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不觉中,都在对自己PUA
策划 / 草芽君、Ivan
撰文 / 草芽君
编辑 / KY主创们
对于PUA这个词(全称“Pick-up Artist”),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了。
网络上的很多文章都在教我们如何识破他人的情感操控,然而,高端的PUA大师往往并非我们身边的人,而是那些直接隐藏在我们头脑中的声音。
没错,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真正的PUA隐藏高手,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这也就是网友们说的「自我PUA」——“把PUA的技巧套用在自己身上,通过自我否定,摧毁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情感控制”。
「自我PUA」通常表现为我们对自己无止境的自我批评(self-criticism),这是一种会伤害到自己的内在批评声(Löw et al., 2020)。
比如,习惯性「自我PUA」的人常给自己“扣帽子”,当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即使别人并没有要追责,ta们也会把责任都归咎于自己,陷入痛苦的反省中不可自拔。
「自我PUA」往往具有破坏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力量,持续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在无形中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每个人却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些有敌意的内部对话所困扰。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自我PUA」这种对自我的暴政。
「自我PUA」经典语句:
有些自我批评很隐秘,难以被觉察——
比起PUA他人,我们通常更擅长PUA自己,毕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死穴”的那个人。
有研究者将「自我PUA」中自我批评与苛责的声音分为两类(Thompson & Zuroff, 2004):
1. 比较型自我批评(Comparative self-criticism)
“别人能做好,为什么就我做不好。”
“别人都在努力工作,我怎么好意思摸鱼。”
“Ta比我更厉害、更讨人喜欢,我怎么也比不上。”
在这种比较中,自己是处于劣势的,比较的对象不仅更好,还可能被认为是有敌意的,这容易让人体验到一种时刻“被评价”和暴露在他人眼中的不适感。
2. 内化型自我批评(Internalized self-criticism)
“如果我能更努力一些,事情就会不一样。”
“我不管做什么都只是个loser。”
“我做的还不够好,配不上想要的成功。”
在这类「自我PUA」中,人们把自己与个人内部的标准进行比较,以想象中“更优秀”的自己为参照标准,从而形成对自己的消极看法。
这种内部的标准往往高得不切实际,使人长期处在无法满足标准的挫败感中,不管做什么都感觉自己“还不够好”。
这两类自我批评伤害性虽大,却也相对容易被觉察。
然而,有时候来自内部的否定太过痛苦,让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对自己持有消极的看法。于是,这些内在批评声可能被投射到他人身上,伪装成来自他人的攻击,比如——
「自我PUA」中的隐藏款:
“我怎么也达不到ta的期望。”
“Ta一定对我很失望。”
“Ta看不起我,可能在心里骂我。”
心理咨询师Robert W. Firestone认为,这些被我们以为是别人加之于我们的批评,几乎都只是源于我们对自己的批评。
毕竟,如果这些敌意的声音来自他人,那有可能一切都是他人的问题,被他人否认和批评往往比承受来自自身的攻击更好受一些。
「自我PUA」是被内化的批评声,
这些人更容易陷入自我批评与苛责——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自我PUA」,都像是给自己建造了一座监狱。我们把自己关押起来,既是无情的狱卒,也是被施暴的犯人。
听起来很可怕,也使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自我PUA」呢?
1. 在外界的批评声中长大的人更容易陷入「自我PUA」。
「自我PUA」起源于我们的早期经验,受到养育环境和早期经历的影响(Werner et al., 2019)。
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父母更严苛、表达更高的成就期望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更多地进行自我批评(McCranie & Bass, 1984)。
这是因为,在生命早期,我们接触到的父母、家庭成员、老师或同辈们解读世界的方式、对我们的评价,会在无形中被我们通过模仿学习而内化,逐渐成为我们内心最常出现的声音。
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用自己被养育长大的方式来做自己的父母。
比如,很多孩子都接受过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比如“你要多反思自己”“这点成绩没什么好骄傲的”。这些来自父母的批评与苛责声会真的住进孩子的头脑中,被内化为长大后内心经常出现的自我批评声。
2. “应该思维”使人更容易陷入「自我PUA」。
这些被内化的批评声往往会被一种“应该思维”所激发——“我应该XXX”,比如“我应该更努力”“我应该能做成这件事”。
我们的内心就像是有两个小人:一个是现实自我(actual self),我们现在实际的样子;另一个是应该自我(ought self),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Higgins, 1987)。
如果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有很大的差距,便会容易陷入“应该思维”带来的自我批评与苛责。
比如,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很害羞,而应该自我却说:“我应该是不害羞的,应该更勇敢地表达自己”。那么,当ta的现实自我达不到应该自我的标准,做不到这些是理所应当的“我应该”时,便会嘲笑和斥责自己的失败,从而陷入「自我PUA」。
「自我PUA」是个恶性循环:
“为了逼自己努力,习惯了自我谴责”
习惯性「自我PUA」的人会发现自己似乎很难停止自我批评——
「自我PUA」会引发 “低人一等”的羞耻感和“感觉自己错了”的内疚感,这些消极情绪会使人在持续的自我质疑中丧失行动的动力,陷入一边拖延、逃避和摆烂,一边又自我谴责的痛苦状态(Thompson et al., 2004)。
于是,为了减轻自我批评的痛苦,我们只能被迫去做些什么,比如尝试把自己“骂醒”,逼迫自己去努力自律。
然而,在「自我PUA」下被迫做出一些行动后, 尽管自我批评带来的糟糕感觉得到缓解,但行动的动力也会随之丧失,重新陷入颓废的状态。
为了能够持续努力,「自我PUA」的人可能会在无形中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告诉自己“如果不努力,人生就会很悲惨”;
也可能会不断提升“成功”的标准,把已经获得的成功重新定义为一种失败,让自己维持在还是一个失败者的状态(Thompson et al., 2004)。
这背后的逻辑是:只要问题还在,只要尚未“成功”,也就还有努力的理由。
然而,以「自我PUA」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人会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自我PUA」,也就持续陷在自我批评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幸运的是,我们有力量
走出「自我PUA」的恶性循环——
如果不幸深陷「自我PUA」,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可怕的泥沼呢?来试试我们总结的4个tips吧!
1. 觉察内心的批评声,把自我对话中的“我”变成“你”。
要想更敏锐地识别哪些声音可能是「自我PUA」,可以尝试转换内部对话的视角:从以“我”开头的语句转变成以“你”开头的第二人称。
比如,把“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我真是个loser”转变为“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真是个loser”,想象如果你对朋友这么说,ta们会有什么体验?
是不是感觉这句话很刻薄,这么说话的人很可恶?没错,「自我PUA」的你便是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却不自知的。
2. 善待内心的批评声,给ta取个有趣的名字。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觉察到自己在「自我PUA」而批评自己,这么做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自我批评。
我们可以意识到,那些自我批评的声音出发点是善意的,只是为了“鞭策”我们去努力,所以我们也可以更友善地对待这些声音。
心理学家Elizabeth Scott在博客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建议:给内心的负面声音起一个有趣的名字。当忍不住批判和责备自己时,就告诉自己“XX说我很糟糕,ta又在说丧气话了”。(小编:我会用“屁屁”这个名字,效果很不错!)
这么做可以让我们意识到,不必去认同这些批评声,这些刻薄的声音也会变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3. 识别批评声里“我应该”中隐藏的“我希望”。
“我应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愿望。比如,当我们说“我应该能做好这份工作”时,其实背后是“我希望能做好这份工作”的愿望。
真正能驱动我们持久努力的,从来都不是达不到“我应该”而生出的自我批评与厌恶,而是内心真正的“我希望”。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自传中写道,“憧憬未来的能力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我们不是受过去驱动,而是被未来召唤。”
我们可以尝试写下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活,并思考如果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未来,当下你可以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为当下的生活赋予意义感。
4. 专注当下,在行动中积累成就感。
要实现那些“我希望”的理想生活,最好的方式便是专注地过好当下,体验真实的生活。当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专注在一些事情上时(比如阅读),内心消极的自我批评声便能得到缓解(Werner et al., 2019)。
(如何更好地专注当下?相关阅读:正念地「活在当下」,已经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术。这里有三个小tips ——)
当我们能够专注地“活在当下”时,我们便能在行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尝试记录下日常行动中积累的小成就,比如“今天和一个有趣的人交谈,很有启发”。
打造一个私人的“成就博物馆”,并时常回顾,这能够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不用再自我批评与苛责,也能有源源不断的行动动力。
总的来说,自我探索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旅程,活出真实自我的起点就在于能识别与战胜「自我PUA」中的内在批评声。
我们都有能力在对未来的憧憬、积极的成就和专注当下的行动中,获得持久努力的动力,过上更充实丰盈的生活。
今日互动:你有没有过自我PUA和战胜它的经历呢?
点点「在看」,走出“自我PUA”的恶性循环~
References: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