学习的意思是说,固定型思维里,有很多人固定在过去学校学习的方法里,他认为那个是正确的,团队成员要是没有广泛外出学习的机会,他就很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所以一定要学习。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学习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去学习,比如自修或参加conference、workshop什么的。


第二个是寻求,就是“打破关系”的思维。你的团队可能不是很大,但重点不是大与小。例如你是一个100多人团队的领导,部门里面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你review,有的时候你会请你的老板一起做review,我们很鼓励你找公司其他部门的主管、甚至其他部门的同仁来review你的部门,甚至是平常和你最不和谐但又不得不和他相处的那些部门,请他们来review你们,你要去打破关系的边界。因为我们太习惯关系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打破的方法就是将与你关系不好的人include进来,让他们参与review,有时候提出来的内容是非常出人意料的。有时候团队里有一个喜欢唱反调的人,这种情况不见得很糟糕。


第三个是实验,就是打破风险的边界。你的团队已经成功很久,是否还能撑住失败的风险?我也曾创业失败,我在客户那边曲意迎合的时候,不是今天意气风发的样子,那我们还能不能撑得住失败和丢脸?也许我不会用我的团队去赌,但我可以让小team去尝试风险更高的实验。




点击下方港大ICB公众号,右上角添加星标🌟,随时获取最新活动、前沿观点、校友动态。


港大ICB高管课程

香港大学授课,11月开学

含海外游学模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文鸣教授: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一些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享篇)| 深度观点用“大模型思维”看芯片设计公司得一微性能强劲又通用!Meta-CoT: 混合问题场景下的自适应思维链推理个人成长型IP,快来抢名额成长型股权基金崛起,科技巨头这样应对“创新”与“竞合”:上汽发布新能源三年计划 汽车向科技生命体进化AI Agent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 直播预告不同年龄段孩子,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谢祖墀博士:大变局中的战略思考 | 深度观点一九八九(13)【双养日课】如何将成长型优势发展成核心优势《月亮和六便士》重译02思维链CoT进化成思维图GoT,比思维树更优秀的提示工程技术诞生了晨游----什么是最完美的游泳身材哈工大发布大模型思维链推理综述:200+文献全面解析大语言模型思维链推理最新进展阎小骏博士:政治、文明与现代化 | 深度观点施涵博士:全球经济下行时,企业应更注重ESG实践 | 深度观点统一回复网友关于Reiki的几个问题葡萄牙里斯本,流动风景袁启亮:情感经济对品牌的 5 大启示 | 深度观点文鸣教授: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一些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问答篇)| 深度观点山东多地派出所大整合背后广兴博士:佛学、正念与人生智慧(上篇)| 深度观点李徽徽:中国经济下半场关键在于企业信心的重塑 | 深度观点行业观察|善本金融—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金融价值时代【FICC】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所增强——宏观FICC月度观点吴雷钧博士:A.I.神经网络赋能营销新玩法(I) | 深度观点邹宇先生:中国式家办,世界级水平 | 深度观点袁启亮先生:AI以人为本——品牌情感价值6策略 | 深度观点施涵博士:港急需拓绿色金融 力保金融地位 | 深度观点“老钱思维”,才是普通人最该抄的“作业”看完这10张哲理对比图,我顿悟了改变人一生的“强者思维”莫毅明教授:数学之美与成功人生(下篇) | 深度观点李徽徽:瑞幸与茅台牵手——一场“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 | 深度观点袁启亮先生:OI更胜AI 人人可做创意超人 | 深度观点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