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独居没几天,我的生活彻底崩溃了”其他2022-07-22 05:07 又到了租房旺季,各种有关找房子、租房子的帖子层出不穷。有人和朋友合租,也有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一个人住。去年就有调查显示,中国独居人口达到9200万;今年7月份,“我国一人户家庭超1.25亿”的话题又引起了热议。“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网购,五谷不分。”当代独居青年生活实录,用这20个字就可以大体概括。独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独居安全吗、快乐吗,孤独比较多、还是自由比较多……人们讨论着关于独居的种种,乐此不疲。今天,我们找来几位朋友,聊了聊他们独居生活中的那些苦与乐。在22岁之前,我是典型的妈宝女。一日三餐要妈妈照顾,睡觉总缠着妈妈哄睡;就连上大学,都在离家仅十公里的另外一个区。毕业后乖乖进了国企,没想到公司有个为期一年的外地项目,去到那里之后,才第一次体会到独居的快乐。冰箱里塞满了无糖肥宅快乐水,冰块可以想加多少加多少,完美实现冰水自由。这要放在以前,绝对是妈见打的。周末睡到十二点,抱着加量版薯片在床上追《警察荣誉》,不用担心我妈进来强行拉开窗帘。嗷!还可以裸奔!一整天光溜溜在家里晃荡,扯着嗓子k歌蹦迪,或者神经质一样分饰两角,演起《甄嬛传》里“臣妾做不到啊”那段。如果有个摄像机24小时记录我的日常,大概可以命名为《当代女青年神经质行为一览》吧。可是管他呢,踏进门,便是踏进自由国度。独居不一定使人快乐,却绝对会使人强大。从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大学生,进化到徒手抓蟑螂的女灭霸,我可真得感谢独居。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我一直以为蟑螂是南方专属。直到在北京租了套房,半夜去厨房找吃的,一开灯看到密密麻麻的蟑螂迅速移动到墙根和柜角……那一刻,我特别想打包行李滚回家。房子押一付三,拿着实习生工资的我赔不起违约金,半夜抽噎着鼻子,想给我妈打电话,最终又忍住了。然后开始在淘宝搜灭蟑螂药。从药粉,到喷剂,再到捕捉器,和蟑螂斗智斗勇便是我独立的开始。如果南方的蟑螂是以体量取胜,那么北京的蟑螂则以数量称霸。整整一个月,我了解了市场上大部分蟑螂药的药效,尝试了各种办法,终于把家里最后一只(明面上的)蟑螂也清理干净。再后来,亲自修理浴室花洒,换电灯泡,打包十几个大纸箱搬家,全部都是小意思。那句特中二的话咋说来着——所有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其实独居最恐怖的,不是生病没人照顾,或者下班没人说话。而是无数次被没由来的、莫名其妙的孤独感侵袭。有时是午觉睡得太久,一觉醒来到了黄昏时刻,看着黑暗慢慢笼罩整个房间,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被全世界遗忘了。有时是下班回家打开门,看见房间里没有声音没有活物,空荡荡的只有我的脚步声。还有时是突然想吃火锅,下单了很多蔬菜、肉、丸子和调料,却突然觉得一个人不必大动干戈,“算了吧”。默默点了取消订单。因为这种情绪太虚无缥缈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样消解。不过,现在我已经开始办理辞职啦,下个月就会回老家,回到爸妈和朋友身边。毕竟,人不一定要和舒适圈作对,谁还不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了!独居大概就是,80%的快乐加20%的孤独。但不幸生病时,两者就会颠倒过来。去年,我因为吃坏东西,犯了急性胃痉挛,夜里疼得直冒冷汗。强撑起来烧热水喝,用热水袋捂肚子,翻箱倒柜找不知道放在哪里的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感受,生病的时候,人的情感会很脆弱,容易想家。我躺在被子里,迷迷糊糊就想喝我妈熬的小米粥,泪水不争气地流不停。折腾了半宿,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一觉睡起来,胃痛好些了,但看着房间空荡荡,心里却更委屈了。给爸妈打通视频,听到他俩的声音就开始号啕大哭,恨不得立马飞奔回家。那一刻,觉得自己是个从来没长大的小孩。后来病好了,又成了生龙活虎的都市丽人,那些情绪也都消散不见,再也不提要回家的事了。害,典型的应了我爸说的:这闺女,好了伤疤忘了疼。对我来说,独居就是掌控自己的生活。28岁,靠自己(和父母接济)买了一套顶楼小公寓,正式迈入一人两猫三餐四季的生活。家里从瓷砖到床单,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搭配。放弃了传统的电视沙发,客厅里铺个地毯买个投影仪,窗帘一拉,简直不要爽死。下了班走到门口,就能听到猫咪挠门,一进门它就翘着尾巴拿脑袋蹭我,和家人没有任何区别。之后还打算再养一只雪纳瑞,过上猫狗双全的好日子。独居之后很少点外卖,自己学做家常菜,红烧猪蹄做得可香。我还拥有了完整的私人空间,假期躺在榻榻米上看书,看到睡着,再醒来继续。有时候觉得,整个世界的节奏都因为独居慢下来了。其实我觉得比起快乐和孤独,最需要面对的其实是安全问题。刚来北京那会,为了省钱我选择了合租。北京的租房市场你也知道,很多都是男女混住,也有情侣住一起的;一个两居室的房子被隔成四居,大家住一起却从来不打照面。有次我洗澡,无意中看见门口有身影徘徊,连着几天都有。周末我就联系中介换了房,一咬牙租了个一室一厅,开启独居生活。房租花掉我一半还多的工资,却并没有提升我的安全感。买了智能监控器放在门口,卧室放着会发出巨大警报声的门阻,枕头底下藏着防狼工具和应急手电。外卖软件上的名字是“王先生”,备注永远写“放门口,谢谢”,门口摆着男性拖鞋,坐电梯让对方先按楼层……独居过的女生,懂的都懂。前些日子看到热搜上有一个,独居女性洗澡时把自己反锁到浴室的话题;后来每次洗澡我都会虚掩着门,并且带上充好电的手机。在这里提醒大家,独居,洗澡,一定要带上手机!独居女性保命指南,我建议人手一本。大学和舍友闹过矛盾,就是网上描述的那种:一个宿舍六个女生五个群(其实可能比五个还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翻天,实在受不了就搬出来了,就住在学校后门附近。朋友当时还劝我,大学里多个朋友多个人脉,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我还是选择独居,这才发现一个人住有多轻松自在,也才意识到私人空间的可贵。作息规律,交际圈简单,不会被琐事缠绕,不用去图书馆抢位置,因此有了大把的时间学习看书,上网课,提升技能。回想那两年,几乎每天都教室、食堂、出租屋三点一线,年年都是年级第一,奖学金几乎覆盖了房租和日常开销。去年也如愿以偿,成功保研某985啦。对我而言,独居便是一种精神极简。扔掉繁重无用的交际,人生反而变得清爽开阔。来上海五年,换过三套房子。最头疼的就是搬家。自己东西太多,又不好意思麻烦朋友,只好请了假一个人默默整理、装箱、约车,到了新家再全部摆置出来。现在这个出租屋,虽然是个“老破小”,但住着比刚来的时候舒服多了。它有个小阳台,正好对着一条老弄堂,早晨六点,就能听到邻居阿姨操着一口上海话,开始隔窗聊天,看他们晒五彩斑斓的被子和衣服。巷子口卖包子豆浆的爷叔,每天早晨笼罩在霞光和蒸笼的热气里。有时候忘了自己是租户,有种从小在这里生活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沪漂独居女孩,很需要这样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借此对抗人在异乡的孤独。所以就算这块租金第二年涨了不少,我也毫不犹豫地续租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搬家太累了啊!我宣布下一次我搬家,就是离开上海之时!研究生在国外,能从房间看到对面的绿林。第一年真的孤独且挫败,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一回家便把《武林外传》或者《老友记》开着循环播放,让罐头笑声填充空荡荡的房间。住得久了,慢慢熟悉了这个国家,也咂摸出点快乐。周末对着窗外的风景练习小提琴,买锅学做很多中餐,被外国朋友盛赞“手艺可以开餐馆”。圣诞节邀请朋友来家里party,一点点把家布置起来的时候,全是细微的快乐。所以,只要你找到生活的秩序,就会拥有不被打扰的边界,以及随时接触世界的自主权。一个人的快乐,永远是自己给的。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现在是独居的第二个年头。和普通上班族不一样,对我而言,独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社交。有时候很羡慕那些朝九晚五的同学、朋友,就连看他们在朋友圈吐槽工作、公司、老板都觉得羡慕。有本书里写,独居就像灵魂暂时打了烊,不再对外营业了。而我,24小时全天候打烊。你有经历过一周待在家,讲话不超过20句的情况吗,我当时都怀疑自己不会说话了。不过我蛮幸运的是,在一次工作对接中,认识了我现在的男朋友。他和我性格很像,也是独居,不过下个月我们就要搬到一起住了。我期待,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独居”的日子,可能也蛮幸福的吧。《凪的新生活》日本绘画作家高木直子,曾经独居九年。她在自己的绘本《一个人住第5年》里讲道:“不管以怎样的步调,总有一天会找到合适自己的安身之处。”不管是快乐、轻松、自由,还是与之相伴的孤独、迷茫、虚无,都是每个独居者必修的课题。有人在独居中,感知到人生本是孤独之行,试图重构生活秩序,对抗虚无。也有人在独居中,重新认识亲密关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回归到热腾腾的柴米油盐和琐碎中。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有所期待,也必定会有失落。而如何在“追求自由”与“渴望陪伴”中寻求平衡点,从来不需要标准答案。想出发就出发,想停歇便停歇。这场“孤勇者”的独居游戏,只要一关关闯下去,总有一天会得到专属彩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