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大道,越走越有大智慧
我们已经在《穷查理宝典》中看到了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的壮丽图景。在《芒格之道》中,多元思维模型的壮丽图景得到进一步延伸。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人类的大脑必须使用模型才能正常运转。作为一个投资者,把最基本的模型熟练掌握了,他的工作效率将会更高。在科学中,有少数几个公式,它们的分量最重,作用最大。同样的,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少数几个模型,它们也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只要理解并熟练掌握这几个最重要的模型,无论人生还是投资,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来自超额回报的模型
我们都知道多个模型叠加共振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时候,两个模型同时发挥作用,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二加二未必等于四,而是可能等于六,甚至八。多个模型的叠加效应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两三个模型产生的都是不利因素,它们叠加共振,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这就如同物理学中的临界质量的概念,在普通混合物中再添加一克的普通物质,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有些现象不能用简单的加法计算。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的公司中,既有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可口可乐,又有国防工业中的通用动力,还有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以及生产剃须刀的吉列。很显然,同时投资这么多种公司,必然有一套以多个模型为基础的思维体系。从表面上看,虽然投资的公司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性,例如,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很高。
最重要、最常用的模型就那么几个,例如净资产收益率模型。使用这个模型可以确保找到那种可以长期保持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巴菲特说,积累财富如同滚雪球,要想雪球滚得大,一定要选很长的山坡。那么,解决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模型找到很长的山坡。例如,箭牌是享誉世界的口香糖品牌,这个品牌它带来的巨大优势。箭牌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了难以替代的位置。买口香糖的时候,人们根本不会考虑其他的品牌。绿箭口香糖一条2元5角,杂牌口香糖一条2元。没人会为省五角钱买个杂牌放在嘴里嚼。品牌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像箭牌这种公司,可以说家喻户晓,谁都知道是好生意。一看股价,箭牌的股价是净资产的8倍,而一般的公司,股价只有净资产的3倍。箭牌确实是好生意,问题在于这么贵的价格还值得买吗?这样的问题不好回答,这就要考验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了。
就长期投资而言,最重要的因素绝对是净资产收益率。然而,当年入选漂亮50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都很高,所以用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条件去筛选,可能没什么大用。即便选出最漂亮的5个,也没那么容易。曾经在《巴伦周刊》的一篇文章里,作者计算了如果从1972年漂亮50从最高点开始,长期持有这50只股票,会取得怎样的投资收益。他选取的起点是漂亮50的最高位,那正是漂亮50的估值最疯狂的时候。在当时市场,只要有些成长性公司估值都非常高,连一家生产家庭缝纫图案的公司市盈率都达到了50倍。在随后的1973年和1974年,漂亮50跌得很惨,下跌的幅度高达75%~80%。
文章的作者计算了在最高位买入漂亮50,不管波动如何,一直持有到现在的复合收益率。他也计算了在相同时期内不买高估漂亮50而是买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复合收益率。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前者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比后者低1%。要知道漂亮50那个组合可是在估值最疯狂的最高位买入的。在此期间,如果只取漂亮50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即使是在1972年的高位买入,它们的表现也远远领先于指数。
由此,芒格得出结论:买入漂亮50中最漂亮的5个,长期持有,一动不动,投资者最终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不仅如此,长期持有好公司,投资者可以少交很多税。投资者不动如山,稳稳地持有可口可乐三四十年,可口可乐能不停地复利增长。芒格告诉大家,真正的好公司,现在的价格大家可能觉得很贵,其实不贵。至今,芒格依然认为,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持有漂亮50中的最漂亮的5家公司,而不是持有30只股票,耍小聪明,不断买入卖出,频繁换股。股市早已证明,大多数频繁买卖股票,连指数都跑不赢。
如果我们能慧眼识珠,找到一家现在净资产收益率很低,但将来净资产收益率很高的公司,在非常便宜的时候买入,就能获得超额回报。例如,最早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批股东,他们在巴菲特入主公司之前就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见证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家小小的纺织厂发展到今天的大型集团,他们都获得了超额的回报。但是,找到将来能长期保持较高净资产收益的公司,这只是投资的第一步。找到好公司之后,还得思考价格合不合适。世界充满了变数,就算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它真能在未来长期保持下去吗?
同样的模型,不同的结局
芒格对多元模型思维要求很明确:所有的主要模型,必须全部熟练掌握。最主要的模型数量不多,只要全部掌握,就能把世上98%的事分析透彻。只是没有速成的方法,只用一两天或一个星期,那是不可能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才行。打造模型思维方式没有尽头。总是能找到新模型,或者遇到新案例,可以充实旧模型。不断打磨思维方式,使得生活充满了乐趣。研究和整合模型的过程是一个发挥创造力、充满收获感的过程。最重要的几个模型就能让思维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以庞氏骗局这个模型为例,这个模型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庞氏骗局最终必然难以为继。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庞氏骗局经过包装,穿上各种光鲜的衣裳,伪装性更强,破坏力更大。能把认识上升到这一层,看透包装过的庞氏骗局,对庞氏骗局模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所谓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是指通过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再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投资者高额利息的骗局。这种骗局的特点在于所谓的高收益(利息),其实是用新投资者本金去支付。因此,一旦没有新投资者入局,资金链就面临断裂,那么骗局也自然穿帮了。
在股市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综合企业概念股红得发紫,其实它的内核无非就是庞氏骗局模型。一家公司先把自己的市盈率炒高,然后大量发行股票,四处收购没经过炒作的公司。它声称自己是综合企业,未来的规模能越做越大。究其本质,明显是庞氏骗局。事先就可以预见到,早晚有崩塌的一天。
很多事情背后是同一个模型,只是换了个套路,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过去,综合企业概念股很流行。现在,整合收购理论受到热捧。其实都是空手套白狼的发财手段。以前打的旗号是“综合企业”,现在打的旗号是“整合收购”,都是先把公司炒起来,然后以高市盈率的股票作为货币,收购还没被炒起来的公司。一家公司用自己25倍市盈率的股票,不断收购同一行业内的小型企业,进行所谓的行业整合,这种做法与综合企业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庞氏骗局又演了一遍。
有趣的是,有时候,不该出现庞氏骗局的地方,却出现了庞氏骗局。有一家声誉卓著的律师事务所——科瓦斯,它规定公司为合伙人设立退休基金,每年从公司的利润中拿出10%发给退休合伙人。科瓦斯设立的退休基金之中并没有资金,而是每年从公司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作为退休金。从表面上,我们可能觉得科瓦斯的退休基金这种没有资金,不符合保守、严谨的工程学原则。其实,科瓦斯的做法符合它独特的文化。科瓦斯支付退休金的方案是稳妥的。真正理解科瓦斯这家公司,我们就会知道,这种做法在别的地方可能不合理,但在这家公司是合理的。同样的模型用在一个地方是错的,用在另一个地方却是对的,这需要我们自己去衡量和分析。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芒格总是说,学习商业最好的办法是把伟大的公司几十年的财务业绩拿出来研究,但是商学院却不用这个方法教学。对此,芒格深有体会。早年间,哈佛大学商学院是从商业史讲起的,给学生讲修运河、建铁路。在商业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行业的起起伏伏,体会到经济变化带来的创造性破坏。这种背景知识非常有益。如今,商学院却不想借用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的案例,这可能是学术上的顾虑。芒格觉得,还是应该先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学起,研究资本主义的原理和发展,然后再学习商业。
商业竞争与生物竞争何其相似。学习生物学,我们就会知道,个体不断死亡,种群不断灭绝。资本主义的残酷性不亚于此。在我们的这一生中,可以有多少公司和行业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苟延残喘或烟消云散。谁能想到,柯达和通用汽车会破产。很难想象资本主义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伯克希尔·哈撒韦曾有一笔糟糕的投资。这笔投资很少被提起。那就是对《世界百科全书》公司的一笔投资。芒格是看《世界百科全书》长大的。小时候,推销员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这套百科全书。在编写《世界百科全书》之前,编辑人员将英语单词按照难度划分了等级,他们在词条中解释使用简单的单词,而且他们在撰写内容方面非常用心。即使是普通的小孩子,也能不费力读懂《世界百科全书》。在很多年里,通过投资《世界百科全书》,伯克希尔哈撒韦每年能获得5,0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
不料,突然杀出个比尔·盖茨。他在微软的电脑软件中免费赠送电子版百科全书。于是,5,0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就这么没了。现在,《世界百科全书》主要销售给图书馆,每年只能带来几百万美元的利润。《世界百科全书》还是一套好书,一套很好的产品,但是它已经不再流行了,也不能再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创造丰厚的利润。《世界百科全书》的没落是文明的损失。《世界百科全书》曾经是芒格的骄傲,但现在它已经风光不再了,失去了赚钱的能力。这就是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创造性破坏”一词来自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42年,熊彼特首次运用了“创造性毁灭”这个术语,用于描述创新性的产品和方法是如何不断取代旧产品和技术方法的。理查德·福斯特在《创造性破坏》一书中研究了1917年《福布斯》杂志的“福布斯100强企业”名单。他发现截止1987年,其中的61家企业已经销声匿迹了。剩下的39家,只有18家仍位列其中,包括柯达、杜邦、通用汽车、宝洁等。这些企业确实生存了下来,然而却毫无表现可言。这些企业为它的投资者所赚得长期投资回报比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还要低20%。其中只有通用电气及柯达的表现高于平均值,而且柯达自此之后便陷入困境当中。
再观察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在500家最初于1957年组成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企业中,到1997年只剩下74家了。而在这74家企业中,更只有12家企业在1957~1998年的表现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本身,而且这些企业所隶属的制药及食品两大产业,堪称是在这段时期内表现最为强势的产业。如果现在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企业名单只包括那些在1957年时组成的企业,那么这样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所展现出来的整体绩效,每一年将比目前的实际业绩还要减少20%。那些留存下来的企业被视为是美国经济的基础企业。它们杰出卓越的表现、永续经营的能力以及旺盛的企业生命力不时地得到歌颂。但是,福斯特却发现,这些企业的绩效竟不如我们的预期。一个把资金耐心地投注在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身上的投资者,实际上所获得的回报将比另一个仅在市场指数基金上投资的投资者还要逊色得多。这就是“创造性破坏”模型研究产生的洞见。
合奏效应的“核爆炸”
芒格说他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掌握了几个思维方法,后来在一生中反复使用。首先,他走大道,因为大道人少。走大道,才有大智慧。其次,他追求理性。从小就养成了追求理性的习惯,这个习惯让他受益终生。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思维模型分析问题,一下子就把问题看透,这大概是长年累月刻意练习的结果。只有采用多模型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做投资,投资者的涉猎范围非常广,做投资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世界是多元的,只有整合多个模型,我们才能正确认识现实。当一个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型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才能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整合能力非常重要。不过尽管如此,要在现实生活中维持生计,只靠整合能力是不行的。为了维持生计,我们必须专攻某个领域。大多数人都是凭一技之长解决了谋生问题的。但是如果只懂得自己专业里的那点东西,超出了自己的专业范围,是会四处碰壁的。因此,我们应该先依靠专业化思维解决生计问题,然后再凭借跨学科思维正确地认识现实。
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是为了保护自己。否则,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麻烦的事,就只能两眼一抹黑而束手无策了。这就是先专精,再寻找不同知识的合奏效应的策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求专精有一技之长傍身才是正道。专精固然要紧,广博也不可或缺。在专精的基础上,拿出10%或20%的时间学习不同学科的主要知识,这样才比较合理。如果只专精,不广博,你就像只有一条腿的人和别人比赛踢屁股,你肯定输。一方面,必须了解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这样才不会囿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主业上。如果你是一个牙医,那就好好看牙,别整天玄想着大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
所谓“合奏效应”( lollapalooza ) 指的是将几个模型联合起来形成几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当达到一定程度的临界质量时,就能引发“核爆炸”,否则,什么也得不到。在解读《穷查理宝典》时,我们将其翻译为“超级临界效应”。这个词是芒格生造出来的,因为没有一本教科书会提起这样的效应。芒格认为,三四种心理倾向同时合力叠加在一起,它们产生的影响绝对不是线性的。心理学家只会研究单个的心理倾向。四五种心理倾向共同发生作用情况太复杂了,心里学家没法做实验,没法发表论文,所以他们就不会研究这种现象。心理学还有一个不足,它缺乏对其他学科的整合。心理学家只懂得心理学那点知识,对于心理学之外的知识,他们一概不懂。他们只知道心理学知识,对其他学科一无所知,因此整合就无从说起。芒格提出合奏效应概念,提出学科整合,是因为心理学本身存在欠缺。
芒格一生致力于追求理性,总是希望能用理性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已经看到,通过运用三个模型——净资产收益率模型、庞氏骗局模型和创造性破坏模型——产生的洞见。芒格相信他的思维方式很有用,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像他那样思考。他提倡采用基本的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人类问题。虽然这条大道上人烟稀少,但这种思维方式一定会得到广泛传播。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