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5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励志榜样刘秀祥,如今怎样了?

15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励志榜样刘秀祥,如今怎样了?

教育

15年前,一个黑瘦黑瘦的男孩,一手提着一只大编织袋,另一只手牵着一位神情呆滞的中年妇女,向山东临沂师范学院走去。
 
这个青年叫做刘秀祥,也就在这天,"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被一位记者拍摄下来,随后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引发网络热议,无数网友被他的孝顺和坚毅所感动。
 
 刘秀祥带着母亲去上大学
 
然而在此之后,这个“艰难出走”的青年却选择了回归大山,成为一名老师,十年间劝了1836个孩子回到学校,帮助无数个如他一般的山里孩子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15年光阴过去,当大多数人都沉浮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时,刘秀祥却逆道而行,用"自己讨厌的样子"换来了几千名贫困学生的资助金,让我们看到了"不止为自己而活"的精彩,也为当年千里背母的励志故事,续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图片来源:中新网


如果你从前不相信人间有大爱,那么读罢刘秀祥的故事,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一点来自心灵的触动。同样,那些坚守初心、大众眼里的"傻瓜"多少也能得到几份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因为在这人世间,纵然千难万难,仍会有人保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高尚信念。
 

一个从10岁开始撑起一个家的故事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一个小山村里。
 
4岁时,父亲便病重而逝,家里也因为给父亲看病变得家徒四壁。命运之神并没因为刘秀祥的幼小和家庭的贫困而停止苦难。不久,母亲因为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精神失常,生活也不能自理。
 
图片来自央视
 
时间裹挟困苦在刘秀祥的童年里慢慢流逝着,如果说这时候他的生活是困境,那么10岁那年,这种困境陡然变成了一种绝境。
 
彼时,还在上小学的刘秀祥有着哥哥姐姐的照顾,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负担。然而,就在这一年,承受不住重压的哥哥姐姐相继以外出打工为由,离开了这个破败的家,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从此,家里只剩下年幼的刘秀祥和他的"疯母"。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刘秀祥稚嫩的肩膀上。
 
一个10岁的孩子啊,放在外面都怕被别人拐跑了,更别说出去挣钱养家了。但是,小秀祥没那么多顾忌,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养活自己和母亲。
 
小秀祥每天赶在上学之前,就要把砍柴种菜和照顾母亲洗脸吃饭的活全部干完,忙完了再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放学后,也不能马上回家,还要去捡垃圾、挖药材,以此换取生活费。即使小秀祥每天都很努力,这些也根本不够母子两人的生活费。
 
图片来自央视
 
"根本没有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有些时候就是邻居们的帮助,买一些盐巴,油一点都没有的。"刘秀祥回忆说。
 
除了经济的困难外,小秀祥还要照顾随时发病的妈妈。当村里的孩子用牛粪和石头驱赶妈妈时,小秀祥不顾疼痛,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妈妈,尽量让她不受伤害。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爸妈怀抱里撒娇的时候,小秀祥已然成了妈妈的保护伞,自从哥哥姐姐走后,他就是这个家的"大人"。
 
图片来自央视
 
 
善心的老师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替他垫付了学费,并送了他一本《平凡的世界》,告诉他:"你只管来读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就是在这时,他感觉到,只有读书才可能改变他的命运,改善母亲的生活。努力学习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之路,这条路同时也成为了他坚定的目标,陪伴着刘秀祥度过了无数个艰难的日与夜。
 
"我并不觉得苦,因为我必须要从山村那种环境里走出来。"
 

背母上学,他做到了

 
物质条件的艰苦,没有成为刘秀祥落下成绩的理由。相反,他的成绩始终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小学毕业时更是考出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
 
原本,刘秀祥可以凭借如此优异的成绩进入全县最好的学校,但还是因为"没钱",他不得不找了一所可以给他免除学费的民办学校。
 
学费的问题解决了,更大的难题还没有着落。如果去县里上学,母亲怎么办呢?
 
"我绝对不能丢下母亲,我必须照顾她。"面对如此难题,刘秀祥没有一丝犹豫。这个书要读,母亲也要养。

刘秀祥在捡废品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刘秀祥也不过是十二三岁,完全还是一个孩子,但是他的内心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他照顾母亲的责任心和他经历的磨难已经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卡耐基说过,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励志发挥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刘秀祥就是这样的人。
 
到县里上学后,刘秀祥实在没有多少钱,就将妈妈安顿在离学校很近的一个二层猪圈里。他在将猪圈改造成两居室,周围用塑料布围起来,这就是他和妈妈在县里的"家"。
 
这个小棚子冬冷夏热、遍地蚊虫,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他每天还要用课余时间捡垃圾、打零工来维持自己和妈妈的基本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刘秀样依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并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刘秀祥十分高兴,他离自己的大学梦又近了一步。开心劲过了,他又开始烦恼了,因为高中的学费要800块,这钱从哪里来呢?
 
为了在暑假里攒齐学费,刘秀祥跟着几个老乡去水电站抗钢筋。在这里,刘秀祥仿佛拼命一般,连着上一个白班和夜班,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这样的工作强度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好几次,刘秀祥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上去就打瞌睡,一上去就很累,有一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大概有100多米高,还好那里有安全网,把我拦住了。"
 
就在这个暑假,他在工地上赚够了一个学期的学费,还多出了200元。多出的钱他也不舍得用,因为要留着给妈妈买药。
 
高中三年的时间里,上课之外的时间,他几乎就是在各个工地和捡废品中度过的。
 
图片来自央视
 
高中的课程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初中。刘秀祥虽然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但是他却不得不分出很多时间在赚生活费上。
 
在长期营养不良和劳累奔波的双重压力之下,刘秀祥以六分之差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那一刻,刘秀祥只觉得天旋地转,心酸和委屈像决堤的洪水,在他的身体里横冲直撞。他没有人可以倾诉这种痛苦,唯有抱着妈妈痛苦流涕,然而妈妈并不明白儿子为何哭泣。
 
再坚强的人,也承受不住命运不间断的打击。刘秀祥似乎就要在这场与命运搏击的战斗中失败了。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一蹶不振之际,多年前写在日记本中的一句话将他拉出了沉沦的深渊。
 
刘秀祥的日记
 
从悲痛中醒来的刘秀祥带着母亲来到父亲的坟前,他跪下来发誓,一定要带着母亲离开这个充满困苦的地方 。
 
于是,刘秀祥做了一个决定,继续复读。可这时,新的学期已过去两个月有余。他的复读申请接连被四所学校拒绝了。
 
心高气傲的少年啊,他放下尊严,在见第五所学校的校长时,他直接跪下了,请求校长给他一个复读的机会。
 
校长被打动了,并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款,叮嘱他安心备考。
 
一年后,命运之神总算没有再为难他,刘秀祥顺利考入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现为临沂大学)。
 
受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刘秀祥又再次进入工地,开始攒大学学费。2个月后,瘦了一圈的他又带着母亲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
 
"背母上学"的照片就是在这时被拍下的。
 

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他却又要返回去


刘秀祥的故事由此在网上流传开来,全国人民都为之轰动,有些人开始跟他联系,表示可以资助他在大学期间所需的一切费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拒绝了全部的资助。
 
"我觉得一个人的苦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或者社会索取的一个资本,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得让人可亲、可配、可敬。"
 
这是一个金子般的心灵,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四年里,他打了四份工来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甚至,在此期间,他资助了3个在捡废品时认识的贫困生,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毕业后,刘秀祥收到了许多企业抛出的橄榄枝,有家北京的企业开出了55万年薪的条件,邀请他入职。
 
在别人眼里,这是多好的机会,而刘秀祥竟然婉拒了。
 
在他看来,别人愿意聘请他,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是自己的"名气"。后来,刘秀祥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凭借自己的实力做到了月入过万。
 
图片来自央视
 
故事讲到这里,刘秀祥的人生已经翻盘,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但在这个人生的关键路口,他却再次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好走的路。
 
一天,刘秀祥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一个曾经他资助过的学生打过来的。
 
"哥,我不想读书了,父母让我赶紧嫁人。"
 
那个夜里,刘秀祥彻夜未眠。他不理解,自己那么辛苦打工,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出点钱来帮助她,可是结果还是跟原来一样。
 
就在这时,有个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我要回去,我要回到那个贫瘠的地方。"
 
执行力超强的刘秀祥说干就干。他辞掉了城里的高薪工作,以特岗教师的身份回到老家望谟县支教。
 

为了家乡的贫困儿童,他还是做了"不愿做的事"


刘秀祥知道自己回来后的工作是不容易的,但是他没想到如此艰难。
 
望谟县被大山包围,生活在这里的人也世世代代被大山困住了。在乡亲们的眼里,读书不会填饱肚子,男孩长大一点就开始帮着家里种庄稼,女孩子就早点嫁人。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这里的父母丝毫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孩子也没有把心思放在读书上。
 
"这种观念必须改变。"为了扭转学生和家霑的观念,上课以外的时间,刘秀祥就骑着一辆摩托车开始了他的"长征"。
 
刘秀祥的“长征”
 
他要么是跑到网吧拉回沉迷游戏,要么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的家长将读书的重要性。他做这么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重回学校,为他们"飞出大山插上知识的翅膀。"
 
在刘秀祥"劝学"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太多应为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开始时,刘秀祥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资助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的工资根本不够。
 
一种无力和痛惜的情绪涌上心头。这些孩子怎么办呢?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还记得,刘秀祥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在自己最困难的日子里,都没有请求过谁的帮助,甚至拒绝了很多人的资助。
 
但是此刻,他打算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刘秀祥开始接受演讲邀请,只要对方愿意付费。而这些费用全部用在了资助学生上。
 
"最初的时候其实是不愿意的,有多不愿意?就是内心会痛。你如果回忆美好的事物,可能讲一遍你会开心一次,但我讲的是那种扎心的痛,每讲一次就相当于又重新痛了一回,因为你毕竟是把自己的伤疤掏给别人看。"
 
图片来自网络

在刘秀祥的努力下,截止去年10月,已经有4000多名学生在他的牵线对接下得到了资助,总金额超过1000万。
 
如今,刘秀祥已经是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并没因此改变什么,他还是和以前一样骑着摩托车往返在学生家和学校之间,他依旧悉心照顾着自己的母亲。
 
图片来自新华社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存在很多强者,但是圣者并不多。刘秀祥生于黑暗,挣脱黑暗,又义无反顾返回黑暗,牵着更多人的手走出了黑暗。
 
苦难不值得歌颂,但战胜苦难的勇者是永远值得歌颂的。希望刘秀祥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知道,让这一颗携带善意和勇敢的火种生生不息。

作者: 清和,专心写字与生活的90后,努力以温柔眼光看待世界。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参考资料:
中华英才半月刊:时代楷模|刘秀祥:归来,做大山深处贫困学子的引路人
央视《面对面》专访:黔西南--刘秀祥!扎根山区10年,劝回1800多名学生

▼精英说优质项目推荐


这个暑假,

享受独特的亲子旅行✈️

特色行程安排、多条线路选择

旅行观光+投资考察

贴心规划助您畅游关东关西~

7月20日(周四)下午14:00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

即可预约收看直播🔎!



“在看”我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养天地正气”的圣经解释曾经红遍全国的降央卓玛,4年前忽然销声匿迹,如今怎样了?那个连收八封加州大学拒信的留学生,如今怎么样了?遍地是猛男靠健身发家致富的加纳村,如今怎样了??2020年,51岁北京大妈生三胎,儿女反对,她说:我有4套房,如今怎样了?那位“千里带疯娘上大学”的贵州孝子刘秀祥,15年后怎么样了?5年前,那个扬言“高考太简单,耽误我打工”的狂妄少年,如今怎样了?8年前,那个被外国夫妻领养的中国唐氏弃婴,如今怎么样了?8年前,北京富豪500万迎娶“人妖皇后”​,不能生育,活不过40岁...​如今怎么样了?三年前首位接受CRISPR基因编辑的患者如今怎么样了?用孟子"熬鸡汤"!基金"陪伴"真会玩,如何做到解压又"治病"?中东行散记(五):聊一点点历史45年前的中科大少年班神童们,如今怎么样了?他们的境遇颠覆想象……当年那个执意嫁到印度的厦大女孩,如今怎样了?三鹿“毒奶女王”即将出狱!受害的30万婴儿,如今怎样了?在新西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位亚裔女性的励志故事告诉你答案!获得成功竟是因为做对了这件事…14年前,那个高考交白卷轰动全国的考生,如今怎样了?那个让王健林留下所有利润的县长,如今怎样了?那个截断下身的女孩,靠双手征服世界:如今怎样了?那个出道30年,手撕老公的彪悍女王,如今怎么样了?广西90后女子连续12年生10胎,扬言完全养得起,如今怎样了?11年前,东北女教师为救学生致双腿截肢,收到1572万捐款,如今她怎样了?龚雪因“流氓案”赴美,如今怎样了?《消失的她》原型:那个被丈夫推下悬崖的女孩,如今怎样了?十三 三反北京什么时候攻打台湾?2025年?预售"秒光"、门票"炒高"、热度"爆表"…起底"演唱会经济"资本局!十四 中苏友好18年前那个地表最强的“肌肉男孩”,如今怎么样了??红过王菲,美过王祖贤,曾令张国荣想入非非,却被渣男劈腿毁一生,她如今怎样了?拒绝奖励的一套房,被女网友求爱,那个从15米高桥上跳下救人的外卖小哥,如今怎么样了?从男人变性为女人并夺得"选美冠军",那个曾"背母上学"的孝子经历你想象不到外交部部长王毅19年前的励志美文:站在起跑线上13年前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高考状元,如今怎么样了?深度 | 七年前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丰电三期,如今怎样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