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协助组第一次大规模下海南现场
图为 1968年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深入海南黎村了解523现场工作情况
1967年制定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规划》中有五个研究专题:
1.疟疾防治新药的化学合成和筛选;2.中医中药、针灸防治疟疾的研究;3.驱蚊剂的研究;4.疟疾防治药物的制剂和包装的研究;5.疟疾防治药物现场效果观察。
这五个专题被划分为四个协作组,在规划中规定了各组的正、副组长和相关的任务,分别为:
(1)合成与筛选协作组,组长为后字236部队,副组长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下面再分为两个地区性小组:华东地区小组和华北西南东北地区小组。
(2)中医中药协作组,组长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组长为上海针灸研究所和后字236部队。
(3)驱蚊剂协作组,组长为后字236部队,副组长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第七军医大学。
(4)现场防治协作组(包括制剂小组),组长为后字236部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副组长为昆明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研究所和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
(以下内容根据张剑方口述整理)
现场防治协作组是从1968年的时候开始正式入驻现场的。1968年大规模进入海南和云南现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开展防1、防2的临床验证。铺开几个点的工作,包括南京军区的、广州军区的、昆明军区的,一个军区成立有两个工作组,三个工作组的,五所去了云南一个组,去了海南一个组,工作组的人物就是把这个铺开看看这两个药物的预防效果怎么样,这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搞中医中药的,搞成了调查队。去海南的、广州的、北京的、上海的中医中药调查组,这个调查组里头包括大夫,搞植物的,搞植物化学的,十来个人组成一个组,到民间去搜集访问,这是一部分。
1968年4月份的时候,张剑方跟到海南去,广州军区的卫生部长,医学科院所的所长,医学科院所的流行病室的主任,卫生部的助理员一个班子到那里。当年将近20个工作组进驻海南,每个组10个人左右,在当时的时候,有的组是合着组的,两三个单位组成一个组。有的是一个单位单独组一个组,有的单位组两个组,组都不一样,有军队的,有地方的,全国的都有。所有工作组进到海南以后住到军队的一个医院,由广州军区在那个医院接待,所有工作组都是一天进入这个地方。
大部分是从广西进入湛江,从湛江再坐公共汽车到闻喜,就是海边上一个县城,从那儿坐船进入海口。进入海口以后,这个医院停下工作,好多大夫、护士、工作人员停下来组织接待,部队组织接待。这个医院在那个时候,帮助大家洗衣服,做饭吃。张剑方当时就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给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讲解,主要讲解的内容为:“越南战争逐步升级,越南方面的领导人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提出来,要我们帮助他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其中主要是疟疾问题,疟疾问题对这个部队减员,伤亡很大,很厉害。这个任务,毛泽东主席很重视,要我们搞药,研究药。现在已经搞了两三年了。已经初步有两三个东西出来了。那个时候搞出来的防一、防二、防三,搞出来了。现在经过比较大一点的现场使用,如果效果好,我们就可以马上拿过去,支援他们。他在那里顶着打美国,我们在后方保证他们的医疗,就像这样,就算一项工作。”两三天时间讲,讲了以后,讨论,讨论了以后,由海南军区组织了二三十辆解放牌汽车,一个组一个组的送到地方上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