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我们的救赎吗 | 剧作家的传记性作品(下)
泰伦斯·拉提根《蔚蓝深海》The Deep Blue Sea
《蔚蓝深海》(The Deep Blue Sea)常被称为是泰伦斯·拉提根(Terence Rattigan)最私密的作品,故事有他自己一段隐秘情事的影子:泰伦斯有一个同性情人叫肯尼斯·摩根,就在《白朗宁版本》开演前夕,如同《蔚蓝深海》中的海斯特一样,摩根因为在泰伦斯这里长期遭到的冷遇,而转投另一个年轻男演员罗斯(也是前RAF飞行员)的怀抱,搬出了拉提根的高档住宅。他没有再回来,拉提根再一次听到他的消息就是他的死讯。当时拉提根正和一位制作人一起搭电梯,然后他就说:“这个戏开头是一个女人倒在煤气炉旁边”,因为那就是他情人死去的方式。
阿瑟·米勒《堕落之后》After the fall
1964年阿瑟·米勒创作出的这部《堕落之后》,知名度虽不如《萨勒姆的女巫》、《推销员之死》等经典剧作,非线性的意识流风格又似乎全无米勒一贯的剧作风格,但其中对父母关系的探讨,对两任妻子的回忆和对失败婚姻的总结和追溯,非常适合作为米勒生活的写照来看待。剧中以独白和闪回的方式串联起主人公昆廷一生的回忆——股市动荡下的家庭悲剧、麦卡锡主义“猎巫”热潮之下岌岌可危的友谊关系,痛苦的婚姻,都有米勒自己的映照,而第二任妻子玛吉则有玛丽莲·梦露的影子。
史蒂芬·桑德海姆《伙伴们》Company
童年父母离异,母亲时常酗酒,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史蒂芬·桑德海姆熟悉那些纽约中上层阶级的心病。他没兴趣写大团圆结局,更像是音乐剧界的爱德华·阿尔比,戏谑、尖刻、机智,擅于观察人的矛盾自我,和矛盾关系,对两性和家庭关系更没有什么信心。他爱把病得无药可医得中老年妇女不经意间就刻画一番,类似《玫瑰舞后》里Rose妈妈这样的压迫、烦闷而神经质的老女人身上,都有他妈妈的影子。
除此之外,桑爷最打动人心的作品里往往有更多的自我投射。想要提一部作为自传式作品还颇有些选择困难。比较典型的应该是《伙伴们》,里边的鲍比有点像作者人到中年时,通过周遭朋友和自身经历对婚姻产生的恐惧无奈,也在很大程度关注着纽约中上层基于社会问题的种种心理困境;另外在《欢乐岁月》(Merrily We Roll Along)和《星期天和乔治同游公园》(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两部关注理想与追求的作品中,也有着作为艺术创作者很强的自我输出。
乔纳森·拉森《吉屋出租》Rent
与诞生在大致相似背景下的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的《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相比,不幸的是乔纳森·拉森(Jonathan Larson),他因病去世时甚至还未等到《吉屋出租》(Rent)的首演之夜。
汤姆·斯托帕德《利奥波德城》Leopoldstadt
最近对于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这部传记性作品已经写了很多,在这里只想再多说一点它的诞生前后,以及斯托帕德一直的关切。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他得知自己的家族史以后,没有立即着手书写,但他明显钟情于东欧历史题材,思辨过去与现在、确定与不确定,像《阿卡狄亚》中对哲学与科学的探讨,《乌托邦彼岸》中描写的19世纪激荡在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上空的革命风云,特别是后者,已经显露出作者对历史选择的失望与困惑,和寄希望于从人类情感中汲取力量。只不过同样是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段式,斯托帕德在《利奥波德城》中放弃了《乌托邦彼岸》中的循环往复,选择了线性叙述,但并未放弃对积极的线性史观的质疑。
“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由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于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观众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通过与包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特拉法加发行公司、环球映画、影院现场、松竹株式会社、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在内的多个品牌合作,“新现场”高清放映系列目前发行推广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歌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莫斯科大剧院、法兰西喜剧院等多个机构的世界顶级戏剧、歌剧、舞蹈、展览影像。截至2022年8月,“新现场”放映剧目已达235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等62地,放映超过9000场,观影人次超过71万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