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内卷不内耗,从「停止对自己说这7句话」开始——
室友最近下班后心情总是很低落,ta跟我说,虽然常常觉得很累,很想停下来放松几天,但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在说:不要停,停下来就完了。这导致ta只能逼着自己强撑,不敢给自己喘息的空间。
当我想跟ta聊聊具体情况,试图帮ta排解下紧张感时,发现ta并不能说清到底什么事情“停下来就会完了”,但这句话却使ta的心里产生了迫在眉睫的焦虑感,仿佛自己的人生随时有可能完蛋。
可以说,ta无意识会对自己说的这句话,给ta平添了极大的情绪负担,且毫无益处。Ta变得烦躁、疲惫,无法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来应对生活中真正的难题。
其实,类似的、只会给我们增加心理负担的话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只是许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它们对我们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
今天,我们整理了7句常见的、会使你更加内耗的内心独白。希望你看完今天的文章,能将自己调整成一个给自己鼓舞和安慰,而非打压自己的人。
“我必须成为更好的自己”
表面上,是一种对自己的美好期许,而实际上,这是对自己的沉重枷锁,因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现在的我还不够好。”
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或许能把自己收拾得很好,获得挺不错的成就。而与此同时,这样的信念也在不断侵蚀一个人的自尊感。因为似乎只有变得更好,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自己的一点点安全感。
不过现实中,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很多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的(Fennel, 1999)。怀有“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念头的人,很容易产生对自我全方位的否定感,这实际上一种对自身的攻击。
“成为更好”或许是一件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但它不应该建立在自我否定、自我对抗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学会与自己合作,让我们内在世界变得更平和也更强大,慢慢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我要更高效”
经常告诉自己“要高效”的人,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应该被有效利用。除了喜欢把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外,日常通勤的时间也需要过得充实、有意义。
而这会导致ta们陷入高效焦虑。一旦陷入「高效焦虑」,会觉得很多事都是在浪费时间,很难享受闲暇时光和当下简单的快乐。
Ta们如果周末睡个懒觉,或是感觉无所事事,就会因此产生罪恶感,开始不受控制地谴责那个“放纵”的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带着疲惫的身心过着“既焦虑又摆烂”的一天,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其实,生活并不需要一往无前。博主Austin Kleon发现,虽然有些植物看似快要枯萎了,但它其实是在休眠。如果过早地将植物从休眠状态中唤醒,逼迫它回到生机勃勃的状态,它才会枯萎,甚至死亡。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看看自己是否到了该“休眠”的阶段。如果你觉察到了自己真的需要休息,不妨告诉自己“或许我看起来已经‘枯萎’了,但要相信的是,新的东西正在我的体内安静地生长。”
“如果发生……,就完蛋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灾难化思维(catastrophic thinking)。“如果现在绩效不合格,未来就会被‘优化’”“如果不努力赚钱,就活不下去”……每当我们和自己说类似的话时,就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想象中的事件的最坏结果,从而极大地加重了内耗。
事实上,绝大部分灾难化后的糟糕结果都不会发生。我们却会在这种自我恐吓之下,产生很多的预期焦虑,同时行动上也会做更多的准备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坏结果。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我们只考虑了如何为糟糕的坏结果兜底,而把当下该做的、能预防糟糕状况发生的事情搞砸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当然,理智上意识到也不一定能阻止我们产生灾难化的思维,我们还需要学会与它相处。
可以把这样的声音比作为——一位在特定状况下突然造访的不速之客。当它出现的时候,不妨让它在那里待一会,试着觉察自己的情绪,然后表达对它的非认同:你不用吓唬我,我现在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处理好之后,你所说的就不会发生了。
你还可以及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把你从想象中的恐惧中带出来,落回到什么都还没发生的现实里。
“我一定要做到最好”
“最好”代表着心中的某种高标准——必须达到这个标准,不然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事实上“最好”是不存在明确标准的,因此在这样的人心里,这个标准有时叫做「完美」,ta们的眼里容不下一丝缺陷,任何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而有时这个标准叫做「第一」,ta们无法接受自己落于人后,永远在拼命追赶和维持。
这样的人即使已经达到了别人眼中的“90分”,也很容易对自己感到失望,这使得ta们不仅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
没有人能够永远做到完美,“最好”是个没有极限的概念。比起思考“我为什么没做到更好”,我们更需要“虽然不是最好,但也足够好”的心态。
这能帮助我们静下来与自己相处,更容易接纳现实中的不完美和不可控。当我们不再期待最好或完美,我们会更容易发现生活可爱的那一面。
“别人都过得比我好”
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处境与他人比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会经常对自己说“别人比自己好”的人可能不只羡慕,还容易被很多负面情绪包裹。
研究显示,更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并从中获得价值感的人,更容易感到后悔(Van Dijk & Zeelenberg, 2005)。本质上,我们很难对比已选选项和未选选项之间的差距。而习惯做社会比较的人,会把他人的选择结果,直接当作自己所错过的加以比较,体验到了更多的失落与丧失感。
另外,过度社会比较是一种“自我物化”——将自我价值建立于社会比较后的标准之上。Ta们会对“价值”不够高而感到焦虑,会感到不被社会所认可,于是竭尽全力地提升自己的“价值”。
其实,眼中“别人的好”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对部分理想生活的投射。如果真正去和别人细聊,或许ta也有很多生活困扰,甚至会反过来羡慕你。生活一定不止苦涩,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才能把握快乐生活的主动权。
“如果当时那样……就好了”
对当下不太满意的我们很容易开始考虑:“如果当年选择另一条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如果当时更努力一些,就能上一个更好的学校”……
这种“what if”的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中属于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思考和想象与实际发生的事情所不同的结果(Nasco & Marsh, 1999)。而这种较劲的结果通常是,想象中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选择通向了更好的结果,这让我们感到既可恨又可惜,于是不断地反刍。
把不完美的现实与这些想象中的可能性进行对比,使我们对现在的生活逐渐产生怀疑和失望。“反事实的结果”通常都非常吸引人,因为它展现给我们一个未曾发生过的美好幻想,但选择另一个选项后是否真的能变得更好,我们永远无从得知。
美国喜剧演员Gilda Radner说,我曾想要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现在我艰难地明白了,有些诗歌并没有韵律,有些故事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生活的真谛是我们不了解未来却想要改变,并在当下尽力做出最好的选择,即使我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这是一种美好的、对未来的模糊感。
“达成了……目标之后,
就一定可以获得幸福”
我们的文化偏好各种先苦后甜,比如“高考结束就轻松了”“忙完这阵就好了”“再努努力就过去了”“结婚后你就明白了”。而当我们终于熬过那个节点,却并不一定能获得想象中的那种满足感。
积极心理学家Tal Ben-Shahar也曾在他的成长中有过类似的感受,他将此命名为“到达谬误(arrival fallacy)”,即原以为达成了某种目标之后就一定可以获得幸福(比如拿下某个项目,入职某个工作,实现某个理想),但真正达到了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幸福。
这类想法给幸福设置了前提条件。对于ta们来说,幸福不是当下的,是需要满足一些资格才会拥有的。这种叙事方式有点像是“望梅止渴”,而到达谬误使我们产生了原本不必有的危机感,将自己幻想成了一个快要渴死的人,忽视自己当下的感受,尽可能地冲向远方那片不存在的梅林。
将幸福寄托在未来,收获的可能只有落差感和当下的迷惘。我们所真正拥有的,其实只有当下的体验,如果我们正度过的每时每刻都是幸福快乐的,我们自然就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正文到此结束。
自爱是一种自我支持的状态,这种状态通过支持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成长的行为而增长。究竟该怎么做才是远离内耗、爱自己的更好的方式呢?
爱自己的第一步,便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对自己的感觉,首先来自于对自己身体的感觉。身体的状态,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自己,还会影响着我们的自尊、自我形象。爱自己的身体,意味着我们对所有事情的优先级,都应该是“身体第一”。能注意到身体发出的健康需求,大脑产生的情绪需求,及时处理身体以及心理的真实感受,寻求朋友或是专业人员帮助,都是爱自己的重要步骤和表现。
现在,提供专业健康解决方案的京东健康,正在努力助推医疗事业,为大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专业的线上就医问诊服务。帮助无论遇到身体问题,或精神心理问题的大家,能及时得到线上专业医生和全国各地三甲名医的回应和诊断。为不便出门的老人,忙于工作抽不开身的上班族,容易有突发情况的母婴幼儿等人群,在非首诊情境下,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图文、电话、视频问诊等服务。如果点亮手机,医生马上到身边,那么时间和距离,就不会再成为病痛的阻碍。
30秒的极速响应,30分钟提供问诊解决方案,是京东健康秒问京医服务所提供的主动、快速、标准化的服务方式。居家情境中遇到的任何细小的身体关注,或疾病的疑惑,都能在京东健康的平台上得到规范化的问诊,以及医生输出的专业化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生活建议,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更有医生根据用户病情定制的随访复诊计划。
即使在有突发状况的夜间,也有专属的11小时夜间专业医疗服务,一站式问诊购药服务, 最快30分钟送药上门服务,让漫长的夜晚也安心有保障。
当我们经营好衣食起居,生活在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的环境中,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时,我们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这可以成为自我关怀和接纳的开端。
手机看病,来京东健康。搜“问医生”,让看病就诊变得更简单些。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身心的健康,我们一起守护。
Reference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