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的时候,我用上海八个娃,大雨中卖出1000根雪糕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们在上海小区里,抱团育儿的故事。
现在抱团带娃方式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彼此的生活:
团体里有的妈妈带孩子们上英语课,有的爸爸带孩子们组队踢足球;大家轮流带孩子去公园玩、吃肯德基、看电影;稍大一点的孩子给小孩子上魔术课、美术课......(上海,七个高知家庭抱团育儿)
👆擅长计划的豆豆,指导其他孩子做假期计划表我们抱团带娃,对抗超级大城市养育的孤独,也弥补了钢筋水泥中育儿的童年缺憾。让孩子们有能有朝夕相处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读书玩耍;也让大人们有一些可以“搭把手”的朋友,给自己一些喘息空间。👆孩子们上美术课,但“老师”和“学员”都是小区里的孩子身边不少朋友羡慕我生活在这样可以抱团育儿的小区,还有人留言问“是不是这种氛围和房价有关”。其实,这样的“好氛围”并不是小区自带的,而是在邻里多年互动中一点点形成的。果壳亲子的几位编辑老师一直让我分享下组织“抱团育儿”的经验,最近终于有空整理出来。这个暑假会相对漫长、炎热,大家可以趁着这个时机也试试和身边的邻居、朋友、同事“抱团育儿”。希望父母们都能在城市里更加轻松地养娃,也希望大家能把童年的乐趣还给孩子。如今我们大多数人的身边,都只有“小区”,没有真正意义的“社区”概念。团体需要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既是整个团体运转的中轴,也是早期大家一起育儿、一起活动的动力来源。在我们抱团育儿的团体中,我自己就扮演了这个中心的角色。但每周有两天晚上,我会组织英文故事会,给4-5个小朋友讲英文故事。唯一的要求是“大家轮流提供场地”,到各家去讲故事——其实就是邻居之间串门,感情也就慢慢熟络起来了。后来孩子稍大一点了,寒暑假实在难以消磨,我就在小区找了另外两位自由职业的妈妈,大家轮流给孩子们上课。我们提前分好工,三个人分别教英语、数学、科学实验,排日程给孩子们做分享。这就是抱团养育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慢慢熟悉起来,大人们也成不错的朋友,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基础。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我牵头组织了孩子们的卖雪糕创业项目和寒假学习小组。这是两个比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团体成员的力量能涌入进来,让整个团体运转地更加稳定。每个人只需出再出一点力,就会形成1+1大于2的合力,让团体高效有序地运转下去。我的一个朋友家,每年爸爸都会组织几家小朋友一起开运动会;还有一位朋友,周末会邀请其他妈妈,一起给小朋友们讲古诗词。更加简单的操作,就是周末约上几家,一起去公园搭帐篷野餐,孩子们疯跑疯玩,家长凑一块聊聊天。组织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确定好时间地点和活动流程,发出通知邀请大家即可。2.坚持发起活动也没那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时间问题。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坚持发起活动是不容易的。如果自己本来就精力和睡眠都不足,那么还是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待身心平衡再考虑不迟。3.作为发起人,永远不要抱有“我先付出,别人后面回报”的想法。牵了头之后,放松心情,顺其自然等待团体的运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真心的,一份真心,一份收获,但没有收获也很正常。如果为了得到什么而付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变味儿,没有感情作纽带,自然就不能形成团体。根据我的经验,一个育儿团体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通常是两三家时常约在一起玩,比如出去骑行、野餐、吃饭,万圣节讨糖,参加跳蚤市场,并没有长期固定的活动。但从这时开始,孩子们就慢慢熟悉了,周末有空可以一起玩。家长也开始彼此认识,虽然还是浅层交往,但有了感情的联络,也慢慢熟识起来。这时虽然是小团体,但之间会有重叠,比如一个家庭参加野餐活动,有时会邀请两三个熟悉的邻居一起参加。这样,小团体就会逐渐“长大”。在这个阶段,发起人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城市生活的冷漠让我们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虽然内心渴望和人交往,但还是有各种顾虑,行动上会迟疑。发起人其实发挥的是“破壁”的作用,把人与人之间长期形成的“墙壁”打破。看到有什么活动,就在群里吆喝一声:“有没有人同去啊?”据我的经验,虽然有时没有响应(通常是因为大家时间对不上),大多数时候是会找到同伴的。实在不行,就私信一对一邀请,一般情况下,找到两三个同伴是很容易的。育儿团体经历了萌芽阶段,需要有意识地组织项目,或有固定频次的长期活动,才会进入发展阶段。拿我们的团体为例,一个标志活动就是2022年暑假的雪糕创业项目。当时在儿子的提议下,我带着八个孩子,从产品试吃、定价、进货、宣传、销售、结营走完了一个微型创业的整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八个孩子有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团体中两位爸爸还给孩子们上了创业辅导课和定价课,妈妈们也帮忙出谋划策。最后的结营仪式,爸爸妈妈们都来参加,帮孩子们摄像拍照,加油打气。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抱团育儿对于孩子成长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性格的孩子学到彼此的长处,不同家庭的资源贡献出来,也能让团体成倍地受益。我作为组织人,只需制定整体框架,定期召开会议,然后开展行动,就可以了。过程中,要注意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不要一个大人全权负责。我们的项目是卖冰棍,卖冰棍挣到钱固然好,但我们并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赚到钱,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关键是大家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激发的团体凝聚力。我们每周六晚上都会举行狼人杀活动,由小朋友们自发组织,我们只需各家提供场地。最近,孩子们组织了周日晚上的历史主题读书会,每次40分钟,就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讨论。另一个家庭还出了一位爸爸,每周六上午组织孩子们打篮球和踢足球,这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我会每两到三周,给孩子们开一次“茶话会”,带着孩子们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比如“新学期怎样设定目标”、“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性格优势是什么”等等。固定频次的活动就像是一根线,可以把团体串起来,稳定地聚合在一起。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大家共同维护着团体,让团体散发出勃勃生机。比如过去的寒假,我们尝试了“寒假抱团带娃”,由各位父母、各家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们上体育课、美术课、魔方课、魔术课、语数英...既解决了寒假独自带娃难的问题,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了知识。每个小朋友可以自己设一个21天的目标,比如每天晚上读15分钟《明朝那些事儿》,每天练习5分钟颠足球,每天背5个英语单词。大家把计划做成表格,每天完成后打卡。21天后复盘,所有人一起吃一顿肯德基大餐,再开始新一轮的21天。到这个阶段,育儿团体就在每个成员的推动下,像车轮一样稳稳地向前滚动了。我们的育儿团体进展还算顺利,但在过程中确实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接下来说一下。既然是成年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办法规避。在最开始的萌芽阶段,就要找育儿理念一致的家长,宁肯少几家人,宁缺毋滥。比如我们的团体,大家都认同孩子要综合全面地发展,但也不能只顾课外活动,而忽略了学习。关于学习的方式,不一定要死记硬背和刷题,而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前阵子,我们群里一位学设计的妈妈就开展了“汉字小课堂”,教孩子们汉字的起源,还会带他们设计自己的签名。每周的历史读书会,孩子们共读《明朝那些事儿》,讨论有特点的人物和事件,这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学习方式。如果这时候,有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学课内的知识,要刷题,那么分歧也就自然会产生了。另外,不把育儿团体当成一个功利的东西看待,而是把彼此看作是家人互相关心。其实我不太愿意给我们这个群体贴个“育儿团体”的标签,因为我们几家人相处得就和家人一样。谁家出差买了好吃的,就带回来分给大家。谁家急需什么生活用品,群里说一声,立马孩子就给送到。大家隔三差五一起聚餐聊天,是比朋友更近一层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即使出现分歧,也能很容易地解决。前段时间爸爸们就在讨论早上是开车送孩子们上学,还是让他们自己走路。喝了顿酒,聊了聊,最后决定平时让孩子们自己走,锻炼他们的独立性,下雨的时候开车送。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但因为家长理念和价值观一致,所以孩子们在一起不会出现很严重的矛盾。所以想要从源头上规避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句话,找育儿理念一致的家长。比如玩狼人杀的时候,有人犯规,被发现了,怎么解决?批评他吗?把他踢出局吗?这时我们家长一般会采取观望的态度,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孩子们通常都会商量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增加一些规则来制约犯规现象。如果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原则性问题出现,这时大人可以介入引导。育儿团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组织”,所以不存在什么固定成员一说。大家喜欢彼此,所以愿意共同维系这个群体,但群体本身不存在明确的“边界”。我们做法是:每次活动,孩子有时间就参加,没时间就不参加,大家都以很舒服的方式相处,没啥硬性规定,也就没有“离开”的说法。因为这个群体是开放性的,所以每次活动经常也有新的小朋友加入,大家都是热情欢迎的,没啥“小团体意识”。如果是上孩子自己组织的课,人数就要有所限制了,因为超过8个小朋友就很难运营好。这是客观条件的局限了,暂时只能特别熟的家庭一起。之前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几位妈妈为了鸡娃,给孩子安排了课程表,还设定了KPI,想要参加讲课的父母必须要满足学历、英语等级各方面的要求。最后把孩子搞得很累,自己也很累。我认为,良性的育儿团体是从孩子内在的需求出发,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建立的。孩子需要朋友,需要情感的释放和支持,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学习,所以才要建立团体。团体首先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自然会导向学习成绩的提升。第一,抱团育儿的家长要放松心态,接受人和人性格和节奏的不同,求同存异。虽然我们的团体现在发展得很好,但一切都是在大家感到舒服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大家在积极进取的同时感到轻松自在,这是团体生命力的保证。《礼记》里有句话叫“志不可满”,如果把建立育儿团体当成是一件“必须要怎样”的事情来做,必然会对他人有所要求甚至强迫。当别人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做事时,就会生出委屈和抱怨来。虽然我们有一个幸福的育儿团体,但这并不是限制孩子们的“小团体”。孩子们彼此是要好的朋友,但他们在学校、在社会也有其他的朋友。他们参加这个团体的活动,也参加其他团体组织的活动。我们的团体是稳定且开放的,孩子们在这里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并以此为原点,去开拓更广阔的世界。这样他们一起在小区内活动,基本没有安全问题要考虑。如果是外出,每个人带上电话手表,1-2个大人带着,就没有问题。如果抱团育儿的对象是幼儿园孩子,安全压力就会更大,家长需要在安全问题上考虑周全一些。比如去某个家庭,比如家里尖锐的物品就要收好,桌角要包上防撞带,孩子在屋子里疯跑的时候要及时制止。户外活动、集体外出,不能像我们一样集中看管,必须各个家庭,各看各娃,不要把压力都集中到个别家长身上。“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而我们这些离开了泥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以及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在水泥地里扎根呢?一个人的根太细,无法突破坚硬的水泥地;但很多人的根汇集在一起,就会变得强壮,也许就能穿越水泥的缝隙,扎根于坚实的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