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Internal Medicine心电病例:下壁导联尖顶军盔征
来源:循环在线
本期JAMA Inter Med心电病例来自美国Lankenau心脏中心严干新教授的病例。
一名80多岁患者,既往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低分化肺腺癌病史,在门诊癌症中心接受静脉化疗时突发无脉性电活动心脏骤停,转至重症监护病房。旁观者行20分钟胸部按压后恢复自主循环。到达重症监护室时,患者无发热,心率116次/分,机械通气时血压为85/55mmHg。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详。入院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9次/分,节律规整,无急性ST段改变。胸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除外肺栓塞和主动脉病变。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心室大小和功能正常,无明显瓣膜异常。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遥测心电监护可见ST段和T波改变,记录12导联ECG如图A所示。
问题:该ECG改变是什么?接下来将如何处理?
心电图解读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3次/分,R波高尖,ST段穹窿样改变,QT间期明显延长,下壁导联最明显。这些改变不像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心包炎或Takotsubo心肌病常见的ST段和QT间期改变。这种特殊的下壁导联ECG模式(图B中蓝色箭头)被称为尖刀军盔征,由Littmann和Monroe1在2011年发表的病例中首次报道,其特征是等电线上移,其后伴随一个尖锐R波与ST段穹窿样抬高。这个名字源于普鲁士的军用头盔——Pickelhaube,类似于圆顶和钉状图案。这种ECG表现常见于下壁导联(II、III和aVF),仅见于危重患者。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但仍未知。
注意到该ECG改变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偶然发现左腿导联放置在患者腹部,可见主动脉搏动。停用去甲肾上腺素后患者ECG恢复正常,腹主动脉搏动减弱。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高敏肌钙蛋白轻度升高0.247 ng/mL(转换为μg/L,乘以1),电解质基本正常。复查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腔高动力,右心室大小和功能正常。
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尽管进行了检查,但患者心脏骤停的病因仍未明确。
讨论
虽然尖顶军盔征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目前提出了多种机制,包括膈肌或膈神经的同步激动,直接由左心室下壁或间接由刺激膈神经。有创通气时胸腔和腹腔压力增大也被认为是一种原因。大多数报道提示该ECG征象提示预后不良。
然而,该病例指出主动脉搏动理论可能作为潜在机制。具体来说,临床中左腿导联通常放置在腹部,正如本例接受机械通气和血管升压治疗的危重患者,腹部可能出现剧烈而弥漫的主动脉搏动。这种导联随主动脉弥漫性搏动位置发生移动可能会导致ECG出现伪差,能解释QRS波前后基线同步向上移动以及主要影响下壁导联的原因,因为双相肢体导联II和III都通过Einthoven三角理论与左腿导联相连。加压单极aVF导联是由II导联和III导联的平均向量构成,因此单极aVF导联也会受到影响。正如该病例,将左腿导联放置在腹部在临床中很常见。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设,在监测ECG时,用手轻拍左腿导联。作者能够复制图B所示的ECG模式,表明该尖顶军盔征不是心肌现象,而是主动脉搏动产生的人工伪差,并因导联放置位置不正确而加重。因此,该患者中看到的相关ECG结果可被认为是类似于尖顶军盔征的心电图伪差。
还注意到下壁导联的尖顶军盔征伴ST段穹窿样抬高,心前导联异常T波。根据Einthoven三角和电压理论,除I导联外,相比其他肢体导联,主动脉搏动对左腿导联的影响有限。但由于心前导联负极是由wilson中心电端的3个肢体导联电位之和组成,因此心前导联可能受到左下肢伪差干扰。此外,胸壁皮肤的搏动性牵拉也可能导致心前区部分导联出现伪差。
要点
• 尖顶军盔征象是一种独特的ECG模式,其特征是等电位线上移,随后出现尖锐R波和ST段穹窿样抬高,可见于下壁导联(II、III和aVF),最常见于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
• 尖顶军盔征的病因尚不明确,现已提出多种机制,包括膈肌或膈神经的同步激动,机械通气时胸腔与腹腔内压力升高。
• 该病例提示错误放置心电图导联电极增强主动脉搏动感,可能是尖顶军盔征的潜在机制之一。
文献出处: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July 10, 2023.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3.1728
专家简介
严干新,现任Thomas Jefferson 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 美国 Lankenau 医学研究所教授,基础心血管研究室主任,Lankenau 医学中心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认证的临床心脏病与心律失常主治(Attending)医生,并多次被美国费城杂志评为费城地区顶级医生(Top Doctor);并担任或曾担任美国和欧洲《Heart Rhythm》《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Cardiology》的编委。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辑了《Manage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第2版》(2012),《J Wave syndromes》(2016),《Cardiovascular Iatrogenicity》(2017),《Manage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第3版》(2020)等英文临床专业与教科书。发表论文160余篇。1996年1月,严干新教授与Antzelevitch共同在国际上首先命名了“Brugada综合征”。2004年,严干新教授在国际上又第一次提出了“J波综合征”(J Wave syndromes)的概念. 2021年,严干新教授在国际上又首次描述了“倒递减性传导”(inversed decremental conduction, i.e. Yan conduction)现象,即严传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