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今日Nature: 镍氧化物中发现压力诱导的液氮温区超导电性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23年7月12日Nature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团队在高温超导材料中的研究进展。该成果报道了一种镍氧化物单晶在14 GPa压力下出现80 K左右的超导电性,这是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之后,再次在氧化物材料中观测到液氮温区超导电性。
结合结构研究以及不同压力下超导电性的测量,可以发现在结构相变后即出现了最高超导转变温度(见图4)。随着压力进一步升高超导转变温度缓慢下降;在很大压力范围内,正常态电阻为线性行为;在结构相变前,电阻出现了下降,可能已经出现超导转变。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相变前后的电子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发现在低压下(相变前)Ni的dx2-y2轨道电子穿过费米面,压力下dz2上移,接触费米面(见图5a, 5b),即对应dz2 σ-键金属化与超导电性同时发生。一种可能的物理图像为在c方向Ni-O-Ni形成了成键态(bonding)和反键态(anti-bongding),导致两个Ni离子的dz2能级劈裂,分别为满占据态和空占据态。而面内起主要贡献的dx2-y2为四分之一占据态(见图5d, 5e)。La3Ni2O7中独特的双Ni-O层结构导致的独特电子占据方式使成键态dz2具有强关联效应,而dx2-y2关联强度相对较弱。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408-7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