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meiyayibu
来源 | meiya
ID | OneStepUp
这个孩子是她第三次怀孕生下的,前两次怀孕在5周左右发生了生化妊娠(自然流产),她为此伤心难过、担惊受怕了一年多。然后努力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找中医调理了大半年后才再次怀孕,平安度过了最初的几个月,直到最后顺利生产。美迪能拥有这个孩子并不容易,她也一直渴望自己能有个女儿,加上孩子还这么活泼可爱,美迪自然是把孩子当成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爱得不行。但有时候母女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美迪去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比如,孩子过一岁生日时,她给孩子换上新买的漂亮衣服,买了卡通版的生日蛋糕,用彩色气球装饰了房间,除了邀请双方的父母,还叫来了两三个好友为孩子庆祝。本来这是很开心又充满温馨仪式感的活动,但当奶奶抱着艾玛,美迪和朋友们为她唱完生日歌,吹灭蜡烛之际,艾玛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时;美迪脑中突然蹦出一个声音:“这个孩子还真是好命啊!”她喜欢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买鞋子,经常会控制不住买一堆回家,但是每次只要美迪给孩子买一样超过百元的玩具或者超过百元的新衣服新鞋子时,她都会忍不住对孩子酸酸地说一句:“你看看你多幸福,多好命!”。说完,她自己心里又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她尽量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给孩子买稍贵的东西或者礼物。还有一次,她下班回家早,门开着,当她走进客厅,看到了这样一幕:3岁左右的艾玛爬上小凳子要去够高处的一个玩具,结果摔了一跤,应该不是很严重,她先是哼哼了两声,环顾四周后开始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在厨房做饭,听到大哭声赶忙出来安慰。美迪看到奶奶后,突然退回到门外躲了起来,等到孩子不哭了她才进家门。事后她想了很久,似乎才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了。当孩子摔了一跤环顾四周时,她确定孩子并没有大碍,只是有点害怕了,想要有人安慰,可是她就是不想上去安慰,脑中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说:“让你也尝尝没有人安慰的滋味。”后来艾玛上幼儿园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他们给孩子上了一个当地很好的私立幼儿园,学费每个月好几千,在给孩子交学费的时候,美迪脑中的声音变成了:“我上学可没有花过父母这么多钱!”艾玛上学后,经常回家说在学校里过得多开心时,美迪都会有意无意地强调一句:“你可别忘记了,你的开心是因为爸妈交了很多学费!”每次她一说完,孩子就闭嘴不说话了。这句告诫好像给孩子的开心蒙上了一层阴影。美迪自认为自己是个好妈妈,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和陪伴孩子,她也看了一些育儿书,知道自己的这些言语和行为不太好,但是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孩子。她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姐姐,一个她,虽然她是小女儿,但是并没有得到父母和双方老人很多的关爱。
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太好,一家四口挤在3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很少有玩具和新衣服,她常常穿姐姐穿不下的旧鞋子和就衣服。美迪8、9岁左右,父母下岗了,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差了。为了生活,父母开始早出晚归的摆摊挣钱。刚上初中的姐姐开始住校了,便由在家的美迪为父母做饭。有一次做饭时,美迪踩着凳子去拿壁橱里的食材,结果重心不稳,狠狠地摔了一跤,头上鼓起一个大包。她一个人坐在地上哭了很久,天都黑了,父母还没有回家。最终她还是爬起来,抹干眼泪,为父母做好了晚饭。她也从来没有像女儿一样好好过过生日,总是吃一碗素面就算过了生日。有两年,父母甚至还忘了她的生日。后来,父母开了小店,生意慢慢变好,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他们搬进了面积更大的新房,孩子买得起新衣服,而美迪已经长大了,她离开家上了寄宿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之后,她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业后在离家不远的大城市里拥有了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几年后,她结婚买房,生养女儿,丈夫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对自己还不错,她过上了很多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当我告诉美迪,我猜测她对女儿的种种“不太好”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在于——她无意识中总会拿自己的童年和女儿的童年进行对比,女儿拥有她所不曾拥有的幸福童年:关爱她的父母,家中稳定富足的经济条件,舒适的房子,很多的新玩具新衣服新鞋子,能够上好学校……
当她看到孩子很幸福的时候,她会为童年不幸福的自己感到忿忿不平。美迪回应说:“是啊,我的内心有一种‘凭什么’的感觉,会钻进一个不理性的想法里:凭什么我没有的,她都有?这样想之后又觉得自己很变态,很可怕!”我还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父母都会羡慕、嫉妒自己的孩子,包括我自己。比如我就羡慕我女儿拥有比我小时候优越得多的物质条件,从父母那里得到比我小时候多得多的爱与关注,我还羡慕孩子的奶奶很爱她,因为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得到过奶奶的爱。比如有的父母做的一般,却总觉得自己对孩子已经很好了,经常责备孩子不知感恩,不够乖巧懂事。因为他总拿童年的自己和孩子对比,而他的父母从小对他不好,所以他嫉妒自己的孩子,嫉妒孩子拥有像自己一样的好父母,而他却没有。比如,还有的父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或者没有考取自己梦想中的大学,当孩子上了曾经自己梦想中的大学时,他们一方面会为孩子感到高兴,一方面也会隐含着对孩子的羡慕和嫉妒。但另一方面又会嫉妒孩子,甚至恨孩子拥有自己不曾拥有的幸福。
觉察永远是最重要的,看见自己对孩子的羡慕嫉妒恨就是一种进步,父母要让自己带着觉察的意识养育孩子。拥有觉察的父母,可以大大地减少自己无意识的嫉妒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比如当美迪觉察到自己喜欢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其实是在补偿小时候的自己,也许她就不会用酸酸的语气对孩子说,“你看看你多幸福,多好命!”拥有觉察的父母,还可以透过自己对孩子的嫉妒,看到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渴望。很多缺乏觉察的父母,会把自己不幸的童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复制:所以,有的人小时候被父母暴力对待,在挨打挨骂中长大,长大后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一方面当然是对当年父母行为的内化、认同和模仿,他们不知道除了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另一方面也是人潜意识中希望去制造一个与自己一样的愿望,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自己的痛苦感受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再孤单孤独了。毕竟,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是自身的延伸,父母生养孩子也并非出于完全的无私,多多少少都要用孩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我相信很多人的父母就曾对他们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小时候可没有你们这么好的条件,你现在还不好好珍惜!”我们对孩子有爱,也会有羡慕嫉妒恨,这并不阴暗,因为人类的情感就是如此复杂。总体上,时代在进步,物质条件和观念都在发展,一代比一代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就是事实。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过得幸福,这是好事,和孩子相比,我们的童年不幸,这很遗憾。但是这并不是谁的错,不是孩子的,也不是我们自己或者父母的错。嫉妒、羡慕同害怕、担忧、恐惧等情绪一样,你越是接纳它,允许它的存在,它的威力反而会被削弱。看见我们对孩子的羡慕、嫉妒,看见它,接纳它,只要我们还很爱自己的孩子,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觉察有意识。③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童年的不完美,哀悼自己童年所缺失的部分。对于有些人而言(自己感觉缺失很多的人),接纳自己不幸的童年也许并不容易,ta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找心理咨询师)倾诉、抱怨和梳理自己童年的不幸,被看见和共情后,才能真正接纳。要想摆脱过去带来的痛苦,必须先接受过去业已发生的事情,才能真正对自己未曾得到的东西进行哀悼。
对那些小时候得不到的东西,对自己不曾拥有的童年幸福,以及那些无法改变和重来的过去,表示哀伤追悼。那是生命中很深很深的遗憾,是很难过的事,这是我们无法改写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接受,可以改变自己看待过去的视角,然后挥手作别,继续向前。④好好爱自己,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借由孩子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童年。虽然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过去的时光不再回来,但我们可以在内心再过一遍童年,可以继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童年。无论我们长到多大,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他拥有作为孩子的渴望,那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好父母,学会好好爱自己,满足自己。比如,有的妈妈小时候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学这学那,上各种才艺课。有了孩子之后,她给孩子报班上课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学习,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认真地学钢琴学滑轮。我相信这样的妈妈内在会更快乐和满足,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更好的影响。她不会嫉妒孩子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她反而会感谢孩子。因为她借由孩子,让自己拥有了更渴望更幸福的童年,她内心的小孩得到了满足和滋养。所以,问问自己内在的小孩ta想要什么?现在的自己可以怎么做,让ta获得更深的滋养?我们不仅可以当孩子的好父母,我们还可以当自己的好父母。注:案例由多位来访者的经历杂糅而成,已经过匿名和改编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meiya(ID:OneStepUp)。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者,心理咨询师,五年心理咨询经验,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等多部作品。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看见一个重新养育自己的机会
不仅可以当好孩子的父母
也可以当好自己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